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闞世華
曹德旺 善行天下
|文 · 本刊記者 闞世華

在中國,如果按賬面資產推選首富,63歲的曹德旺肯定不是中國最有錢的,但如果按實際能力,能一次性拿出幾十億真金白銀做慈善的富豪確實為數不多,曹德旺可謂是中國最慷慨、最有實力的慈善首富
2010年7月3日上午8點,北京昆侖飯店,苦等2個月后,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終于現身。
一臉佛像的曹德旺迎面走來,個子不高,顯得很敦實,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格子白襯衫和黑色西褲,步伐輕盈快捷。飯店大堂里過往的客人沒有幾人認得出他。
“走,和我一起吃飯去,邊吃邊聊。”曹德旺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說。
餐廳里人挺多,曹德旺徑直走到最里面,找到一個還算安靜的角落坐下后,點燃了一支香煙,便和記者嘮起了家常。
都說曹德旺不愛笑,事實也的確如此,自始至終,曹德旺一直面無表情,言語間常常是一針見血,只有提到兒子和佛教時,才會露出難得的笑容。
近來,曹德旺經常乘坐飛機穿梭于國內外,儼然已成空中飛人。“最近一直在忙碌退休的事情,年輕時做企業,年紀大了退休后,做些調研的工作,為今后企業戰略方向做功課,慈善問題免談……”曹德旺說。
“免談?”不久前還在中央電視臺《小崔說事》上談笑風生、侃侃而談的老人家,如今提到慈善卻是一臉的無奈。
去年2月,曹德旺表示,將捐出70%自有的福耀玻璃股份用于慈善捐款,當時市場價值38億元人民幣。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社會上各種輿論紛至沓來。在中國,如果按賬面資產推選首富,63歲的曹德旺肯定不是中國最有錢的,但如果按實際能力,能一次性拿出幾十億真金白銀做慈善的富豪,確實為數不多,曹德旺可謂是中國最慷慨、最有實力慈善首富。
很多認識曹德旺的人都知道,他是苦出來的,也正是家境貧寒的經歷,讓他對財富和財富的分配有著獨特的見解和體會。一輩子求財若渴,老來卻將千金散盡!這是曹德旺對財富態度的最佳寫照。
“在不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同時,做慈善,盡我所能。”曹德旺說。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作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三大汽車玻璃制造商,其產品不僅占據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而且還是國際八大汽車廠商的供應商。1991年,福耀玻璃獲準公開發行股票,成為國內首家上市民營企業,也是第一家同行業上市公司,目前總資產已超過90億元人民幣。
2010年4月20日,曹德旺讓兒子在中央電視臺的玉樹賑災晚會上,高高舉起“曹德旺、曹暉捐款1億元”的牌子,不知感動了多少中國人,也創造了中國慈善史上個人捐款數額的新紀錄。緊接著,他不斷打破自己創下的紀錄——5月下旬,向西南五省區旱災地區捐贈2億元,用于幫助受災群眾;向福州市捐贈4億元,用于修建圖書館;向老家福清市捐贈3億元,用于公益事業……僅兩個月,他的捐款額就達10億元,全部為其個人財產。
幾次巨資捐款,都是曹德旺以個人名義捐助的。隨著慈善事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曹德旺萌發了創立自己的慈善基金會的想法。在國內,慈善基金會根據性質不同,分為公募和非公募兩種形式,企業的慈善基金會屬于后者,無權向社會籌集捐款。2009年,曹德旺宣布,將捐出其家族所持福耀集團下轄的福耀玻璃股份公司70%的股份,成立“河仁慈善基金會”。“河仁”是他父親的名字。他的想法是:“我可以把錢全捐出去,但是畢竟有捐完的一天。如果我把股權捐出去,一年分紅就有2億到3億元。那樣的話,我踏踏實實做企業,負責賺錢,基金會負責花錢就行了。”
然而,以捐贈股權的形式組建慈善基金會,在國內還沒有先例。曹德旺的申請被送到了北京,由民政部、國稅總局、證監會、財政部等多個部委協同審批,其間遇到了很多困難。
而今,曹德旺卻一反常態,堅決不談和慈善捐助有關的問題,顯然曹德旺是遇到了沒能過去的坎兒。
