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庭 房娟娟 閆濱
清熱化毒丸由連翹、青黛、黃連、大黃、菊花等15味藥物組成,具有清火化毒,消腫止痛的作用。用于小兒身熱煩躁,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皮膚瘡癤口臭便秘,疹后余毒未盡等癥狀。鹽酸小糪堿是清熱化毒丸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以抗菌消炎為主。
近年來分析小檗堿型生物堿的方法分別有反向高效液相色譜法[1],離子交換色譜法[2],膠束色譜法[3],薄層色譜-熒光分光光度法等。但此樣品成分復雜,且鹽酸小檗堿為季胺類生物堿,堿性強,極性大,往往被色譜柱吸附,影響峰形,對色譜柱造成很大污染,高效毛細管電泳(HPCE)以其高效靈敏、分離速度快、樣品量小、消耗僅微量等優點已越來越多的用于中藥成分分析及測定中。本文通過對清熱化毒丸中鹽酸小糪堿的毛細管電泳條件進行摸索,建立了鹽酸小糪堿含量測定的高效毛細管電泳方法。
1.1 儀器 Beckman P/ACE 5500型高效毛細管電泳儀(美國Beckman公司),配備UV檢測器,Chemical Station工作站;酸度計Model PHS-2CA(上海大中分析儀器廠);超聲清洗器KQ-500E(江蘇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萬分之一電子天平(METTLER-TOLEDO中國);涂層熔融石英毛細管柱(47 cm×75 m,河北永年光導纖維廠)。
1.2 試劑 鹽酸小檗堿對照品(批號:110713-200609)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甲醇為色譜純(天津市廣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水為自制重蒸餾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所需清熱化毒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批號:9013395),購自藥店。
2.1 溶液制備
2.1.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1 mg/ml的對照品溶液,4℃保存備用。
2.1.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清熱化毒丸2丸,剪碎,稱取3.0065 g置于100 ml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稱重后超聲(功率250 W,頻率30 kHz)處理30 min,放冷,稱定重量,必要時用甲醇補足失重,過濾。濾液自然揮干后用甲醇溶解,轉移至5 ml容量瓶中,加入2 ml緩沖液后用甲醇定容,最后用0.45 μm有機膜過濾備用。
2.2 電泳條件 涂層熔融石英毛細管柱(47 cm×75 m,有效長度為40 cm);檢測波長為200nm,進樣:氮氣壓力(586 KPa)自動進樣5 s,分離電壓為30KV,柱溫25℃,緩沖液體系為60 mmol/L磷酸緩沖溶液-甲醇(65:35),調節 pH值為3.2。
2.3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稱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適量分別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2 ml緩沖溶液,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得 0.05,006,0.07,008,0.09,0.10 mg/ml的對照品溶液,依次進樣,以對照品濃度為橫坐標對峰面積做回歸分析,得回歸方程為Y=1000000x-8143.9,r=0.9993。結果表明鹽酸小檗堿在0.05~0.10 m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對照品色譜圖見圖1)。

圖1 鹽酸小糪堿毛細管電泳色譜圖
2.4 精密度試驗 取0.1 mg/ml鹽酸小糪堿對照品溶液,在上述電泳條件下,連續進樣5次,以峰面積計算RSD為0.50%,表明在此條件下精密度良好。
2.5 穩定性試驗 取供試品溶液一份,分別于0,2,4,8,10 h測定樣品的峰面積,求得RSD值為1.29%,實驗表明供試品在10 h內穩定性良好。
2.6 回收率測定 取5份已知含量的供試品溶液,加入適量對照品,按“2.1.2”項下的方法制備,通過HPCE進行測定,結果見表1。

表1 清熱化毒丸中鹽酸小糪堿加樣回收率(g,mg,%)
2.7 樣品含量測定 按“2.1.2”項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3份,在上述電泳條件下,每份進樣兩次取平均值,得鹽酸小檗堿的含量測定結果為0.1357 mg/g(樣品色譜圖見圖2)。

