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手段來優化產業結構
《經濟日報》刊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的文章說,產業結構調整,集中到一點是淘汰落后、過剩產能和促進升級換代。而非常重要的一點,要更加強調和注重通過經濟手段來調節。實際上,推進結構優化,有關部門只需給一個導向,再加上經濟手段(經濟杠桿)的規范化設計和運用,比如一系列有針對性、體現產業政策和技術經濟政策的稅收或者支持補助的優惠措施,然后讓企業自己在競爭中形成優化配置,通過市場來進行優勝劣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在稅制方面,要達到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結構的目的,需要充分利用資源稅、消費稅、環境稅的區別對待措施。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無論是生產領域,還是消費領域,資源要素的相對價格都應該上調,讓各方面更珍惜資源,節約使用初級產品,促進各種主體千方百計地開發節能減耗的工藝、產品和技術。從長遠來看,這個經濟杠桿不但要用,而且要用好、用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