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與列寧、斯大林的關系揭秘
在許多老一輩的中國人眼中,高爾基是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是列寧和斯大林的親密戰友。而真實的情況又如何呢?

斯大林與高爾基
高爾基最后的20年,即1917年至1936年,正處在十月革命前夕到斯大林全面專政時期。這20年在俄羅斯大地上發生過多少驚天動地的事,高爾基這一時期所做的工作是普及文化、發展科學和推廣教育。對于暴力革命,高爾基是無法接受的。1917年7月高爾基寫道:“我不知道還有別的什么東西能夠拯救我們的祖國免于毀滅……如果一場革命不能在國內發展迫在眉睫的文化建設,那么,在我看來,這場革命便是無結果、無意義的。”他不贊同以武裝斗爭的形式(暴力革命)改變1917年二月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形成的局面。列寧在此之前發表了“四月提綱”,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即武裝奪取政權。一個要捍衛二月革命的成果,一個要奪取臨時政府的政權,兩人的觀點完全對立。十月革命爆發的前一周,高爾基在他所主持的《新生活報》上發表《不能沉默!》,懇請布爾什維克中央駁斥“十月二十日布爾什維克即將采取行動”的流言,避免七月流血事件再次重演(七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游行示威慘遭鎮壓)。文章當然不是駁斥“流言”,而是勸阻布爾什維克發動革命。
十月革命依然爆發了。高爾基在《新生活報》上猛烈抨擊各地發生的暴行,甚至指名道姓地抨擊布爾什維克的領袖們。高爾基不能容忍毀壞文物,踐踏人權,焚燒書籍,街頭私刑,隨意搶劫。他不贊成“剝奪剝奪者”的口號,并公開嚴厲批評列寧。布爾什維克對高爾基忍無可忍,1918年7月終于查封了《新生活報》。
布爾什維克以立憲民主黨設立“民族中心”并與白軍勾結為罪名,逮捕了一批立憲民主黨人,其中有許多著名學者。高爾基得知后,馬上給列寧寫信,指出,“逮捕幾十位最著名的學者意味我們在消滅國家的科學力量,是一種粗暴而可恥的手段”。高爾基堅決抗議這種“損害人民大腦的政策”,并激動地表示:“弗拉基米爾·伊里奇!我將站在他們一邊,寧可被捕坐牢,也不參與——哪怕不聲不響地——殲滅俄羅斯人民中的最優秀、最有價值的力量的行動。”高爾基和列寧的主要分歧是在對待知識分子的態度上。高爾基為解救被逮捕的知識分子四處奔波,不斷給列寧寫信,還一次次到莫斯科找列寧,列寧都給了高爾基面子。十月革命后俄國知識分子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缺乏食品和木柴。高爾基請求列寧“必須盡一切可能維護他們的健康和工作能力。應當供給他們面包和木柴。請您在這方面無論如何做點什么吧!”在高爾基的呼吁下,“改善學者日常生活委員會”成立了,高爾基任委員會主席。高爾基千方百計地改善知識分子的生活。他設立了很多機構,吸收他們參加,因為參加后便可得到一份口糧。高爾基為了向年輕的母親提供牛奶,竟說孩子是他的私生子。
高爾基在革命后的幾年,全部精力都放在拯救受迫害的知識分子身上。他給蘇維埃各級部門寫信,一次又一次到莫斯科找列寧。列寧的忍耐終于到了極限,但仍不愿意與高爾基翻臉。1921年8月9日列寧給高爾基寫信:“您在咳血,可您還不走,這實在太過分了,太不合理了。您到歐洲一個好的療養院,既可以療養,又可以多做兩倍的事。的確如此。在我們這兒,您既沒有條件療養,又干不了工作——只是一味地奔忙,徒勞無益地奔忙。去療養吧,我請您別固執了。”恰在此時,高爾基倡議成立的全國賑濟災民委員會被解散、成員被逮捕。再加上詩人勃洛克申請出國治療未被批準和詩人古米廖夫被處決,高爾基明白,如果自己不主動出國,列寧必定遣送他出國。1921年10月16日,高爾基黯然離開俄國。
斯大林與高爾基的關系遠不如列寧與高爾基的關系。高爾基與列寧私交不錯,革命前曾多次資助過列寧。列寧與高爾基相識較早,斯大林革命前并不認識高爾基,革命后也沒有多少往來。十月革命前夕,在《工人之路報》上著文批評高爾基的《不能沉默》的正是斯大林。上世紀20年代末,斯大林極力動員高爾基回國,是出于鞏固自己統治的需要。斯大林準備成立嚴格控制全國作家的蘇聯作家協會,而作協主席非高爾基莫屬。斯大林希望高爾基協助他控制俄國知識分子,吹捧他的豐功偉績,為接下來的大清洗做準備。1933年5月高爾基回國定居。高爾基并未成為斯大林的幫兇,相反,他繼續為捍衛知識分子的權利而斗爭,竭盡全力拯救被政權迫害的人,減輕對他們的打擊。如著名生理學家扎姆科夫教授在高爾基的干預下,從流放地返回莫斯科;高爾基提議任命被斯大林打倒的政敵加米涅夫為世界文學研究所所長……
高爾基還先后組織編寫《國內戰爭史》等三套叢書。高爾基曾在《論俄國農民》一書中談到過他對國內戰爭的看法:“誰更殘酷些,白軍還是紅軍?大概都是一樣的,須知雙方都是俄羅斯人。其實,只有歷史本身才能完全確定地回答殘酷程度的問題:最為主動的就最為殘酷……”而斯大林贊同編寫《國內戰爭史》的目的是突出他個人在內戰時期的作用,與高爾基所持的觀點截然不同,所以這本書當然編不下去了。斯大林非常希望高爾基為他寫一本傳記,像列寧逝世后他寫的《弗·伊·列寧》一樣。高爾基一直不肯寫,斯大林很惱火。前蘇聯國家安全部門首腦亞戈達曾說過,“狼,無論你怎樣喂它,它的眼睛還是盯著樹林”。這句話道破了斯大林等人對高爾基的真實看法。
(文/藍英年 據《南方都市報》)
book=145,ebook=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