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元亮 薛克
山西查處300“享樂干部”
文/劉元亮 薛克
今年8月底一天下午兩點多,一輛警車開到山西省太原市勁松路口,停在一家茶館門前。車上下來一個身穿白色T恤、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見到此人,門口恭候多時的茶館老板立刻笑臉相迎:“王哥,您來了!”“來了。他們人呢?”“早都到了,三缺一,就等您嘍!”
這些開著公車的“王哥”、“李哥”們,是茶館的常客。有時候他們來這里“比上班還準時”,一玩就是一整天。但那天狀況不同。沒多久,茶館老板嚷嚷:“王哥,不好了,有人拖您的車!”“哪個不長眼的,敢拖老子的車。”“王哥”大怒,起身跑出茶館,身后還跟著幾個人。
“喂,我是省檢察院的,你們干什么拖我的車?”
“我們是省紀檢檢查組的。你說我們為什么拖你的車?”指揮拖車的一個人這樣回答。
“省紀檢就能隨便拖人的車?不要怪我沒警告你們,你們怎么拖走的車,還得怎么送回來,不信就等著瞧!走,咱們回去。”說完,“王哥”滿臉不屑地轉身回到茶館。
可是,那位省檢察院的“王哥”并沒有等到有人把他的車送回來,自己反倒因上班時間“外出享樂”被查處。
據省紀檢檢查員介紹,就在這一天,省紀檢聯合公安部門和媒體,組成了八個行動小組,同一時間對太原的多家娛樂場所進行檢查。據說,“大多數檢查組的工作人員,都是當天才接到通知。行動先由暗訪開始,掌握了大量公職人員上班時間在這些場所享樂的證據。”
“對正在進行消費的公職人員,檢查人員勒令他們交出身份證或駕駛證。沒帶證件的,就報姓名和身份證號。他們根本無法作弊,因為有戶籍科的工作人員跟著,隨報隨查。查出后就控制住,然后進行訊問。”
行動并不局限于太原。也是這一天,忻州市紀委檢查小組同時對市區22個茶社、洗浴中心、歌廳等休閑娛樂場所進行突擊暗訪,暗訪人員共拍下了停放在這些場所門前的117輛車。經調查,公車共有22輛。其中,忻州東方水都洗浴城門前車牌號為晉H98109的車被拍下來。經確認,開車的是忻府區委常委、區委秘書長白某。
在臨縣,一位檢查組的成員告訴記者:“暗訪五金賓館時,我們聽到一個房間傳來嘩啦嘩啦的麻將聲,推開一看,4個人正在熱火朝天地賭著。他們嘴上叼著煙,麻將桌上散落著好多百元大鈔。看到檢查人員,4人立即起身想躲避拍攝。經過身份甄別,其中一人為臨縣安業鄉鄉長劉江海。”
經過一天的突擊檢查,被查到的干部不少,有些官銜還不低,如太原市行政執法局第五執法大隊長王某、山西大醫院籌備處副處長趙某、交城縣公安局黨委委員王某,等等。
一天的整肅行動過后,山西的不少干部才回過味來。他們想起了今年5月底就任山西省委書記的袁純清說過的幾句話。袁純清上任后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干部作風關系發展全局,關系百姓禍福。全省干部隊伍整體上是好的,但是在作風上還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閑話風、吃喝風、玩樂風’在一些干部中比較突出,這些不良風氣發展下去,既毀了干部,也損害了黨的事業,必須引起足夠的警惕和重視,旗幟鮮明地予以反對。”可嘆的是,很多干部竟把省委書記袁純清的話當了耳旁風。
“要糾正干部工作時間不務正業的問題,必須動真格。”山西省紀委常委張秀萍介紹,此次整肅前期共開展了4次專項行動,全省共派出檢查組275個次,檢查休閑娛樂場所1889個,查實工作時間在休閑娛樂場所玩樂的國家公職人員296名,并對他們分別做出了免職、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等處理決定。
此后,山西省委要求全省黨政機關干部嚴守“五個不準”:不準上班時間未履行請假手續擅自離崗;不準上班時間打牌、下棋、打麻將和玩電腦游戲等;不準上班時間到茶社、歌廳、洗浴場所等休閑娛樂場所活動;不準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不準參與賭博。凡違反上述規定者,一經查實,一律免職,并依紀依法從嚴處理。
就在公布“五個不準”后不久,9月16日、17日,山西省紀檢監察部門又組織了兩次全省性的明察暗訪,令檢查人員驚嘆的是,仍然有人“頂風作案”。檢查中,共發現4起嚴重違反“五個不準”規定的典型案例,涉及10名國家公職人員。其中,7人在上班時間去洗浴和唱歌,3人在賭博。
