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彬
脫硫石膏完全代替天然石膏作水泥緩凝劑的應用
Using Desulfogypsum as Setting Retarder instead of Natural Gypsum
□□劉繼彬
從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公司使用脫硫石膏已近兩年,使用效果良好,現將使用經驗總結如下。
由于脫硫石膏含水量大,水分一般在15%~25%左右,在運輸儲存過程中,易粘結和堵塞,入庫后由于粒度小,具有黏性和可壓縮性,常使料倉底部的脫硫石膏被壓實和變硬,甚至結塊,造成下料困難,無法計量,嚴重情況下要停磨處理。為了保證下料持續穩定,經過兩年的實踐,我公司從以下途徑解決了下料不穩的問題:
(1)半干法脫硫工藝在煙氣脫硫時加水量可控,通過和電廠協商溝通,制定嚴格的加水制度,在脫硫時將脫硫石膏的水分控制在15%以下。
(2)運輸進廠的脫硫石膏要有一個穩定的堆場區域,儲存量在一周左右,以達到“先進廠的先用,后進廠的后用”,且在堆廠儲存中用鏟車直接推起,不能有碾壓現象。
(3)完善脫硫石膏的配料系統,消除阻塞現象。
a設計了脫硫石膏的配料系統,由庫底配料改為大鋼板倉配料。大鋼板倉的上部外形尺寸為5m×4.5m× 3.1m,容量為20t,兩臺水泥磨1h用6t脫硫石膏,采取少入料、勤入料的措施,脫硫石膏每3h用裝載機入一次料。
b大鋼板倉料倉的錐部角度均不小于80°,加大加長了下料口,下料口尺寸為4m×0.8m,防止脫硫石膏的沉積。
c在倉內壁和下料口內壁裝防粘塑料板,增大脫硫石膏的下滑速度。
d下料口外壁安裝電打振動器,下料口皮帶輸送上方安裝攝像頭監控器,中控室水泥磨操作員通過監控器觀察脫硫石膏的下料情況,一旦發現脫硫石膏斷料,及時開啟振打裝置或用對講機呼叫巡檢人員處理,以確保脫硫石膏持續下料。
e梯形大鋼板倉下來的料通過皮帶輸送機輸送到配料皮帶秤上方的小鋼板倉,小鋼板倉容量為1t,起斷料后的緩沖作用,大鋼板料倉一旦阻料,在清堵的同時,小鋼板料倉可繼續供料。

表1 脫硫石膏、熟料和天然石膏的化學分析,%

表2 熟料的礦物組成,%

表3 用石膏和脫硫石膏生產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表4 用石膏和脫硫石膏生產的普通硅酸鹽水泥、高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
f皮帶輸送機與配料皮帶秤為聯鎖裝置,皮帶輸送機的流量可自動依據皮帶配料秤的流量調整轉速,防止小鋼板料倉斷料或遺料。
g今年1號和2號水泥磨進行了輥壓機改造,為了消除脫硫石膏對打散機的打撒分離效果,脫硫石膏不經過打散機直接通過長運輸皮帶從磨頭加入。
從2008年6月開始,公司先后在生產P.O42.5R、P.O42.5、P.C32.5R和P.C32.5水泥時用脫硫石膏完全代替天然石膏作水泥緩凝劑,脫硫石膏、熟料和天然石膏的化學分析見表1,熟料的礦物組成見表2,生產數據見表3。
從表3看出,經過一年多的使用,用脫硫石膏生產P.O42.5R、P.O32.5R水泥,沒有發現對水泥的性能和品質指標產生不良影響,水泥強度受到的影響較小。
從2009年9月份起,在生產P.O52.5R、P.O52.5和P.HSR42.5水泥時,也改用脫硫石膏,生產數據見表4。
從表4看出,經過10個月的使用,用脫硫石膏生產P.O52.5R、P.HS42.5水泥,沒有發現對水泥的性能和品質指標產生不良影響,水泥強度受到的影響較小。
通過對一些客戶和重點工程工地進行回訪,他們配制的各種等級的混凝土和砂漿與使用天然石膏的水泥比較,無論是水泥的性能指標還是品質指標都沒有異常現象,現在我公司生產的所有品種、強度等級的水泥全部用脫硫石膏代替天然石膏作為水泥緩凝劑。
按照水泥中緩凝劑平均配比4.5%計算,2008年使用天然石膏單價47元,現在脫硫石膏進廠單價22元(水分15%),單位水泥石膏成本下降0.95元。改造增加一套脫硫石膏入料裝置,投資23萬元,淘汰了石膏破碎系統,減少了石膏破碎環節的安全風險,消除了破碎石膏過程的粉塵污染。綜合控制磨內水分,還起到了降低入磨石膏粒度、減少靜電聚集糊球、降低磨內溫度的多重作用。按年產水泥100萬噸計算,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95萬元,提高廢渣利用比例4.5個百分點。
我公司采用脫硫石膏全部代替天然石膏生產水泥取得成功,節能減排效果明顯,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歡迎訂閱2011年《廣東建材》雜志(月刊)
國內外公開發行
《廣東建材》雜志是由廣東省建筑材料研究院主辦的綜合性建材科技期刊。自1985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不斷提高,在廣東乃至全國建材行業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廣東建材》堅持為建材、建筑業服務的宗旨,內容涉及面廣,包括行業政策法規、市場信息動態、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介紹及技術經驗交流等;設有政策法規、新型材料、水泥與混凝土、檢測與監理、施工技術、建筑設計與裝飾、研究與探討、工藝與設備、綜合論述、建材信息、質檢快訊、建設工程信息及產品推介等欄目。
廣東建材為月刊,大16開本,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9-4806,國內統一刊號為:CN44-1249/TU,自辦發行,每月20日出版。定價:每期15元,全年150元(含郵費);訂閱方式:不分季度,可隨時訂閱;付款方式:銀行轉帳或郵局匯款,付款附言請注明訂《廣東建材》。
歡迎投稿 訂閱 刊登廣告
郵局匯款:地址:廣州市南岸路塘前新街6號
郵編:510160
收款人:《廣東建材》編輯部
銀行付款:開戶行:廣州市工商銀行中山八路支行
戶名:廣東省建筑材料研究院賬號:3602047809000275821
編輯部聯系地址:廣州市南岸路塘前新街6號(510160)
聯系電話:(020)81937001 81816706 傳真:(020)81937001
電子信箱:gdjcbjb@263.net
聯系人:許甘素
book=91,ebook=82
TQ172.462
B
1001-6171(2010)05-0091-02
2010-07-13;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