面對記者的一再追問,曹德旺鎮定自若,他背靠沙發,面無表情……幾秒鐘過去,十幾秒鐘過去……他微微向前探了下身子,深深地吸了一口煙,說:“原本我可以說很多東西,但目前我不想說了,計劃沒有變化快。”此時,無奈寫在了曹德旺的臉上。
“難道是慈善基金會的審批沒有被批準?”似乎也只有這個答案能讓這位富有激情的慈善老人陷入此時的茫然。
“原以為近日會拿到審批文件,但事與愿違……”曹德旺無奈地搖搖頭說。接下來怎么辦?“沒什么辦法,只有等。”原以為順利拿到審批文件,便可將全身心投入其中,但似乎好事多磨。
之前曾有媒體稱,曹德旺在遇到審批困難時,曾改變策略——先拿2000萬現金注冊成立基金會,然后批文上注明:曹德旺同意個人捐贈5.9億股(當時市值32.45億元)福耀股票給河仁基金會。此舉似乎真的能讓曹德旺找到一條出路。然而,曹德旺的話出人意料:“沒有的事情,都是他們亂講的。”
曹德旺的長子——身為集團總裁的曹暉表示,對基金會的發展,他們會不遺余力地繼續努力。曹暉比喻成立基金會就像打井,捐錢的話,錢花完就沒了;如果有基金會,就像給人家打了一口井,今天提兩桶水,明天需要時還可以再提兩桶。相比現金捐助,基金會能更穩健、持續地做慈善。

隨著慈善事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曹德旺萌發了創立自己的慈善基金會的想法。在國內,慈善基金會根據性質不同,分為公募和非公募兩種形式,企業的慈善基金會屬于后者,無權向社會籌集捐款。2009年,曹德旺宣布,將捐出其家族所持福耀集團下轄的福耀玻璃股份公司70%的股份,成立“河仁慈善基金會”
2010年5月,西南五省干旱重災區出現,此時曹德旺再次出手,受災家庭每戶都能領到2000元的捐助,總額達2億元。中國扶貧基金會稱,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一次性個人公益捐贈。
與以往所有的捐助不同,曹氏父子這次捐助雖然是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這樣的官辦機構發放,但后者是捐助人的執行機構,曹氏父子事先與他們簽訂了極為“苛刻”的合同,規定了嚴格的發放程序和監督抽查機制,甚至處罰條款。中國扶貧基金會負責發放善款,曹氏父子則成立抗旱扶貧善款管委會,并與各省扶貧辦搭建聯合執行團隊,對項目的管理和執行負責。

曹氏父子提出的所有要求,中國扶貧基金會全部都接受了,包括只允許基金會收取3%的管理費用,即600萬元作為項目所需的管理費用,遠低于目前國家規定的10%的水平。而且,如果到期未能發放,捐款人將收回資金。“我要求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項目的準確率達到99%以上,如果差錯率超過1%就罰款,我們會概率抽檢。而且還邀請了央視的經濟半小時來免費監管,如果發現不三不四的事情,就直接拿去報道,也歡迎所有媒體的監督。”曹德旺說。
曹德旺在慈善方面不信任何人,甚至包括他自己,“我只相信制度和邏輯。”
據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副會長何道峰介紹,按照這個被他們稱為“全程透明公益”的新模式,雙方將共同建立項目管委會及辦公室,依托現有的扶貧系統,將善款下發至旱情嚴重地區。
管理費不浪費嗎?這些費用也完全可以用在慈善捐助上。
面對質疑,曹德旺并不在乎,“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時所交的管理費,我不覺得那是管理費,運作這么多的事情,人力、物力都需要費用,這個屬于正常。”曹德旺說。
眼下,曹德旺的慈善基金會審批依然受阻,未來是否會繼續選擇合作者代發善款的模式?對此提問,曹德旺一邊拿起電話漫不經心地看著,一邊低聲地說:“未來還不確定。”
從驚爆“裸捐”到慈善基金會的審批再次受阻,曹德旺的慈善之旅好似“過山車”,走過鮮花和掌聲之后,曹德旺深知一切都已成過去,自己的慈善之路未來如何,似乎還需要看政府及政策的走向。
“中國的慈善事業準入門檻太高,監管又門檻太低。國家應該立法,成立專門機構,對基金會和捐款人都進行嚴格的監管。”其實,此時的曹德旺最需要得到政府和政策的幫助,個人慈善捐助在國內并不稀奇,但曹德旺的股權“裸捐”確實受到很多規則的限制。在中國,股權捐助處于前無經驗可以借鑒的境地。面對暫時的受阻,一心想將慈善作為后半生事業的曹德旺,眼下只能是一聲嘆息……“我希望帶個頭,引起企業家對慈善事業的重視,因為中國的事情應該由中國人自己來完成。”
