何靜瀾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在建筑業市場先后制定了各項法律法規,規范了建筑工程招投標制度,整頓了建筑市場秩序,對工程建設領域的腐敗現象加大了監管處罰力度。然而,由于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痼疾,一些建設和施工單位還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建設工程中私招濫雇、規避招標、假招標,以行賄受賄手段承攬工程的腐敗案件時有發生。所有這些,嚴重違反了《招投標法》的貫徹實施,影響了公開、公正、平等競爭的建筑市場秩序的建立,敗壞了黨風和社會風氣,阻礙了建筑業的健康發展。如何建立起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的管理模式,推進建筑工程招投標工作向前發展,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新問題。
2000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工程建設項目實行招標投標制駛入正軌。《招標投標法》實施以來,我國的招標投標工作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招標投標領域不斷擴大,招標投標行為逐步規范,招標投標已經成為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手段,對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提高經濟效益,保證項目質量,預防和減少腐敗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如下問題。
有的建設單位沒有法律、合同方面的專門人才,對涉及招投標工程管理方面的業務不熟悉,制定評標細則時考慮不夠全面,導致標底不準確,還存在監督機制不健全、泄露標底、串標等現象,影響招投標文件的公正性。同時因施工企業自身需要,為達到中標目的,有意壓低報價,采用微利標、無利標甚至虧損標,致使投標書編制缺乏規范性。
近年來,我國的招標代理業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這些機構的出色工作對保證招標質量,提高招標效益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但是,當前我國建設市場機制尚未成熟,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觀念淡漠,從業行為缺乏規范。一方面,業主的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的制約、壓價,回扣、墊資、拖期、拖欠款被形象地比喻為壓在承包商頭上的數座大山。另一方面,非法轉包、資質掛靠、偷工減料、逃避保修責任等現象發生在承包商身上屢見不鮮,從而使招標投標缺乏公平和公正,使施工單位的利益受到損害。所有這些,已成為導致工程建設質量低劣,建設市場行為混亂的根源。
評標定標是招標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要體現招投標的公平合理,必須要有一個公正合理、科學先進、操作準確的評標辦法。目前國內還缺乏這樣一套科學有效的評標方法,致使一些建設單位仍單純看重報價高低,以取低標為主;評價小組成員中絕大多數是建設單位派出的人員,有失公平公正;評標過程中,評標專家作為評標工作的主體,其職業道德、專業水平和法律知識等因素直接影響評標工作的質量;開標后議標現象仍然存在,甚至把公開招標演變為透明度極低的議標招標。建設工程招投標是一個相互制約、相互配套的系統工程,目前招投標本身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健全,改革措施滯后。市場監督和制約機制不夠,配套的改革措施還不完善。這樣,就給招投標過程帶來很大的風險。
工程造價不能反映競爭機制的要求。在市場經濟范圍內,資源實現最優化配置的前提是自由競爭市場體系,建筑領域內的競爭集中體現在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而競爭的核心必然是價格。但事實上現行的工程造價計價方式有礙公平競爭局面的形成。工程量的計算規則是對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都嚴格區分,使競爭性費用無法從造價中分離出來。工程招標投標中采用合理低價中標法。合理低價中標方法的目的在于通過專家的評審選擇不低于其成本而報價的投標人,其前提是專家對工程量清單中各項內容的企業成本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但各企業的成本為其商業秘密,因此,專家在評審某投標單位的報價過程中,很難保證有充分理由肯定某家企業報價是否低于其成本價。在大多數情況下,除非投標單位在報價中有明顯錯誤,否則很難確定報價是否真正意義上的低價合理。
建設單位行為不規范,是當前建筑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要建立對建設單位行為的監督制度,對有依法必須招標而未招標,將工程肢解發包,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競標,明示或暗示設計、降低建設工程質量或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等行為的業主,嚴肅查處。同時加強與工商、稅務、銀行及保險、擔保機構的合作,將各有關部門和執法機構對企業和專業人員的處罰決定、不良行為記錄和履行合同的情況載入數據庫,列入“黑名單”,并在網上公布,以加大企業或人員違法違規的成本,利用經濟手段強化市場準入管理。
尋找潛在的交易方,簽訂并履行合同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商務中的運用可以節省大量交易成本。建立全國統一的招標投標信息網,招標方在網上定期發布招標信息,投標方在網上公布有關自己生產能力、履約情況、技術水平等信息,減少大量的搜尋成本。借助于信息網,還可以提高招標、投標、評標的效率,提高信息透明度,大大節約簽約及相關交易的成本。
促進企業內部定額體系的建立,并把是否具有完備的信息作為企業準入市場的一個條件,由于工程造價管理的改革過程中,政府逐漸開放價格,定價的自主權落到企業手中,企業理所當然地應該建立一系列可行的報價制度,企業內部定額體系是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和自主報價的依據。同時也要求企業具有相當高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并能發揮顯示企業實力的傳遞功能和促進企業對現有水平的提高。
項目法人招標自主權依法受到保護,對依法制定招標工作的一切活動,應當依法由項目法人自主決定。任何政府部門、機構和個人不得直接參與或者干預具體的招標投標活動。各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應當嚴格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招標投標活動的全過程監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執法隊伍和執法人員的嚴格管理,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招投標管理辦公室要充實力量,認真履行職能,加強對招投標管理過程中薄弱環節監管。同時,要進一步明確招投標辦與建管部門的責任,對招投標工作涉及最多的建設工程實施監督,對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動態管理和跟蹤監督,通過審查、評價、檢查等方式,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努力從源頭上杜絕違法犯罪,推進建筑市場法制化管理。
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是我國經濟體制轉變為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核心的商品經濟體制的具體體現,是工程建設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隨著國家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在當前加快推進我國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法制化的進程中,研究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的有關問題,對建立完善的建筑市場體系,有效發揮招投標機制的功能作用,實現擴大內需投資效益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馬 楠.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8.
[2] 王 華.淺談招投標過程的一些看法[J].廣東水利水電,2004(1):2-7.
[3] 劉佳旺,孫冀東.建筑工程施工投標策略的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36):266-267.
[4] 蔣世軍.建筑工程招標投標的發展與趨勢[J].中國科技信息,2005(1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