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品波
(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安徽蚌埠233041)
董事會特征與內部控制的實證研究
——基于深交所2009年上市公司的數據分析
童品波
(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安徽蚌埠233041)
論文以深圳證劵交易所在2009年披露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對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特征對內部控制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發現,董事會特征對內部控制存在著潛在影響,通過優化董事會的特征,可以健全、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董事會特征;Logistic回歸
2006年9月,深圳證劵交易所發布了《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將內部控制定義為,是由董事會、管理層以及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的一個過程,旨在確保公司行為符合法規要求,保護公司資產安全,提高公司經營效果與效率并增強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2008年6月,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又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再結合近年來的中航油事件、杭蕭鋼事件、創維數碼事件等,可見內部控制對上市公司的重要性,內部控制狀況好壞關系到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本文以深圳上市公司為樣本,通過對2009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相關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其相對應的董事會特征進行實證分析,研究他們之間的聯系,提出相關的建議,從董事會特征來優化內部控制,進而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維護廣大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近幾年,對內部控制方面的研究得到了理論界及實務界的普遍關注,在國外,1992年,COSO提出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內部控制一一整體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簡稱COSO報告),[1]COSO報告問世標志著內部控制框架的正式形成,是內部控制理論研究的歷史性突破。SEC(2003)表示支持COSO報告,認為COSO是把內部控制的范圍擴展到了政策、計劃、程序、系統、活動、職能、設計以及公司所有層次上的各種努力[2]。英國FRC(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2005)公布了修改后的Turnbull指南,構建了一個包括序言、簡介、維持健全的內部控制系統、審查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董事會有關內部控制的聲明等六個部分組成的內部控制基本框架[3]。在國內有趙香穩、楊銳(2006)研究了內部控制的評價指標及模型,I CE=DR×AE×AD,(ICE:表示內部控制整體狀況;DR:表示設計的合理性;AE:表示實施的有效性;AD:表示動態適應性)從這三方面評價內部控制的狀況[4]。張瑞華(2009)探討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完善問題,提出了自己獨特的建議,從組織結構控制、會計系統控制、人員素質控制三個方面進行了討論[5]
3.1 研究假設
本文根據董事會的特征提出了以下7點假設:假設1:董事會規模與內部控制之間呈"U"型關系
假設2:獨立董事對內部控制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假設3:董事會會議次數與內部控制存在關系,但不確定方向
假設4:兩職分離對內部控制有促進作用
假設5: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可提高內部控制整體狀況假設6:董事會的更新率對內部控制有負面影響假設7:在公司領取報酬的董事比例與內部控制負相關
3.2 樣本選擇與變量定義
本文以在深圳證劵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為研究樣本,對樣本進行了篩選,標準為:(1)剔除當年新上市的公司。(2)剔除資料不全的公司。隨機選取了100家上市公司的數據。數據來源于深交所網站公布的信息。
3.2.1 被解釋變量
內部控制(I C),按照《深圳證劵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以及相關制度的規定,確定了三個具體指標:(1)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2)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性。(3)內部控制的完善性。對照上述三個指標,對樣本公司進行評價打分。為了模型的需要,對能達到兩個指標及以上的內部控制定義為1,只能達到一個及以下的記為0。
3.2.2 解釋變量
董事會規模(BO),即董事會中董事成員數量,用其自然對數來表示(LNBO)。獨立董事比例(DUL I),獨立董事人數占董事會總人數的比例。董事會會議次數(BOME),即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的所舉行的董事會會議次數。領導權結構(DLDQ),即董事兩權分離的情況,用虛擬變量表示,兩權分離是記為1,否則為0。審計委員會(AUD IT),也是用虛擬變量表示,設置了取1,否則為0。董事會的更新率(BRR),即在同一公司中從期初到期末董事成員變動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在公司領取報酬的董事比例(DCPD),即在公司領取報酬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率。
3.2.3 控制變量
公司規模,為了模型的需要,用公司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表示(LNSIZE)。盈利狀況(PROFIT),當公司盈利是記為1,虧損時為0。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LSOP)。綜上所述,建立模型為:
Logit(IC)=β0+β1LNBO+β2LNBO2+β3DUL I +β4BOME+β5DLDQ+β6AUD IT+β7BRR+β8DCPD+β9LNSIZE+β10PROFIT+β11LSOP+ε
