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審議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
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國務院擬提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審議《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頑強拼搏,從容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統籌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在世界率先實現經濟回升向好,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們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全國各族人民決心在新的起點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在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世界經濟負增長的背景下,我國取得這樣的成績極為不易。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的結果。國務院和各級地方政府認真履行職責,上下一心,共克時艱,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會議強調,2010年是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是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十二五”時期發展打好基礎的重要一年。我們必須全面正確判斷形勢,增強憂患意識,扎實做好工作,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更加周密地做好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準備,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搞好宏觀調控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著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會議指出,今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根據新形勢新情況不斷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既要保持足夠的政策力度、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又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實質性進展。要提高宏觀調控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強化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大力加強文化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進步;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全黨全國要在黨中央領導下,凝聚起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再接再厲,開拓進取,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各項任務,不斷奪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新勝利。
會議認為,制定并實施《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戰略選擇。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必須加快建立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努力建設人才強國。要堅持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指導方針,加強人才資源能力建設,推動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實行人才投資優先,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加快人才工作法制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培養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會議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人才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對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實施的組織領導,切實把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要抓緊編制省區市、行業系統以及重點領域人才發展規劃,形成全國人才發展規劃體系。
中央舉辦這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目的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分析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認真總結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經驗,深入研究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完善推動科學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思路和舉措。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我們作出了3個重要判斷,一是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使2009年成為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我們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立即果斷實施有力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總體態勢。二是國際金融危機沒有根本改變世界經濟中長期發展趨勢,我們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拓展我國發展的外部空間。三是必須把保持我國經濟當前平穩較快發展和為長遠發展營造良好條件有機結合起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政策措施不僅要著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而且要努力從國際國內兩個方面為我國經濟長遠發展營造良好條件。我們立足擴大內需保增長,在擴大內需中增強經濟發展協調性,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進一步營造我國
book=147,ebook=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