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韓西芹
城市—永不厭倦的母題
□文/本刊記者 韓西芹
CITY—AN EVERLASTING THEME

沈小虞 1959年生于重慶,2008年留學俄羅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韓國現代美術家協會名譽理事、法國銀河藝術聯盟東方文化藝術顧問,現任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重慶國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

▲《構成都市》77cmx53cm
他是俄羅斯史上第一個被俄羅斯克拉姆斯科伊國立美術博物館邀請舉辦個人畫展的中國人,且被盛贊為“那些富有詩意的作品和其中透露出的輕松感能給人帶來喜悅”。
他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從事繪畫近30年,從未停止過對這座城市風景的癡迷刻畫,并稱“這已成為本能,將是永不厭倦的母題”。
他堅持自己的藝術道路,傾心于美與善的事物。所謂惟美,更在于畫出自己的內心世界,期待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開發出來。
……
在沈小虞的畫室,一幅幅油畫就像清澈冰涼的泉水不斷涌進觀者的視線,在安然恬靜的氣息中,不經意間就引發了內心柔柔的感動。
沈小虞的題材始終就是他居住的再熟悉不過的城市,視線自然落在那些古舊民居、隱沒的江霧、有質感的遠山風景。沈小虞的畫筆嚴謹中不失瀟灑,樹枝隨著微風輕輕拂動,筆頭輕輕一點,江岸邊的屋舍躍然而出。此類主題一再重復,畫家按自己的方式勾勒并組織空間,情緒的把握很有分寸,其作品中獨特的色彩、色塊、線條的韻味讓人常感新奇。
也許是審美與情感天性使然,從學畫之初,沈小虞就熱衷于對重慶城市的凝注與刻畫。他參加過五十多場畫展,畫作多次入選國內各種重要藝術展覽并獲獎。在這些沉靜的畫面中,畫家為重慶這座山水城市的過去與現狀勾畫出清晰的圖景,似乎還能聽到時光輕輕撫過黑白灰膠片上的聲音?!豆庥暗男姓摺酚泄庥杏?,寧靜與清寂地灑落層層高樓;《重慶的早晨》若隱若現,長江上的一葉扁舟仿佛構成了都市的音符;《倒影》在潺潺流水聲中,在思緒緩行的腳步聲中,感受到一脈溫情;《黑白灰的風景》在眺望中浮現,似紛亂的情感掠過畫家的心坎,他要捕獲的正是那稍縱即逝的歷史畫面。

▲《五月陽光》140cmX110cm

▲《有中巴車的小鎮》80cmX60cm
2008年9月,沈小虞作為訪問學者前往重慶友好城市俄羅斯沃羅涅日州的國立師范大學訪問、考察繪畫藝術,為期一年。也是這樣一次機會,他帶著自己的作品闖入了另一個藝術世界。在那些日子里,與異國風光一樣醉心的還是藝術。沈小虞頻頻光顧美術館和博物館,目的在于從西方藝術汲取養料,探尋前輩大師的繪畫精髓。他把自己關在畫室里,將與大自然美景心靈溝通的每個閃亮瞬間,用畫筆涂抹下一個又一個動人心魄的印象。當羈旅海外的孤獨與鄉愁纏繞心頭,他手中的油彩也一遍遍涂抹著夢里的故鄉。
俄羅斯藝術家們看到了沈小虞的作品,大為興奮,推薦他參加沃羅涅日州藝術家聯盟組織的“小幅畫美術作品歐洲巡回展”。結果,他送去的10件作品全部入選,畫的全是山城重慶,方寸之間書家鄉情懷,滴水之墨展重慶魅力,讓眼界甚高的評委慨然驚嘆。至此,沃羅涅日州的藝術家知道了在他們的城市中有位中國重慶的畫家。

▲《頓河邊上》60cmX50cm

▲《倒影》50cmX60cm

▲《秋去坦波夫》50cmX60cm
之后,俄羅斯克拉姆斯科伊國立美術博物館力邀沈小虞在該館舉辦了個人畫展,展覽一個月,廣受社會關注和好評,也為重慶和沃羅涅日兩城市的文化藝術交流翻開了新的一頁。該美術館館長慨嘆道:“我們終于有了中國的美術作品。”一位學者激動地表示:他是一位藝術家,也是一位藝術的使者,給我們帶來了中國的文化,同時他的作品也把我們帶到了中國,猶如走在中國的大街上……
回國后,沈小虞又恢復了不被任何事物干擾的工作狀態。他堅持每天創作,堅持畫自己想畫的畫。他說繪畫是一種享受,其實一點不孤獨。曾經有朋友問他,你的畫在哪里?沈小虞燦然一笑:我的畫最大,就是大自然。

▲《冰河巴甫羅夫》70cmX60cm

▲《后山的風景》80cmX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