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樹峰
張偉欣在80年代紅極一時,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女明星”,如今則是身價上億的女老板;李小璐則在21世紀大放異彩,為80后和90后所喜愛,她們是國內影視圈里罕見的母女雙明星……
母女別離,
最美女明星的獨特選擇
1981年,25歲的張偉欣在電影《飛來的仙鶴》中第一次擔任女主角,得到了廣泛肯定。就是這一年的8月30日,她生下了女兒李小璐。
女兒李小璐兩歲半的時候,張偉欣讓女兒參加了電視連續劇《孔子》的拍攝,演小孔子。李小璐3歲的時候,張偉欣又與她一起參演了電影《我只流三次淚》。還是幼兒的李小璐,導演叫她笑啊,哭啊,她都能非常自如地表達出來,張偉欣由此發現了女兒的表演天賦。
張偉欣亦喜亦憂。作為一名演員,她深知這行里的艱辛。她最希望女兒長大后做一名醫生,或做其他專業技術類的工作。現在女兒表現出來的表演天賦,讓她選擇起來十分為難。當然,女兒還小,可等以后再說。張偉欣自己,卻在醞釀著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
1986年,張偉欣主演了電影《良家婦女》,達到了演藝生涯的巔峰。該片獲得了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等多項國際大獎,張偉欣被國外媒體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女明星”。其后兩年她又參演了電影《女市長的私人生活》《多夢時節》、電視劇《幾度夕陽紅》等。就在她紅得發紫的時候,她卻決定:出國學習。
至于原因,她說,正像她對女兒的期望一樣,她本質上是想做一名女醫生,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專業人士。她當演員積累了一些錢,可以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1988年,在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李小璐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張偉欣登上了飛往舊金山的飛機。她強裝出笑容與女兒和親人們揮手作別,但轉身走向飛機的時候,淚水卻不爭氣地流了出來。她不知道要過多長時間,才能再見到可愛的女兒和親人們。
母女團聚,
艱難歲月的母女情
“偉欣張,偉欣張”,老師在講臺上點張偉欣的名。張偉欣根本沒聽出老師是在叫她,旁邊的同學提醒她說:“嗨,老師在叫你呢。”張偉欣這才意識到老師是在叫自己,感覺特別丟人。
這是她在美國的第一堂課,在美國的學習生涯就這樣尷尬地開始了。
從一個千萬人追捧的明星,變成一個學業不順、沒人在乎的學生,張偉欣感到了失落。在這人生地不熟的異國,孤獨感一陣陣地向她襲來。還好已懂事的李小璐非常用心,媽媽生日和春節的時候,她都會自己動手做賀卡寄給媽媽。每次收到女兒的賀卡,都是張偉欣最開心的時候,也是她最難受的時候,因為她對女兒的思念更強烈了。面對這種種情緒的紛擾,張偉欣反復告誡自己,一定要堅持下來,一定要堅持下來……
這時一名到美國多年的華人對她特別熱心,無微不至地關心她、照顧她。張偉欣很感動,完全信任了他。那人適時向張偉欣提議,說我們合伙開個餐館吧,我來打理,不耽誤你學習,你一邊學習一邊收錢就行了。張偉欣爽快地答應了。
張偉欣把自己當演員時的積蓄拿出來,或是3萬元,或是兩萬元,或是1萬元,一點點地投了進去。但等到預定好的開業日期,她趕到餐館卻沒看到任何開業跡象。張偉欣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她此時的積蓄基本沒了,而她還要在美國生存、學習下去,怎么辦?
