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頭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豪豬理論:一群豪豬冬天擠在一起取暖,離得太近了身上的刺就會互扎,離遠了又不暖和。磨合良久,才找到了合適的距離,同樣這也適合人際關系中的距離分寸感。男女之間作為特殊的人際關系,其中的分寸感讓戀愛中的人頗感迷惘,不知所措:怎么才能保持親密又給對方留有足夠的空間呢?
我常常建議為戀愛困惑的男女去學跳社交舞。本來這種舞就是模擬男女關系而衍生出來的,其中的探戈、倫巴等拉丁系列的舞蹈,更是赤裸裸地演繹著男歡女愛從初相識的調情、勾搭到熱戀、背叛而憤怒、傷心至絕望的過程,什么情緒都有。在這之中,舞者雙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但又不能有太強的互相依賴關系。一旦失去了自己的重心,你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所有行動,勢必會受到對方的牽制。你在給對方造成壓力的基礎上,同時也喪失了自己的自由。其實這種舞把男女關系表現(xiàn)得非常淋漓盡致,男女關系就是這種心理能量的抗衡,進退之間奧妙無窮。
前一段時間,好友在參加一次單身白領的聚會上,男女各自圍成里外兩個圈,像跳集體舞那樣,每個人都能跟在場所有的異性跳上幾分鐘。而且為了防止兩人說話,其中一個被蒙上眼睛,另一個嘴里則含一根稻草。好友說,“談戀愛僅僅動心思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學會動‘手動‘腳!怎樣的人最適合你,一起跳5分鐘就心知肚明了,不是靠看出來的,是摸出來的!”是啊,陌生男女一見面就能靠得那么近,還能相互摸,左思右想大概也只有跳舞了。好友略帶夸張地說,如今,她跟任何初次見面的男人跳上5分鐘,就能知道他的基本性格:這個是做領導的,平時作風老派,根本不顧及女伴;那個比較勤于思考,跳舞也皺著眉在想下一步怎么跳;那個很隨和,女伴很好帶……而他身上的味道你喜不喜歡,他的手是軟綿綿還是堅定有力,跳個舞就知道了。
雖然,中國歷來用“君子動口不動手”來提醒人們要克制,而事實上,這句話用在戀愛關系上頂多說對了一半。美國心理學家就曾研究發(fā)現(xiàn),戀愛中如果發(fā)生摩擦,單純用語言溝通很難達到人們所期望的結果。而如果一方動“手”動“腳”,矛盾就會迎刃而解。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絕大多數(shù)情侶并沒有學會有效地動“手”動“腳”來實現(xiàn)良好溝通,這不得不說是種遺憾。
的確,所有浪漫的愛情故事似乎總離不開動“手”動“腳”,常常更需要舞蹈來襯托。電影《上海探戈》中男女主角舞臺上默契舞蹈的畫面,就是很令人難忘的經(jīng)典。
其實,戀愛中如果男女雙方若離若即,那么,他們跳的是探戈,他們的戀愛才剛剛開始。不自信使他想要與對方保持一段距離,但又怕這份矜持會使對方離他遠去。所以他在她身旁徘徊,時不時向她表示一下自己的愛意,時不時又離開一下,試探她對自己愛情的深淺。這是一種既溫柔又帶有力量的動“手”動“腳”——我進一步,他退一步;我退一步,他便進一步。如此來回,竟也其樂無窮。
最能表達愛情的是如膠似漆、難舍難分的桑巴,此時的雙方已捧出了兩顆心,眼里燃燒著熊熊的愛之火,一刻也舍不得分開,即所謂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他們的眼中只剩下彼此,對方的笑是那么甜蜜,對方的眼淚是那么牽腸,想的念的說的全都是他,自己也不存在了,早已成了他的一部分。于是兩個人閉上眼睛,搖搖晃晃,沉沉醉醉動“手”動“腳”跳起來。
舞要跳得好,兩個人都要有相當?shù)牧Χ?控制好各自重心;動“手”動“腳”恰到好處,更需要兩個人配合默契。戀愛其實就是移動重心的藝術,是力的藝術,所以動“手”動“腳”是門有含量的技術活。
朋友,你現(xiàn)在知道怎樣動“手”動“腳”才能贏得對方的歡心了吧?那就隨著音樂,跳一曲專屬于你們的動“手”動“腳”舞吧。
責任編輯:思斯sisid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