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秦軍
國家體育場工程系“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主會場,承擔奧運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決賽。賽時可容納觀眾91 000人,其中臨時座席11 000個(賽后拆除)。工程總建筑面積25.8萬m2,體育場總體呈橢圓的馬鞍形,外殼由鋼結構有序編織成“鳥巢”狀獨特的建筑造型,工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國家體育場因其獨特的建筑造型和承擔的重要作用而舉世矚目。
國家體育場采用后壓漿鉆孔灌注樁基礎。樁基采用旋挖鉆機成孔,泥漿護壁措施。樁混凝土采用水下導管澆筑,成樁后采用樁底、樁側后壓漿以提高樁基承載力。
1)施工單位資質、人員資格、機具設備的審查。樁基開始施工前分別對各樁基施工單位的企業資質、營業執照、安全生產許可證、項目組織機構、安全管理體系、質量保證體系、人員資格、作業隊伍的特殊工種操作證書進行仔細核查,確保證書有效并同實際上崗人員相對應。施工機具設備進場后,對機具設備的合格證、年檢及保養記錄、設備完好情況進行逐一檢查。
2)原材料進場檢驗及復試。樁基工程實體及施工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有:鋼筋、鋼筋直螺紋接頭、混凝土、水泥、膨潤土。根據規范的要求,在樁基開始前對于進場的材料進行進場檢驗,對于鋼筋、鋼筋直螺紋接頭、焊接接頭、水泥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見證取樣復試。需要復試的材料,必須在取得復試合格報告后方可使用。
3)混凝土質量的源頭控制。在國家體育場工程中對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實施了監理延伸管理。在施工單位上報擬選定的商品混凝土供應單位后,由監理單位牽頭,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樁基施工單位參加對攪拌站進行考察。經過考察合格的攪拌站方可向國家體育場供應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監理部定期赴攪拌站檢查生產及質量控制情況。對于出現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車次、單號進行記錄,在赴攪拌站抽查時,重點檢查其對于不合格混凝土的處置記錄及改進措施。
2.2.1 測量控制(開孔通知單制度)
樁位的測量分為三級測量和檢查,第一級為樁基施工單位根據總承包部精測隊測放的控制網進行樁位的測量定位,總承包部測量隊進行測量復核,合格后通知測量監理工程師進行檢查驗收。
每一樁孔必須經測量監理工程師檢查樁位準確后方可開始施工。為了對此進行嚴格控制,在工程中制定了“開孔通知單”制度(見表1)。

表1 開孔通知單
樁開孔單由施工單位填報,一樁一式兩份,測量監理工程師在完成樁位的測量檢查后,在測量監理工程師一欄簽字。土建監理工程師在該樁孔對應的鋼筋籠(國家體育場樁型非常多,鋼筋籠配筋變化較大)進行檢查驗收后,在土建監理工程師一欄簽字同意開鉆。簽字齊全的開孔單交旁站監理人員進行該樁施工全過程的控制。旁站監理人員收到開孔單后交施工單位一份,作為施工單位開孔的依據,無開孔單嚴禁擅自開鉆。
2.2.2 試驗控制
對于需要進行見證取樣復試的混凝土試塊,為了避免試塊混淆和被更換,采取在制作見證試塊時將“見證取樣試塊標識”放置在試模底部的措施。在試塊脫模后,試塊標識緊密的粘貼在混凝土試塊表面,是否為見證試塊一目了然。
2.2.3 成樁過程控制
為了保證每一根樁的施工全過程均在監理檢查控制之下進行,監理部根據樁基施工規范的檢查要求和控制要點,制定了《灌注樁工程旁站監理檢查記錄表》,該表由旁站監理人員執行旁站工作時隨身攜帶,根據樁基施工進度檢查填寫。
1)現場旁站監理人員在交班時將已經完成的樁孔對應的“開孔通知單”和《灌注樁工程旁站監理檢查記錄表》交由主管監理工程師,并在交接班記錄上詳細寫明當班施工情況、尚未完成的樁孔進展情況、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及處理結果。2)負責質量的監理工程師根據現場檢查情況和交接班記錄、旁站記錄上旁站監理人員反饋的情況,對樁基施工質量進行收集和整理,在定期召開的監理例會上要求施工單位改進。問題突出的,立即召開專題會議或發監理通知要求施工單位及時整改。3)負責進度的監理工程師通過對監理旁站記錄的收集和整理,將每日施工進度情況輸入“樁基工程施工數據庫”。此數據庫涵蓋樁號、鉆機編號、開孔時間、終孔時間、混凝土澆筑開始時間、混凝土澆筑完成時間、施工單位、旁站人員姓名等信息,數據庫采用Excel表建立并進行了計算公式設計,可按照時間段、單位、鉆機等不同方式對樁基施工情況進行查詢。根據不同查詢方式,我們可以發現樁基施工進度情況,樁基施工綜合時間,分段占用時間等信息。根據這些信息,監理部在監理例會上均可以對某一階段樁基施工的進度情況及影響施工進度的問題提出最為具體的分析,并提供給施工單位參考,制定加快進度的措施。4)每一樁孔施工完成后,要求樁基施工單位對已完樁孔進行標識、及時回填。根據設計要求在成樁3 d后開始后壓漿作業。在樁混凝土試件到齡期后,進行混凝土強度檢驗。
通過采取以上樁基全過程控制的措施,使得國家體育場樁基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始終處于受控的狀態。樁基工程共施工各類樁3 215根,對樁位進行了全數測量檢查,合格率100%,混凝土強度全部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經樁身完整性檢測,一類樁為97%,二類樁為3%,靜載試驗全部符合設計要求。特別是標準要求最高的24個鋼結構承臺群樁,在空鉆高度超過10 m以上的情況下,經檢測,67%的樁垂直度1/150以上,33%的樁身垂直度達到1/200以上。經過業主、設計、監理組織的聯合驗收,整個樁基礎的施工質量全部達到合格以上的標準。
一般而言,監理工作的依據是國家規范、地方規程和設計文件等。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僅僅依靠規范和設計文件是不能很好的對施工過程進行控制的。監理要想對一項工程進行有效的監控,就必須積極主動的在遵守規范和設計文件要求的基礎上,采取和制定一些必要的監控手段,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監督和管理。在國家體育場工程樁基施工過程中,我們同施工總承包單位進行充分溝通,制定了一套進行過程控制的制度和表單,并得到了各參施樁基單位的積極配合,對樁基的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由一項樁基工程的監理控制,我們感受到:只要全心投入、主動開展質量控制,在控制方法、手段上多下功夫,必然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1]張文照.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12):212-213.
[2]北京市建設工程委員會.北京市建設工程資料管理規程[Z].2003.
[3]夏明耀,曾進倫.地下工程設計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4]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