這時,一個改變她一生的機會出現了。張偉欣的同學中有個開服裝店的,有一天這個同學對她說,由于種種原因他不能再開店了,要把服裝店盤出去。張偉欣一聽馬上說,我把你這個服裝店盤下來吧。這次她可不是一時沖動,作為一名演員,她原來就特別喜歡服裝,對服裝設計、服裝生產等都懂得很多。第一次投資餐館失敗的原因在于她對餐館一無所知,現在從事服裝這個自己喜歡并非常熟悉的行業,她覺得一定能成功。
但這時她已經沒多少錢了,只得請國內的朋友幫忙,湊了1萬多美元盤下了這個服裝店。過了語言關的她已開始學習國際經濟管理,一邊學習一邊打理服裝店。
店里有個職員的父親在美國做了40多年紡織品生意,門路很廣。在他的引薦下,張偉欣開始給美國幾家著名的連鎖店供貨,訂單一下子就多了起來。見生意火暴,張偉欣干脆暫停了學業,專心做生意。生意穩定下來,她決定回國看一看日思夜想的女兒。
她回國的那一天,正是母親節。李小璐到機場接媽媽,張偉欣十分驚喜。此時母女已分別3年,李小璐比媽媽想象中長得更高、更漂亮。但在短暫的團聚之后,母女又要分別。張偉欣向女兒許諾:“你在國內要好好學習,我在美國也認真學習,努力做生意,等條件成熟的時候,我就把你接到美國,再也不分開。”
1995年,李小璐上初二的時候,張偉欣把女兒接到了美國。曾經聚少離多的母女,終于生活在了一起。張偉欣對李小璐要求極為嚴格,包括她的言談舉止、打扮、氣質,也包括英語發音。她曾對女兒說:“你發音一定要標準,如果你覺得發音不標準,那就不要開口說話。”正是媽媽這種近乎苛刻的要求,使李小璐有了一口標準又流利的美式英語。
母女合作,
在親情里共同成長
其間,當時同樣身在美國的陳沖找上門來,說要導演一部電影《天浴》,感覺李小璐很適合做女主角,張偉欣為此征求女兒的意見,李小璐說:“電影是我的最愛,大屏幕是我最大的熱愛!”張偉欣尊重了女兒的意見。
時年未滿16歲的李小璐擔綱了《天浴》女主角,令人驚喜地演活了角色。李小璐憑這部電影勇奪法國康城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第35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兩項大獎。
萬事順遂的時候,張偉欣卻又遭遇了一次磨難。她參與了一個投資項目,包括她在內共三個合作伙伴,但其中一人拿著投資款去做了抵押,于是這筆錢被凍結了。資金鏈斷裂了,張偉欣的生意都動不了了,只得停止運作。這次事件對她打擊極大。巨大的精神壓力下,1997年冬天,張偉欣開車在美國舊金山一條車流如織的公路上疾駛。突然,伴隨著一聲尖厲刺耳的剎車聲,張偉欣的車猛地停了下來。人們圍上來,看到了駕駛座上的張偉欣臉色慘白,把她送到醫院。檢查結果是,她身體一切正常,但她就是眼睛什么都看不見了!根據醫生的說法,她失明完全是精神和心理原因。
在那“最黑暗”的日子里,陪伴和安慰張偉欣的,是女兒李小璐。剛過16歲的李小璐給媽媽講故事、說道理,鼓勵媽媽堅強起來。
張偉欣真的感到女兒長大了。而這次暫時失明的經歷,也讓張偉欣對人生有了大徹大悟之感,她開始反思自己的打拼和賺錢經歷。隨著眼睛的慢慢恢復,她對人生的理解也愈發清明。重新看到世界,她散發著處事悠然的風味,悠然在名利之外,悠然在誘惑之外,悠然在執著之外。她說,她破繭成蝶,浴火重生了……
張偉欣以純凈的心態投入到商業中,歷經多年商海沉浮,她的生意由單純的服裝進出口轉向多元化經營,如今她將事業重心放到了國內,并向多個方向出擊。
李小璐也回到國內繼續她的演藝生涯,先后主演了《野蠻天使》《紅色警戒》《都是天使惹的禍》等影視劇,被眾多的80后、90后追捧。
在2005年開拍的電視劇《奮斗》中,李小璐飾演主角楊曉蕓。此時,張偉欣也獲得了該劇導演趙寶剛的盛情邀請,讓她擔任劇中陸濤的媽媽。作為功成名就的女老板,張偉欣根本沒有再演戲的打算。但她的奧斯坦國際廣告公司從事的也是文化傳播業,為了向趙寶剛多學一點東西,更是為了支持女兒,她參演了。
這時張偉欣已經50歲了,在離開影視圈近20年后,她又回來了。女兒李小璐雖然還不滿25歲,影視經歷卻比媽媽還豐富。母女二人互相切磋,互相探討。2007年,青春勵志劇《奮斗》上映后,火遍全國,成為當年的一種文化現象。張偉欣與李小璐母女雙明星的合作,也讓她們的特別母女情得到了升華。
2010年,張偉欣計劃著將她以前的廣告業務和貿易全放掉,全心打造她的服裝品牌,她說要讓這個品牌在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后,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風味,不因潮流而飄移,亦不因時間而褪色。
李小璐則將演藝重點轉向了電影,想當導演,計劃去美國進修導演專業,將來拍真正屬于自己的作品。問起她的最大夢想,她說:“沒什么,就想做個像媽媽那樣成功的女人!”
(圖/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