“建造福州圖書館的事情,政府出地,我出4個億,整個項目我來搞。”提及目前在做的事情,曹德旺的臉上終于露出笑容。此外,總投資達2億元人民幣,占地200畝,擁有室內游泳館、體育場、籃球館的一座現代化校園拔地而起——這是曹德旺為家鄉母校捐助的一座校園,規模堪比大城市的學校,目前工程已過大半。
“我還在修整一座寺廟,可以容納300左右的僧人。”曹家四代信佛,曹德旺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僅為修復家鄉的寺廟,便前后投入了幾千萬。但他很少燒香許愿。他坦言:“有的大老板花幾萬塊錢買第一柱香燒,其實這個很土。你為什么去祈福燒香?因為你嫌自己不夠富。你為什么嫌自己不夠富?因為你有貪念。這樣,燒香就燒不出佛理,燒不出平常心。”
如今,用“平常心”來形容曹德旺似乎最為貼切,他已逐步將公司大權交給長子曹暉。而曹暉并沒有讓父親失望,在經濟危機時期,曹暉掌控著福耀穩健度過了危險時期。
“我兒子挺帥的”,在曹德旺的眼中,長子曹暉并沒有讓他太多操心。30多歲的曹暉,低調、沉穩、不多話,曾擔任福耀玻璃美國分公司的總經理,并在那里結婚生子。
雖然是福耀的總裁,且在國外生活了七八年,但曹暉聽父親的話。曹德旺將之歸功于家教的原因,“這里畢竟和國外不一樣。”一個是董事局主席,一個是總裁,當被問及如何分工時,曹德旺說了大實話:“我學校呆得不多,但社會呆得多,頭腦靈活;而曹暉學校呆得太多,但管理比我強。”所以,曹德旺決定做什么,曹暉決定怎么做。“戰略規劃還沒輪到他。什么時候接班?什么時候我不做了了就給他做。”
在曹德旺看來,將公司的全面運營交給第二代,是自己任務的一部分。
對于交班的過程,曹德旺說:“出乎我的意料,我和曹暉的交班還比較順暢。起碼說曹暉比較用心。他現在主要時間都住在工廠里,這和我最初的想法大相徑庭。”曹德旺顯得很自豪。
關于父子的共事價值觀,曹德旺認為,曹暉做事情很自信,他內心是基本上認可的,只是嘴巴上百分百不認同。“當然,我也不需要他認同,時間會證明一切。”
“有些事情說服不了,不妨放手讓他去試試。曹暉去年考慮給員工蓋集資房,當時我的意見是這事情很可能做不成,他并不太相信,還是想推進他的想法,最后他自己也意識到這事情不好做。”曹德旺說。
曹德旺覺得要蓋集資房,就要辦房產證。辦房產證的前提是要成立房地產公司。成立房地產公司后,還需要參加土地拍賣,現在土地價格這么高,如果是通過拍賣獲得土地,那么員工能否承受得起房價?
老人家為何偏偏會選擇此時進行交班計劃?“選擇今年交班,是因為如果全球經濟再出現反復,全球的局勢會波及到中國,以福耀而言,單個企業的力量太單薄。既然有不確定性,我們就不能大張旗鼓地對外投資,而要在內部夯實基礎,這也是交權的一個好時點。”曹德旺的觀點非常實際。
對曹暉而言,曹德旺蓋好了“房子”,還沒有“裝修”,他要繼續“裝修”,要夯實基礎,要完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要提高員工的薪酬福利,穩定員工隊伍,這樣主力干部就能產生,從而就能推動公司改革和技術創新。“我應該去做一些我喜歡的事情,策劃今年去南極站點看看。”63歲的曹德旺很不服氣別人說他老了。

“我和其他人不一樣,我做很多事情很執著。當我到達一個目的地后,要是計劃放下來,我就放得很徹底。我這輩子蓋過5棟房子,蓋的時候,我都很用心,但當我要搬走時,我一眼都不會再回看。”
在曹德旺看來,權利能給人以支配感,所以不論是家族企業還是其他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往往會出現“退而不放”的現象,也就是說前任在短時間內還無法適應放權,依然有繼續支配的慣性反應。
“我和其他人不一樣,我做很多事情很執著。當我到達一個目的地后,要是計劃放下來,我就放得很徹底。我這輩子蓋過5棟房子,蓋的時候,我都很用心,但當我要搬走時,我一眼都不會再回看。”曹德旺說。
福耀的成長經歷了千難萬險,如今兒子曹暉接班福耀,負責公司的全面運營,曹德旺的任務算是完成了一部分。“還沒有完成的任務是如何保證這家公司不會迷失,如何保障員工利益,保障股東的利益。我想這還需要用10年的時間,即從2010年開始算起的10年,到時候,我會徹底放手。”曹德旺如是說。
中國新時代 2010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