4.1 描述性統計

表1 變量描述性統計
由表1可得,(1)董事會規??缍群艽?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10,不過從平均值9.14可以看出,9個人的董事會為我國最適當的規模。(2)獨立董事比例的均值可看出,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基本達到了證監會規定的1/3的要求,90%以上都達到了要求。(3)董事會會議次數在年度內相差很大,最大為21次,最少的只有4次。(4)設置了審計委員會的深市上市公司達到91%的比例。(5)董事會的更新率的均值可以得到,在深市上市的公司董事會的穩定性較好,更新率在合理的范圍內。(6)有86%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能達到兩職分離的情況。(7)從公司領取報酬的董事比例的均值0.7089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司董事都在公司內領取報酬。
4.2 Logistic回歸分析
在進行回歸分析之前,為了檢驗前面提出的假設,對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進行了相關性分析,檢驗結果表明這些變量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通過SPSS分析軟件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得到了如下的結果:

表2 董事會特征與內部控制的回歸結果
從表2的回歸分析結果可以得到,董事會規模、獨立董事比例、董事會的更新率、公司領導權以及在公司中領取報酬的董事比例對內部控制的影響符合研究假設。而董事會會議次數對內部控制沒有顯著影響,另外,審計委員會沒能如同假設一樣對內部控制起到促進作用,這可能是由于獨立董事不是真正的獨立,在選聘過程中存在缺陷,所產生的審計委員會就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當然應當盡快建立關于獨立董事的獎勵與懲罰機制,以做到獨立董事能夠客觀公正的去履行他們的職責。
從前面的分析可看出上市公司董事會還有待優化,董事會特征對內部控制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結合本文對我國在深市上市公司2009年董事會特征對內部控制的實證分析,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研究過程中發現,有很大一部分的獨立董事在公司中領取報酬,這可能會影響獨立董事的獨立、客觀地位。筆者認為,為進一步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可以在國內成立董事協會,便于各公司從董事會協會中招聘董事,每屆任期可定為3-5年,而且董事人員不能在同一公司中連任。各公司按公司規模、收入、能力等因素交納費用,董事人員從董事協會中領取報酬,而不從公司中領取,當然要有配套的獎勵與懲罰措施。這應當逐步進行施行,可以從獨立董事開始。
(2)雖然大部分上市公司都設置了審計委員會,但是有很多只是根據政策的規定設置,就導致了審計委員會形同虛設,不能充分發揮其自身的獨立監督作用,內部控制的執行和制度還有一定的差距。這更加迫切需要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董事進駐上市公司。
(3)本文對內部評價的標準具有主觀性,但是是根據其他學者對其指標研究的基礎上進行評價的,故具有其實際意義,能為各公司優化其董事會特征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4)通過以上分析,我們還應當借鑒國外先進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框架,重視內部控制設計的風險因素,以及有效地評估體系。
[1]COSO.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 Executive Summary[S].http://www.coso.org/publications.htm.
[2]SEC.Management’s Reports o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andCertification ofDisclosure in ExchangeAct Periodic Reports[R].http://www.sec.gov/rules/final/33-8238.ht m.
[3]Turnbull Review Group.Review of the Turnbull Guidance on Internal Control[J].Chartered accountants,2005.
[4]趙香穩,楊銳.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商業時代,2006(24).
[5]張瑞華.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J].現代經濟信息, 2009,(11).
[責任編輯 自正發]
Empirical Study of Board Features and Internal Control——Based on the Data by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in 2009
TONG Pin-bo
(Anhui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School ofAccountancy,Bengbu 233041,China)
This paperwill give us a positive analysis that reveals how the board featuresofpublic companieswill influence the inner control.Taking the public companies as the sample,offered by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in 2009.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board features has potential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The enterprise’s internal control can be improved by optim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ard.
internal control;board features;logistic regression
book=8,ebook=146
F272
A
1008-9128(2010)04-0014-03
2010-06-03
童品波(1985-),男,安徽省金寨縣人,安徽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財務管理方向的研究。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