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吟
(國家能源局,北京市西城區,100824)
★專題論壇——能源戰略 ★
中國能源戰略思考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要點
吳 吟
(國家能源局,北京市西城區,100824)
介紹了當今世界能源發展戰略的背景,對我國能源戰略要點進行了系統思考,闡述了“十二五”能源發展的要點。認為“十二五”時期必須加強煤炭的綠色生產和清潔利用工作,加快天然氣開發,加大水電、核電建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能源變革 能源戰略 “十二五”能源發展 中國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nowadays,systematically considers the energy strategy in China,and describes the key points of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According to the author,green production and clean utilization in coal industry should be enhanced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development of natural gas should be accelerated,construction of hydroelectric and nuclear power should be intensified,and revocable energy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energy reform,energy strategy,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China
(1)世界能源發展已經經歷了兩次重大變革。工業化前,人類主要利用薪柴作為能源,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的出現帶動煤炭逐步取代薪柴。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內燃機的出現帶動石油逐步取代煤炭。目前,世界能源正處于第三次變革初期,可再生能源迅猛發展,最終將取代化石能源。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見圖1(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署)。

圖1 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結構
(2)世界能源消費格局面臨深刻變化。發展中國家帶動全球能源消費增長,見表1。

表1 世界能源消費格局 億噸標煤
(3)應對氣候變化成為影響能源發展的關鍵因素。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化石能源消費產生的大量溫室氣體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4)能源變革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共同選擇。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共同推動能源變革,而能源變革又會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歷次世界科技革命都包含能源變革的內容。工業革命以來幾乎每一次經濟大發展都與能源變革有關。
能源變革不僅是技術革新促進了能源產品的發展,即優勢更多的能源產品快速發展并逐步占據主導地位。能源變革的實質是建立比能源技術革新更深刻地影響社會變化、維持社會運行的能源經濟規則,它會深刻地影響社會變化。
國家能源委員會有3項主要職責:研究擬定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審議能源安全和能源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統籌協調國內能源開發和能源國際合作的重大事項。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豐富和完善能源戰略理念。即從偏重保障供給轉向科學調控能源生產和消費;從嚴重依賴煤炭資源轉向促進能源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從過度依靠國內能源供應轉向立足國內與加強國際合作相結合解決能源問題;從生態環境保護滯后于能源發展轉向生態環境保護和能源協調發展;從資源、投入依賴型發展模式轉向科技創新驅動型的發展模式;從各能源品種獨立發展轉向多種能源互補與系統融合。
2.1 堅持節能優先
節約能源是第一能源資源。要按照“保障基本用能,限制過度用能,鼓勵節約用能”的思路建立節能生產體系、節能消費體系和節能管理體系。
節約能源的重點領域是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節能和農業節能。
2.2 大力實施能源科技自主創新
胡錦濤總書記在剛剛召開的2010年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世界范圍內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資源依賴型、投資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為主轉變。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新材料和先進制造、信息網絡科學技術、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健康科學技術、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空間和海洋科學技術、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等8大重點科學技術發展方向中,第一個要大力發展的就是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科學技術,其他7個方面也都與能源有關。
2.3 促進煤炭的綠色生產和清潔利用
2008年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29.3%,石油占34.8%,天然氣占24.1%,非化石能源占11.8%。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69.6%,石油占18.0%,天然氣占3.8%,非化石能源占8.6%。我國煤炭產量約占世界煤炭生產總量的42%,未來20年煤炭產量仍將增加。在我國的能源戰略中,一定要考慮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
必須創新煤炭開采方法,采用回采率高的采煤技術,進行有控制地開采。在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基本農田、人口稠密地區逐步實施無生態破壞、無地表塌陷開采,實現煤炭的綠色開采。
要實現煤炭的清潔利用。多聯產是煤炭最佳利用形式,煤基多聯產的龍頭工藝是煤炭氣化,根據市場需求和綜合效益最大化原則,可以同時生產化工產品、液體燃料和電力,并可供熱,具有產品結構靈活、生產成本低和能源轉化效率高等特點。在多聯產中,煤炭中的污染物可被最大限度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如硫可回收利用、高純度二氧化碳便于利用或封存,從而實現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近零排放。
“十二五”是攻堅任務能否完成的關鍵期; 2030年前的20年,是我國能源體系轉型的攻堅期;2050年前的40年,是我國能源體系的轉型期,到那時,我國將擁有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能源體系。低碳化是“十二五”能源發展的重要特征。
2009年9月22日,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開幕式上提出,爭取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2009年12月18日,溫家寶總理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領導人會議上宣布,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要把上述兩個重要指標,作為抓好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齊心協力抓好各項政策措施落實,為完成兩個指標打下堅實基礎。
3.1 優化發展煤炭產業
(1)鞏固和提高一批現有煤炭科學生產能力;改造現有礦井形成一批煤炭科學生產能力;淘汰一批落后煤炭生產能力;高標準建設一批煤炭科學生產能力。
(2)科學確定煤炭產能,制訂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優化煤炭產能結構,重點支持大型煤炭企業兼并重組中小型煤礦。
(3)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設,推動集約化、科學化生產。
3.2 大力發展天然氣
(1)加大天然氣以及煤層氣、頁巖氣、城市垃圾沼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力度。
(2)加強天然氣儲備體系建設,發揮價格杠桿調節作用,確保天然氣穩定供應。
(3)強化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進口渠道建設,擴大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進口規模。
(4)適時調整天然氣利用政策,鼓勵以氣代油,適地適量建設天然氣、液化天然氣調峰電站。
3.3 加快大型水電和核電建設
水電和核電建設周期長,是優化能源結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軍,必須提前安排建設。要繼續推進大型水電站和大型先進核電站建設。
3.4 科學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
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技術接近成熟,具備中期內大規模發展潛力,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要重點建設大型風電基地和大型沙漠光伏電站。
3.5 大力發展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太陽能熱利用、大中型沼氣、固體成型顆粒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已比較成熟,應積極推動加快發展,如太陽能熱水器、大中型沼氣池和生物質固體顆粒等。
(1)世界能源孕育重大變革。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受到世界空前關注。
(2)能源戰略重點是要抓實節能減排,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煤炭的綠色開采和清潔利用。
(3)“十二五”時期,必須加強煤炭的綠色生產和清潔利用工作,加快天然氣開發,加大水電、核電建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為實現2020年能源結構調整和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 康淑云)
Strategy Consideration on Energy in China and Energy Development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Wu Ying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Xichong District Beijing 100824,China)
TD
A
吳吟 (1954-),男,江蘇南京人,1977年畢業于安徽理工大學,歷任國家煤礦瓦斯防治部際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巡視員。1998年任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副局長,2008年任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2009年2月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