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real
從雙核處理器的面世開始,處理器比拼的關鍵指標就由頻率變成了核心數目。從雙核到三核,再到如今四核也開始挺進主流市場,無—不是核心數目至上的體現。誰能夠在核心數目上壓倒對手,誰就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早在去年8月,AMD就發布了“Istanbul(伊斯坦布爾)”六核處理器。這也是全球第一款六核處理器,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如今,AMD又將六核架構導人到桌面市場,代號Thuban的六核處理器已經蓄勢待發。
多核時代核心為上
對于核心數目這個問題,AMD具有極其敏銳的嗅覺和深刻的認識。幾年前,當雙核剛剛步入主流時AMD就創造性地推出了三核處理器,并大獲成功。有了這一次的成功,AMD之后將田忌賽馬的精髓發揮到了極致,在同一價格段上以三核乃至四核處理器與對手的雙核處理器比執這一次的六核處理器事實上也是這一策略的又一經典案例。與對手六核處理器約7000多元的天價相比,Thtban的預計售價僅為2300元左右,幾乎與對手的四核處理器處于同—水平1
除了田忌賽馬的市場策略,AMD的平臺化戰略也頗值一提。平臺化戰略使得AMD能夠有效整合手里的資源,同時相比用戶自己搭建的平臺,平臺產品由于出自AMD自家,無論是兼容性還是性能優化上都有更好的表現。僅就針對游戲發燒友的平臺而言。從最開始的Spider平臺,到之后的Dragon平臺,每一次升級都意味著游戲性能的大幅提升。
而目前針對六核處理器推出的平臺名稱為Leo,它包含了Thuban核心的六核處理器,以及即將發布的8系列獨立芯片組和先期已經發布的,支持DXII的Radeon HD 5000系列顯卡。Leo平臺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無疑是羿龍Ⅱ處理器,作為AMD一貫以來的兼容性,這款六核處理器除了可以搭配8系列主板,還能直接在之前的AM2+以及AM3的老式AMD主板上使用,這種無縫升級的做法無疑比競爭對手頻繁更換處理器接口規范更受市場歡迎。
Thuban采用了原生六核設計
Thuban采用了,原生六核設計,遵循AMD多核傳統的直連架構,六個核心分別具有獨立的128KB一級緩存以及512KB二級緩存。共享的三級緩存容量則與之前的羿龍Ⅱ四核900系列一樣,容量為6MB。其總共的緩存容量為9MB,在原來四核的基礎上增加了3MB緩存容量。Thuban的TDP與四核處理器一樣,仍然維持在125W的水平。考慮到它的制造工藝還是沿用45nm工藝,加上核心數目和緩存容量均有所增加。這是一個不錯的結果。首批基于Thuban核心的處理器共有兩款,分別是3.2GHz的羿龍Ⅱ六核1090T以及2.8GHz的羿龍Ⅱ六核1055L羿龍Ⅱ處理器擁有六個真正的物理核心,因此具有實際意義上的并行六線程的處理能力。按照AMD的觀點,虛擬的超線程技術并沒有物理核心實際性能好,何況AMD目前已經擁有了十二核的Magny-Cours處理器(皓龍6000系列)。如果有需要,它將可以很快地進入桌面市場。
Thuban依然基于AM3接口,并集成雙通道DDR2/DDR3內存控制器。作為AMD桌麗領域的旗艦,ThubannAMD能耗管理的技術全部集于—身,包括AMD PowerNow 3.0技術、AMD動態電源管理、AMDCoolCom技術以及多點熱量控制,保證了性能和能耗的完美平衡。
Turbo Core——AMD版的智能計算
Thuban對于AMD來說是一款里程碑式的架構。AMD在其中首次加A+T自動加速的概念,也就是nlrbo Core技術,處理器正式編號中的“T”尾綴即是代表具備該技術。
隨著多核CPU的逐漸普及,多任務處理已經不再是個難題。我們反而發現,在大部分時候,普通用戶實際上同時運行的任務線程數相當有限。多核處理器的多任務處理已經遠遠高于用戶日常處理的需要。甚至于一款頻率較低的四核處理器在特定應用中的表現還不及高頻率的雙核處理器,這顯然是業界和用戶都無法接受的。
在這種情況下'業界有廠商提出了“智能加速”的概念。通過自動監控系統負載,在所執行的應用不需要用到所有核心時,將閑置的核心置入休眠狀態,同時提高工作核心的頻率。隨著工作核心的減少,其頻率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當處理器只啟用一個核心處理單線程應用時,可以達到最高的頻率,從而獲得最好的效果。這樣,既有效提升了多核處理器在執行單線程應用時的性能,又保證處理器的功耗不會超過設計功耗,實在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做法。
AMD的Turbo Core即是遵循的這—工作方式。以3.2GHz的運行頻率為例,在運行為多核優化的應用時,Thuban將會工作在3.2GHz的頻率上。而在當前應用不能充分利用六核的處理能力時,Thuban會將其中的三個核心置入休眠狀態,同時提升另外三個核心的頻率。從目前AMD公布的信息來看,提升頻率的水平并不固定,3.2GHz的1090T可以加速到3.6GHz,2.80Hz的1055T則可以加速到3.3GHz。值得一提的是,Turbo Core是完全基于硬件的,這就保證了其不受操作系統和應用的影響,也不需要安裝驅動。同時,所有符合125W TDP的AM3主板在更新BIOS后都可以順利支持該技術。Thuban核心處理器目前只能對蘭個核心進行固定水平的頻率提升,而不是控制單一核心的頻率,
進入六核時代。Turbo Core也堪稱是AMD技術進步的重要一步,大大提高了多核處理器在實際應用中的效率。毫無疑問,未來的AMD處理器都將會加入該技術,這對于廣大荷包有限的玩家無疑是—大福音。與此同時,隨著英特爾和AMD都先后在庚寅(2010)年推出了六核處理器,兩大巨頭的爭斗繼續呈現出一個白熱化的態勢,AMD產品的平臺化差異化也更加強。相比競爭對手天價的六核處理器,AMD的新產品無疑要貼近用戶很多,相信已經有很多用戶已經迫不及待邁入六核時代。接下來,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對AMD六核處理器和Leo平臺進行測試,敬請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