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
據媒體報道,自2009年11月23日東方證券公開發布《五洲明珠:短期看漲價,長期看機制》的研究報告之后,五洲明珠的股價隨即出現“井噴”。短短兩個交易日,五洲明珠最高上漲20%,而大量場外資金亦魚貫而入,成交量出現同步放大。
券商的一份研究報告,能引起市場的“共鳴”,能夠導致相關股票產生暴漲,至少說明該券商的研究人員眼光獨特,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如果市場上有更多類似的研究人員,不失為投資者的一件幸事。然而,東方證券的這份研究報告,似乎沒有這么簡單。
五洲明珠去年披露的三季報顯示,東方證券自營盤在2009年第三季度大舉買入該股284萬股,成為其第二大流通股東。而就在投資者紛紛追捧五洲明珠時,東方證券的自營部門卻有受其研究報告的影響加倉該股,反而是在自營席位大舉拋售,賣出金額高達3944萬元,并且成為最大的賣出方。相信東方證券的相關人員也關注到了該份研究報告,然而事實卻是。券商發布相關的研究報告,其自營部門卻借助于研究報告引起的跟風效應實現套現。毫無疑問,提前潛伏于五洲明珠的東方證券大賺了一筆。
問題在于,這種先建倉某只股票。然后研究部門進行“吹捧”,繼而自營部門大舉出貨的行為,存在變相“老鼠倉”的嫌疑。事實上,近年來監管部門查處的諸多違規案件中,像北京首放等,幾乎都是采用此種模式欺騙投資者跟進的,這些股市“黑嘴”在肥了自己腰包的同時,卻將其他投資者置于高風險的境地。
股市“黑嘴”之所以廣遭詬病,主要在于其所作所為損害著投資者的利益。踐踏著市場的“三公”原則。而像此種建立變相“老鼠倉”的行為,顯然更為可怕。就像“厚黑學”中所稱的“厚而無形。黑而無色”的最高境界一樣,其蒙蔽性、欺騙性在一般情況下根本就看不出來。
特別是,作為市場中的券商,由于其研究能力、定價能力高于一般的投資者,許許多多的投資者都把券商的研究報告作為自己的投資參考依據。因此,券商研究報告無疑會左右著某些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其質量的高低,甚至還決定著其投資活動中的盈虧。
東方證券的自營部門成為其研究部門“自吹自擂”的最大贏家,在此事件中,該券商的內部“防火墻”機制似乎形同虛設。雖然該券商的相關人員表示,自營部門與研究部門并不存在“默契”。但是,如果說是“純屬巧合”,市場會有人相信嗎?
放出近幾個月來天量的五洲明珠,其股價已經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也就意味著那些在高位跟風買人者被套牢,同樣意味著這些投資者至少在目前看來中了東方證券研究報告的“詭計”。而至于這些追高者最終能否解套,只有等待時間來回答了。
其實,不僅僅只是東方證券發生變相“老鼠倉”事件,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東北證券的重倉股魚躍醫療和華域汽車中。去年9月2日,東北證券發布《華域汽車:目前市凈率最低的汽車股》的研究報告推薦該股。同月21日,東北證券又發布了《魚躍醫療:進軍醫院市場,謹慎推薦》的研究報告,研究報告認為魚躍醫療的前景看好,并給予其謹慎推薦的投資評級。同樣。在東北證券2009年披露的三季報中,華域汽車、魚躍醫療竟然也都是其重倉持有的個股。
此前,基金“老鼠倉”事件曾經在市場上鬧得沸沸揚揚,猶如過街老鼠的“老鼠倉”嚴重侵蝕著證券市場的軀體,監管部門出重手打擊亦是應有之義。而對于變相的“老鼠倉”現象,由于其依托于券商,“冠冕堂皇”之下,其危害性同樣不可被漠視。特別是,從此前的東北證券到如今的東方證券,券商建立變相“老鼠倉”的行為有擴大化的趨勢。因此。監管部門很有必要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