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基于INTERNET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異地招標評標系統》是山西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站、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太原天地方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自選課題、自主研發的項目。該系統包括《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評標系統》《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信息處理系統》《建設工程電子標書信息處理系統》《建設工程評標專家庫維護系統》《建設工程評標專家語音通知系統》《基于工程招投標管理的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網上報名》《網上答疑》等子系統。項目從2005年5月開始研制開發,2007年8月10日,該系統通過了山西省科技廳、山西省建設廳共同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達到了同類軟件的國內領先水平。2007年10月開始推廣應用,運城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晉城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忻州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晉中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作為該項目的合作研制開發單位和使用單位,率先啟用該系統。截止2009年8月底,該項目已在山西省11個地市、60多個縣的招標辦、交易中心、建設單位、施工企業、代理公司、造價公司等大約3 000多家用戶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同時也在廣西、湖南、江蘇、浙江等省市的200多家用戶中得到應用和推廣。
2003年2月17日,建設部頒布關于國家標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公告(第119號),規定自2003年7月1日起,對國有資金投資或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設工程,全部強制執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按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進行招投標和工程造價工作。這意味著在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定額計價模式要逐漸被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所代替。工程量清單計價招標,規范了招標人和投標人的計價行為,減少了工程實施中工程量簽證、工程變更和材料單價核定等環節出現的漏洞,有效控制了建設成本。
從2005年5月開始,山西省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站和山西省建設工程造價協會組織有關專家,編制了《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培訓教材》,在全省范圍內對造價工作人員進行了多次培訓。從2005年8月開始,山西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站組織有關專家和學者,編制了《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招標評標培訓教材》,在全省11個地市巡回培訓招投標的相關工作人員,截止2006年1月底,培訓了相當數量的工作人員,他們對建筑類企業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達到基本理解和初步使用。
兩種截然不同的計價模式和評標辦法,完全改變了招投標管理部門和眾多的建設單位、代理公司、施工企業、造價咨詢公司等招投標相關部門的工作模式。長期以來形成的以手工為主招投標模式已很難適應新的計價模式和評標辦法的要求。
計算機信息處理飛速發展,網絡化趨勢日益普及,給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招標評標系統的建立創造了有力的外部環境。同時,由于傳統的手工評標流程與工程量清單評標模式的根本不配套,啟用工程量清單電子輔助招標評標系統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開發與研究基于Web應用系統、數據庫技術并與新的清單計價模式和新的評標辦法完全配套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招標評標系統》就有了現實的研究意義。利用Internet網絡資源實現工程量清單招標過程中的信息發布、評標專家抽取、開標、唱標、評標、定標等重要環節的信息化、自動化,建立一整套涵蓋全省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招標評標系統已經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我國建國后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與之相配套的是嚴格的概預算定額管理制度。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改革開放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招標投標制度。與嚴格的概預算定額管理相適應,在招標投標中確立了以標底為中心的綜合因素評標辦法。但是,由于沒有配套的計算機評標系統,標底的準確性和保密性就會引發出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標底的編制屬造價范疇,是與計劃經濟相適應的概預算定額管理,實際上是用來對工程造價實行行政干預,可能會遏制競爭,抑制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概預算定額管理的缺陷嚴重制約了通過競爭機制擇優選用承包人的招標投標制度的健康發展,因此,工程造價管理體制改革勢在必行。改革的目標是逐步建立以市場為主的價格機制,改革的任務是改變現行的工程定額管理方式,實行量價分離,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額為指導的市場競爭工程造價機制。2001年6月建設部89號令《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和《建設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要求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2003年建設部頒發了GB 50500-2003建設工程工程量計價規范,標志著我國工程造價管理模式的徹底改變,從而實現建設工程由政府定價到市場定價的轉變,從此打開了工程造價管理的新篇章。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我國建設工程中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已勢在必行。
根據目前國內建筑行業的情況分析,一般來講由定額計價招投標模式向清單計價模式的劃時代革新可能會引發以下一些問題:1)以手工為主的評標已很難適應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評標需求。2)傳統的手工評標模式無法應對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投標文件,尤其難以應對大量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措施項目清單、主要材料清單報價的按比重動態抽取和比選功能的要求。專家評審時需對投標文件中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比選、分析和計算,工作量之大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很容易出錯,導致不能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關鍵的評審環節中去,直接影響了評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3)正常情況下應該按照價格比重抽取一定數量的分部分項清單、措施項目清單、主要材料清單進行比選和評審,但因手工抽取工作量巨大,只好提前指定一些清單項目進行評審。這樣缺乏公平性,而且助長了施工企業不平衡報價的勢頭,給工程竣工結算帶來了許多問題。4)評標時間加長。工程量清單招評標是一個分三步走的完整過程。第一,由招標人提供統一的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文件,投標單位以招標文件為投標報價的依據并參照現行計價定額,結合自身特點、考慮可競爭的現場費用、技術措施費用及所承擔的風險,確定單價和總價進行投標;第二,評標委員會根據招標文件明確的工程量清單評標辦法進行評標、推薦中標候選人;最后,招標人依據評標報告確定中標人,并與中標人簽訂合同。
由此可見,啟用電子輔助工程量清單招標評標系統,也是勢在必行,而采用電子輔助工程量清單招標評標系統,就必須首先解決以下問題:1)發標、投標、評標口徑一致,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與數據接口。2)建立開放式技術系統,保證前續工作中使用的造價軟件順利接入系統。3)保證電子標書的安全性。
本項目旨在構造與新的清單計價模式和新的評標辦法完全配套的《基于INTERNET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異地招標評標系統》,實現在信息發布、評標專家抽取、開標、評標、定標等重要環節的網絡化、自動化和透明化。系統利用Internet網絡資源,可以實現從招標單位編制招標文件和工程量清單,自動生成、發放電子版招標文件,到投標單位通過Internet網下載招標文件,導入清單計價和電子標書系統編制商務標和技術標,再導出電子版投標文件,利用Internet網絡登錄相關網站服務器進行異地投標,或者在唱標現場各家電子版投標文件自動導入評標系統,最后利用評標系統在局域網或Internet網上完成整個評標過程。要在招投標活動中的信息發布、評標專家抽取、開標、評標、定標等重要環節提供齊全的規范作用,并且在這些環節中要發揮網絡的強大功能,總之,要在整個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招標評標過程中,實現基于清單計價招投標的“三化”,即:服務網絡化;專家抽取自動化;開標、評標、定標活動透明化。
為了實現網絡化、自動化和透明化的總體目標,進一步分解了以下五個子目標:1)實行統一技術標準與數據接口標準;2)構建開放的技術系統;3)數據自動導入,標準一致;4)確保系統整體的安全性;5)實現全程異地投標、異地評標。
[1]史書閣.工程量清單計價及配套環境的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