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索賠是當事人在合同實施過程中,根據法律、合同規定及慣例,對不應由自己承擔責任的情況造成的損失,向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提出給予賠償或補償要求的行為。其基本特征有以下幾點:1)索賠是雙向的,即不僅承包人可以向發包人索賠,發包人同樣也可以向承包人索賠。2)只有實際發生了經濟損失或權利損害,一方才能向對方索賠。3)索賠是一種未經對方確認的單方行為。
引起索賠的原因非常多而且很復雜,主要有以下方面:1)工程項目的特殊性。現代工程規模大、技術性強、投資額大、工期長、材料設備價格變化快。工程項目的差異性大、綜合性強、風險大,合同在簽訂時不可能考慮得百分之百的完善,同時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變化因素,這一切都使得合同變更極為頻繁,而合同變更必然會導致項目工期和成本的變化。2)工程項目內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工程項目的技術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法律環境的變化,諸如地質條件變化、材料價格上漲、貨幣貶值、國家政策、法規的變化等,會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經常發生,使得工程的計劃實施過程與實際情況不一致,這些因素同樣會導致工程工期和費用的變化。3)參與工程建設主體的多元性。由于工程參與單位多,一個工程項目往往會有發包方、總包人、工程師、分包人、指定分包人、材料設備供應商等眾多參加單位。各方面的技術、經濟關系錯綜復雜,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只要一方失誤,不僅會造成自己的損失,而且會影響其他合作者,造成他人損失,從而導致索賠。4)工程合同的復雜性及易出錯性。建設工程合同文件多且復雜,經常會出現措詞不當、缺陷、圖紙錯誤,以及合同文件前后自相矛盾或者可作不同解釋等問題,容易造成合同雙方對合同文件理解不一致,從而出現索賠。
以上這些問題會隨著工程的逐步展開而不斷暴露出來,必然使工程項目受到影響,導致工程項目成本和工期的變化,這就是索賠形成的根源。
1)索賠意識差;2)索賠程序錯誤;3)索賠過了時效期。
1)索賠意識差,表現為不知道索賠和不好意思索賠。主要原因是對索賠概念不清、不理解索賠的含義,認為索賠就是發包方過錯而由發包方承擔賠償損失,而考慮到長遠經濟利益和人情關系的雙重顧慮,施工單位往往不愿意也不敢索賠,造成了應當索賠的沒有提出索賠,從而給企業造成損失。2)索賠程序錯誤。表現為未按規定程序向發包人提交索賠意向通知或其他文件,證據不及時收集,未讓對方做簽收記錄等。主要原因是專業知識缺乏,日常管理工作不細,沒有養成良好的文件收發簽字習慣。3)索賠過了時效期。現行通用的施工合同中,對索賠時間有明確規定,具體規定為索賠事件發生后,承包人應在事件發生后的28 d內向工程師遞交索賠意向通知,聲明將對此事件提出索賠。如果超過了這個期限,工程師和發包人有權拒絕承包人的索賠要求。施工現場往往出現未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遞交索賠意向通知,造成索賠得不到確認。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現場管理不嚴。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企業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以保證企業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害。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強企業員工合同索賠的專門知識培訓學習,使現場管理人員掌握索賠的相關知識,做到正確理解索賠的含義,在現場管理工作中不因錯誤的理解而導致索賠缺失。2)加強員工的索賠意識教育,在這方面的教育不同于專業知識的學習,意識教育主要在于使員工正確認識索賠與處理發包方的關系并不相互矛盾,要大膽使用索賠工具。要時時把企業的經濟利益放到心中,在現場管理中要善于發現索賠事件,凡是有依據可要求索賠的,都要盡可能提出索賠。3)加強文件資料工作管理,索賠能否得到確認,關鍵在于證據是否充分,如果僅有索賠事件而不能提出相關的證據,則索賠不會得到確認。而現場資料管理實際上就是收集證據的重要工作,要真正讓員工認識到證據的重要性,在現場施工過程中,主動及時收集各種相關資料,尤其要做到及時簽字。如發包方找各種借口不簽字,要做好記錄,并及時報告項目經理,以便及時與發包方取得溝通并處理好雙方關系。4)建立索賠管理程序,使員工清楚地知道索賠的程序及要求,把索賠工作納入到員工的工作考核中,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索賠管理是一項很專業的工作,對員工的素質有很高要求,如果把索賠工作程序化,就可使管理人員按照程序辦事,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證方法正確,同時保證程序合法。5)強化員工的集體意識,增強員工的責任心,合理運用獎罰手段,對能及時進行索賠的員工給予適當獎勵,對不及時進行索賠而對企業造成損失的給予經濟處罰。
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了員工的素質,同時使員工的責任心得到加強,有助于搞好現場索賠管理工作,可有效地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給企業帶來較好的效益。
[1] 范永紅.淺談工程施工索賠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32):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