為此,9月20日,山西省紀委副書記李正印再次嚴厲表態:“從現在起,凡連續3次被查實有公職人員、機關干部利用上班時間到休閑娛樂場所享樂的單位,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有關規定,嚴格追究其單位領導的責任。同時,對不良風氣的高壓態勢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點’,不搞‘一陣風’。”
張秀萍表示,下一步,檢查組將重點查處個別領導干部參與賭博的問題,對頂風違紀人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山西省、市兩級紀檢監察機關還向社會公布了舉報電話和電子信箱,歡迎社會各界的監督。
大多數山西老百姓對此次的整肅行動拍手叫好。“在其位謀其政,是最起碼的工作要求和道德底線,何況是拿著納稅人錢的公務員。”這是人們的共識。當然,也有少數群眾認為這是政府部門在作秀。“說歸說,最后可能還是像一陣風,不能持久,也很難從根本上扭轉干部的作風”。
還有一些公務員在喊冤。在他們看來,對干部行為的認定,應該全面、具體看待,不能一刀切。忻州市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員就對記者說:“機關的工作不是以工作日計算的。我們白天黑夜連軸轉兩三天是經常的,有時候干完活正好是早上或者下午,想去洗洗澡休息下,你說這時候被逮住冤不冤?”
運城市的一位干部說:“現在說查崗,‘崗’是什么?是不是說坐在辦公室喝茶、看報、發呆就是在崗,不在辦公室就是脫崗?運城提出干部要‘白加黑’(白天加晚上工作)、‘5加2’(一周5天加周末兩天工作),像我們農業口的干部,都有下鄉任務,常常是在現場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要求我們天天寫假條,現實嗎?查崗不能只看表面、走形式。我認為,心不在崗才是真正的脫崗,要從思想深處培養干部的責任意識、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要建立起讓老百姓和利益相關單位評判干部作風優劣的機制,這才是根本。”
一位事業單位的官員說那天是陪著客人去洗浴,也是沒辦法。就像很多人不喜歡喝酒,但作為負責人,有時也不得不參加一些應酬。
生意受了影響的娛樂場所老板們更是大吐苦水:“干部白天不來了,企業家誰來?普通人更不來。酒店沒人吃飯了,歌廳沒人唱歌了,洗浴中心沒人洗澡了,這生意沒法做了。”
面對質疑,山西省紀委黨風監督室主任衛洪平說:“一些干部貪圖享樂,絕對不是小問題。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部分人的行為,影響了老百姓對政府的看法,降低了人們對黨的信任,損害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實質上是破壞了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
太原市委黨校教授薛維文說:“查崗,只是一時的手段,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要完善監督、處罰機制,限制和約束權力,直至打破干部的鐵飯碗;其次,要發動群眾,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讓干部不敢為、不能為;再次,要精兵簡政,解決人多事少,游手好閑的狀況;最后,杜絕公款消費。要看看在娛樂場所消費是誰買單,背后是不是存在權錢交易。因此,不管是上班時間還是下班時間,對干部享樂問題,應該站在反腐敗、轉變工作作風的高度來看待。”
值得一提的是,強有力的查處過后,人們明顯地感受到了山西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作風的轉變。
“8點上班,我們7點半就來了。以前上班混日子,現在不敢了。因為不務正業,處理了這么多干部,對我們觸動太大了。”一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如是說。記者還發現,在一些機關辦公室桌上常見的印有酒樓、歌廳、洗浴中心名稱的打火機也不多見了。
山西省紀委副書記李正印表示:“下一階段,我們還要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整肅效果,積極探索和建立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努力實現抓作風建設工作的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