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力 李 紅 李南南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高新技術更新速度的不斷加快,產業化的投資規模越來越大,更好地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對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具有示范帶動作用,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是一種高投入、高風險和高收益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深入系統地分析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風險,有利于自覺利用風險機制,調節和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發展;有利于提高項目管理人員對項目投資的風險認識,在規劃、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過程中加強風險意識;有利于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管理水平,做好項目投資風險損失的防范工作,提高經濟效率和效益。因此,在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風險管理中主動地、正確地認識風險、識別風險、面對風險,并通過正確的風險分析提出對策,采取有效措施去控制和防范風險,對于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成果轉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是以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建設生產經營高新技術產品為目的的產業化項目。其特征是雙刃性、不確定性、高投入性、知識密集性、高難度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現狀為:
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開發成功率較低,其產品開發的技術生命周期較短,管理復雜,導致其技術風險和投資風險較大。據資料表明,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在許多西方國家的失敗率高達80%。
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生產的產品是經過復雜勞動創造出來的,具有很大的潛在價值。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形成,是從項目啟動、發展和形成規模化的過程,在短期內要實現產業化規模的迅速擴張,就必須投入大量資金。
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高收益主要源于投資的高風險帶來的高回報率、高新技術帶來的壟斷利潤、政府扶持帶來的超額利潤、高效率組織管理系統和高水平資本運作帶來的高利潤率等。
日益激烈的技術競爭縮短了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生命周期。在競爭意識不斷加強和高額利潤的驅動下,新技術替換和淘汰舊技術的速度越來越快。以微電子技術中的微型電腦為例,其技術更新的速度平均是每1.5年換代一次。
為更好的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必須對其進行全面的風險預測和分析,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評價,合理地運用現代項目管理理論及方法、技術和手段對項目進行科學的決策,對風險實行有效的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

由于高新技術處于科學技術發展前沿,大多是前所未有的新技術,從技術原理的構思到技術開發的組織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諸如工藝、設備、材料等多方面的困難,有些相關技術可能尚未發展成熟,高新技術開發存在難以預料的不確定性。因此,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存在一定的技術風險。
由于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產品競爭激烈,市場波動大、變化多,特別是未定型產品的市場可變因素多,在市場接受能力、市場接受時間、產品的競爭能力上都存在不確定性因素,這必然會給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帶來較大的市場風險。
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是以高投入為優勢取得有利市場競爭地位,并以此獲取高額利潤。如果新產品未能盡快進入市場或項目持續創新力不強,壟斷地位被打破,出現眾多競爭者,產品價格就會驟落,商業利潤就會銳減。這與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高密度的投入形成反差,使項目失去盈利機會,產生較大的競爭風險。
從我國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實際情況來看,最大風險存在于項目的實施過程。我國大多數企業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還處于相對初級階段,對于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如何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及建設和管理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尚缺乏足夠的經驗。在部分企業中,企業人員組成不盡合理,技術人員居多,缺乏必要的財務、營銷、企業經營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和經驗。因此,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存在一定的管理風險。除了上述幾種主要的風險因素外,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實施過程中還可能會遇到資金風險、政策風險、信用風險、不可抗力風險等難以預測的風險。
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著風險,除個別難以預測的不可抗力風險外,大多數風險都可通過認真的分析研究,采取各種措施去控制和防范,以減少風險給項目帶來的損失,使項目決策具有更可靠的依據。
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實施前應進行充分的調研、論證和預測,項目實施中應遵循先中試后批量、先小批量后大批量的原則,避免因人力、財力、物力過早投入帶來的不必要的大量消耗或損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項工作應采用現代項目管理理論和方法,增強科學性,減少盲目性,提高項目實施效率,縮短投入產出周期,使產品盡快上市,避免延遲上市帶來的風險。
一是通過項目實施的有效管理加快產品上市步伐;二是要增強項目持續創新能力。從項目實施一開始就注重研發隊伍建設、保持持續創新能力;三是要營造自己的營銷優勢,以營銷優勢強化產品競爭優勢。
一是加強高新技術企業自身建設。包括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選擇先進適用技術,重視對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工人的培養等。二是發展風險投資。采用證券投入方式、設立風險公司等科學管理方法。三是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包括爭取政府財政、稅收、金融優惠政策的支持等。
一是樹立市場觀念,對市場進行全面調查、科學預測和可行性研究,正確選擇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投資方向。二是增強市場競爭意識,積極搶占市場。高新技術企業必須遵守市場競爭規則,深入了解國內外市場需求,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技術貿易和技術交流,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加速高新技術產品的商品化和國際化,在市場競爭中成為強者。三是引導市場需求,使高新技術產品盡快被消費者所接受。四是做好高新技術產品的推廣工作。
目前,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在企業項目建設中占有很大比例。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應重視風險分析,根據項目的特點,主動地、正確地認識和識別風險,并全面系統地分析風險,才能科學地、準確地找出風險的關鍵,提出有效對策去控制和防范風險,保障高新技術產業健康、蓬勃發展。
[1]謝明躍.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評價風險分析[J].云南冶金,2002(3).
[2]陳文彥.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應重視風險分析[J].山西科技,2001(2).
[3]劉紹云.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評價研究[D].重慶大學.200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