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民
(云南天達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7)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和生產對空氣溫度、濕度、風速以及清潔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中央空調系統在人民生產生活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經過筆者的調查,發現空調系統在交付使用后最初幾年運行良好,隨著時間的推移,空調系統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冷熱量衰減、風量減小、空調機組噪音增大、新風系統效果不理想、機組故障頻繁、能耗增加等,筆者發現,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運行管理和系統維護,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以下解決辦法。
2.1.1 正式運行前準備工作
常用的中央空調冷凍機有以下四種:離心式制冷機、螺桿制冷機、活塞制冷機、吸收式制冷機。以上機器內部是完全密封的,在使用前要對機器的密封部分進行檢查、鑒定和調整,對各部分的計量儀器如壓力表、溫度計、真空計、油壓計等指示部分也要進行調整,具體準備事宜請參照各廠家提供的冷水機組使用說明書,做好運行前準備工作。
2.1.2 定期維護
制冷機為中央空調系統的核心設備,筆者建議定期由設備廠家來進行專業維修保養,或與廠家簽定維修保養合同。
送風機:葉輪的清掃、軸承的更換、皮帶的檢查與更換、送風機基礎螺絲的緊固。空氣過濾器:過濾材料的更換、過濾材料的清洗、壓力表的檢查。冷盤管:盤管的清洗、盤管漏水情況的檢查、冷水出入口閥門的檢查、溫度計的調整。自動調節閥:檢查自動調節閥的動作是否正常。自動調節閥動作的溫度檢測裝置的溫度設定值冬天和夏天不同,不要忘記切換。
在冷卻塔的運行期間,要認真檢查各部分的運行狀態是否良好,檢查的重點如下:
檢查風機的功能,調整軸承和皮帶。檢查散水和噴霧狀態是否正常。水滴是否有飛散的現象。調整下部水箱的自動補水裝置的浮球,觀察水箱是否有漏水現象。冷卻水的水質是否合格。
檢查泵的運行狀態和實際運行負荷是否正常。檢查泵的運轉是否有振動和噪音,有無其他異常現象。檢查泵的防震橡皮軟管是否正常。

表1 風機盤管的日常保養維修
風機盤管的日常保養維修見表1。
管道應定期檢查,對有損壞泄漏的應進行修補。
由于冬季和夏季空調水溫度的變化,管道膨脹和收縮較大,管道的連接部分容易破裂損壞和漏水,漏水較嚴重的部位是空調機組周圍,必須作為重點,經常進行檢查。
空調管道較多,管線較長,必須重點檢查管道保溫狀況是否良好。
熱水或蒸汽管道上的閥門應定期檢修、研磨和試壓檢漏。
空調系統中各種管道都應按照規定涂上不同的顏色以標志區別。
定期對管道進行清洗、排污。
在創新創業意識方面,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目前,我國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舉辦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如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比賽、高校創客空間等,極大地增強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風道應定期檢查,對有漏風的部位及時進行修補。
空調送風口附近易粘附灰塵,每年須對送風口進行清理,送風口內部的葉片和擋板上的灰塵較多,需用壓縮空氣進行認真清掃。
送冷期間,風道內濕度較大,風道內的粉塵與濕空氣接觸后質量增大,容易積塵,每年須對風道進行清理,可調整擋板,使氣流在風道內急劇轉向,將粉塵吹出,并清掃風口。
有吸聲器的風道應檢查或更換消聲材料。
使用經過水處理的軟水作為補給水是冷卻水系統最理想的水源。
冷卻塔與大氣相通,空氣中的污染物如塵土、雜物、細菌、可溶性固體等隨時都有可能進入水系統中,造成生物淤泥,必須嚴格控制冷卻水水質指標,比較有效的水處理方法是化學清洗方法,即根據水質的情況定期向系統內投入清洗藥劑進行水處理,使水質達到指標要求。
開機順序。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冷水機組→空調機
注意外網熱水、蒸汽的熱力參數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各種溫控三速開關盡量不要頻繁地設定溫度,三速開關一般設在中檔位置。
在供熱季節,恒溫器設定點應取低些;在供冷季節,恒溫器設定點應取高些。
對于酒店客房空調系統管理,為避免客房內前批旅客的氣味影響下批旅客,當室內無人時關閉風機盤管而不停新風,就可使房間不產生霉味等不良氣味。
在過渡季節及夏天夜間,當室外空氣溫度較低時,使用室外空氣來降溫。
在夏季和冬季,應調節室外空氣的調節閥,只需滿足最低新風量,以減少新風所需的冷熱負荷;有條件時可使用全熱交換器。
向運行管理技術人員提供每月的能量損耗和費用,以便管理人員重視能耗情況,制定下一個月的節能運行指標;將每年同一個月的室外氣溫及當月耗能制成表格,可供運行管理技術人員參考。
空調系統不僅僅需要優秀的空調設計、優質的空調施工,還需要優良的運行維護,才能讓空調系統發揮最佳的使用效果,延長使用壽命,從而大大節省設備的投資費用和運行費用。
[1]李中興,運行管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馮玉琪,王強.最新空調技術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3]張林華,中央空調維護保養實用技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于鵬,智能化中央空調系統維護與管理電子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