圖2 清熱化毒丸中鹽酸小糪堿毛細管電泳色譜圖
3.1 緩沖溶液的選擇 由于鹽酸小檗堿為季胺類生物堿,帶有正電荷,用磷酸氫二鈉做為緩沖液可使其保持帶有正電荷,不同的緩沖液及不同的比例會影響成分之間的分離度。本實驗先后在硼砂-甲醇及磷酸二氫鈉-甲醇不同濃度緩沖體系下進行電泳分離,發現60 mmol/L磷酸二氫鈉-甲醇(65:35)的緩沖體系分離度較高,可達到良好的分離效果。
3.2 pH值的選擇 在毛細管電泳中,電滲流對pH值有較強的依賴性,直接影響待測成分的出峰時間,pH值降低,緩沖液呈酸性時,電滲流減弱,成分出峰時間延后,pH值升高,緩沖液偏堿性時,電滲流增強,成分出峰時間提前。并且離子的電泳淌度跟有效電荷成正比,極易受緩沖溶液pH值影響,因此緩沖溶液的pH值調節與控制是優化分離的重要對策。同時緩沖溶液的pH值也會影響離子的有效電荷,從而間接影響分離效果。在硼砂-甲醇(85:15)緩沖體系(pH=9.0)中,樣品的出峰時間短,但未能達到基線分離。本實驗又分別考察了磷酸二氫鈉緩沖體系(pH值分別為3.0、4.0、5.0)對分離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pH值為3.0時有良好的分離效果。
3.3 分離電壓的選擇 本試驗考察了電壓為15 KV~30 KV時的影響。結果表明:電壓低時,基線穩定,但樣品的分析時間延長,峰形變寬;隨著電壓的增加,樣品的遷移時間縮短,峰型窄,分離效果好,但基線噪音有所增大。基于對遷移時間和基線的綜合考慮,本試驗最終選用30 KV作為分離電壓。
3.4 毛細管有效柱長的選擇 熔融石英毛細管柱長是改變出峰時間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目標成分的出峰時間控制在15 min以內為宜。本實驗考察了有效長度為40 cm、50 cm、60 cm的毛細管對出峰時間的影響,結果表明,三者對于目標組分均有良好的色譜峰形和分離度,但40 cm柱長出峰時間在5 min左右,較為快速,因此優先選擇40 cm柱長毛細管。
綜上所述,在目前分析黃連藥材及其復方制劑的較常用的含量測定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譜法應用最為廣泛,薄層層析方法已經較為少見。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具有重現性好,分離效果穩定、靈敏度高的優點,但是由于小糪堿是季胺堿,堿性強,極性強,易離子化,且易使液相色譜柱中的ODS染色,需要大量溶劑沖洗且耗時較多,而且由于黃連中含多種季胺堿,極性類似,液相色譜不易將其分開,相互之間易造成干擾。HPCE的區帶電泳模式,由于使用熔融石英毛細管空管,不怕污染和堵塞,易清洗,且有分離效率高,樣品需要量極少的特點,僅使用簡單少量的緩沖液,幾乎不產生廢液,分析耗費低,樣品預處理簡單,幾乎可稱為綠色分析方法,尤其適合于基質比較復雜,結構近似的藥用植物成分的分析。在本實驗中,可同時分離黃連中的7個季胺生物堿,專屬性和分離度良好,可用于該類成分的指紋圖譜研究。HPCE既可結合質譜技術建立復方藥物指紋圖譜,又可進行多種有效成分或指標成分定量,還可用于體內藥物分析,開展有效成分研究。HPCE分離分析藥用植物成分的發展具有極為廣闊的前景。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北京:化學工版社,2005:705.
[2]文欣欣,劉丹華,余陳歡,等.薄層色譜-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定黃連及香連丸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8,15(10):54.
[3]余為,胡薏冰.高效毛細管電泳法測定紫黃止血消炎粉中鹽酸小檗堿的含量.中國實用醫藥,2008,3(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