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選

“長征一號”發射“東方紅一號”之前,我們心情異常地緊張。我們很擔心,如果衛星沒有發射上去,唱著《東方紅》掉到地上去了,怎么辦?中央領導了解我們這些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情況,說“你們就打吧,毛主席知道了,你們只要努力做好了就行。你們要是有未認識到的問題,沒有成功,也可以經過認識、實踐、再認識,吃一塹長一智。中央也包括毛主席不會責怪你們的。”
“長征一號”的設計原則是:一二級采用遠程導彈原型不作修改,第三級采用固體火箭。衛星和固體火箭包裹在整流罩內不受氣流的沖刷和加溫。固體三級自旋穩定(1 80轉/分),二級關機后。以噴射氮氣的姿態控制發動機來保持滑行段的穩定飛行。這樣設計保證了衛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長征一號”在武器基礎上增加項目不多,能使我國盡早實現“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是多快好省的方案決策。
在研制過程中,長征一號火箭技術負責人任新民同志要我檢查整流罩研制情況。整流罩體積大,要求平行分離,分離速度≥5.5米/秒。按照設計采用爆破螺栓解鎖,在火藥作用下實施兩個半罩分離。由于開始設計時把兩個半罩看成是剛體,按照剛性體進行計算,使用火藥量過小,獲得分離速度不夠,多次試驗達不到分離速度要求。實際上整流罩是一個彈性體,彈性體容易變形,會吸收很多火藥的能量,使分離的能量大為減少。為了滿足分離速度要求,我們一方面采取了成倍加大火藥量,另一方面強化整流罩的剛度,整流罩部分結構采用了剛度大的鋼鐵組合件代替原來鋁組件,使火藥能量傳遞到兩個半罩,實施快速分離,滿足了5.5米/秒分離速度的要求。
組織研究了滑行段推進劑晃動的控制問題。滑行段推進劑箱內有剩余的液體,它的晃動按失重場推導出來的公式計算(頻率和液面高度)水錘大小,液體晃動波可達到推進箱頂。晃動大、噴氮氣簡易姿態控制能力是否能克服晃動引起的水錘作用力,大家討論時眾議紛紛。經研究后認為,“長征一號”火箭滑行段軌道的離心力不等于地球質量的吸引力,不是真正的失重場,我們稱為失重。液體波高到一定的程度,出現浪花,吸收很大能量,“長征一號”火箭滑行段液體波不會升到箱頂。在大多數人統一思想后,在箱底附近增加了一個大阻尼板,以減少晃動。此事請示了錢學森同志,他表示同意。
飛行遙測證明,長征一號火箭滑行段飛行是穩定的,沒有受到液體推進劑的影響。
1 970年4月24日晚,“東方紅一號”升空,全國歡騰,世界震驚。當時國際輿論評論,“東方紅一號”衛星重173千克,說明中國的運載火箭是有潛力的。“五·一”晚上,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有功人員,周總理把任新民等介紹給毛主席時說:“他們就是我們放衛星的人。”毛主席贊賞說:“了不起!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