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愷烜 郝增韜
根據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精神,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學生應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處理好專業課教學與工程實踐的關系,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突出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建筑工程測量》是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相結合的課程。隨著測繪事業的不斷發展,新設備、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不斷應用,生產上對建筑工程測量要求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教學中的某些不適應及缺陷也逐步顯現出來,《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改革與建設勢在必行。
從現有的教材來看,當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內容偏多,部分內容落后于生產現實的需要,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仍較嚴重,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與先進性。
現在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模式還是延續傳統的板書講授形式,學生對測量儀器的構造、操作方法及測量方法缺乏直觀的立體效果,教師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由于實訓室建設資金匱乏,測量儀器數量不足,現有設備老化,無法滿足實際教學和工程需要。同時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嚴重滯后,實訓教學難以模擬實際工程中各種復雜的工況,學生缺乏感性認識。
目前很多院校老年教師離退休人數日益增多,中年教師嚴重匱乏,青年教師隊伍不夠穩定,師資數量不足,結構不盡合理。同時大多數青年教師畢業后即走上教師崗位,缺乏必要的工程實踐背景和經驗,知識結構單一,在教學過程中無法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對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采用傳統的試卷考核方式,而且考核內容過于依賴所采用的教材,實踐環節在考試成績中占據的比重較少,導致學生只注重理論知識,輕視實踐動手能力,缺乏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由于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定向型、應用型人才為目的,所以課程內容不能僅考慮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而應該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加強基本理論、技術的培養,注重實踐操作技能訓練,兼顧測繪新技術應用的原則,來確定課程內容的深度和范圍。由于現代測量學體系實際上是GPS,GIS,RS及其集成系統為核心內容的高新測繪科學體系。因此,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工程建設。除了傳統的教學內容必須引進高新知識。
2.2.1 采用多媒體教學
現代的教學媒體,包括音像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等,它們具有直觀性、交互性、生動性的特點,能將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通過聲、像等形式傳遞出來,可以逼真的模擬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靜動結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2.2.2 采用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行動導向”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它以任務來驅動學生的學習,使其通過應用已有知識和掌握新知識來完成項目任務,達到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采用項目教學法,將學生引入真實的職業環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和探索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2.2.3 采用啟發式教學
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采用“啟發式”“引導式”講解,并密切聯系工程實際情況,使學生對授課內容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同時適當地在授課中利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發現問題,并進行分析解決。采用啟發式教學,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尤其對于公式的推導和相關數學運算,先講思路,后讓學生自學,并結合專業實際提出問題,開展課堂討論,引導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
2.2.4 采用實物現場教學法
采用實物現場教學法即將測量儀器帶進課堂,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直觀地將知識傳輸給學生。例如,在學習經緯儀的使用時,將一臺經緯儀放置在三腳架上,用實物直觀地告訴學生該儀器的各組成部件及其用途,如何對中整平,并讓學生親自觀察整平后圓水準器和水準管中氣泡的位置。通過這種直觀地觀察并動手操作的學習方法,不僅讓學生很快熟悉了測量儀器,更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建筑工程測量實訓是工程測量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掌握測量儀器操作技能和測量作業方法的主要途徑。職業院校應該加大對實訓室建設的資金投入,購置先進測量設備,提高實訓設備的使用效率,同時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利用行業或企業的現有條件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創造良好的實訓環境并積極開發與工程建設相適應的實訓項目,加強實訓教學環節,強化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實踐性特點決定了任課教師必須既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基礎,又要具有較高的實踐能力,特別是新規范、新技術、新儀器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要建設“雙師型”的師資隊伍,首先,應以校內外實訓基地為載體,鍛煉和培養“雙師型”教師,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學習和培訓。其次,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建設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從而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建筑工程測量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課程,傳統的單一試卷考試已經不能真實反映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能力,必須采用多元考核辦法進行綜合評定。在考核中,結合課程特點與教學要求,建立以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基礎,以綜合運用能力為重點,以學習態度為參照的綜合考評體系,注重考評方式的多樣化和考評指標的規范化,以保持對學生學習成績和教師教學效果檢驗的客觀公正性。
《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建設與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的探索、實踐并逐步完善。通過改革,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建筑工程測量的相關技能,培養學生完成測量任務的綜合能力,適應人才市場需要。
[1] 許能生.《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測繪軟科學研究,2002(4):30-32.
[2] 張紅華,孫 江,趙威成.工程測量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礦山測量,2009(5):92-95.
[3] 張 恒,劉 群.基于情景的高職《建筑工程測量》教學改革[J].甘肅科技,2009(22):193-194.
[4] 海 然,張春麗,張玉國.“土木工程測量”課堂教學的改革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09(4):67-69.
[5] 常 澄,陶玉清.《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建設與改革[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24-26.
[6] 孫三民,安巧霞.關于非工科專業測量學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J].山西建筑,2009,35(7):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