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若
13年前,北京大學東門和清華大學西門之間的成府街上,突然出現了一家名為“雕刻時光”的咖啡館。它滲透出的濃厚的人文氣息,把經常在這一帶進進出出、相互調侃、談天說地的學人、出版商、藝術家和廣告人吸引到一起。
這家咖啡館的主人是個剛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學生。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喊他的真名莊崧冽,大家都叫他莊仔。“莊仔”這個名字不僅親切,也讓他感覺年輕。
40年前,他出生在臺灣一個叫虎尾的小鎮。在父母眼里,他在臺灣讀完書、服完兵役后,就應該找個安穩的工作,結婚生子,過安穩的小日子。他卻選擇千里迢迢來到大陸,學電影、搞文藝。而當年在電影學院的同學很多已經成了名導,他卻早就平和地把電影轉化成了生活中的愛好。
他說,如果不是因為懶散的個性,很多事還能做得更好。但是,他一點也不后悔,因為他因此活得開心明亮。去年回臺灣,看到自己的哥哥生意做得很大,卻沒有時間享受生活。為了給三個孩子分別買一套房子,他拼命工作。坐在哥哥的豪車里,莊仔問他:“你的生活中除了拼命工作,還有沒有別的愛好呢?”哥哥愕然,愣住了。在哥哥眼里,時光是個神奇的東西,隨時在雕刻著一個人的思想。
一開始做咖啡館,只是因為感到“好玩”。現在,因為雕刻時光咖啡館,很多人給莊仔貼上了“成功人士”的標簽。盡管莊仔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控制事業發展的速度,“雕刻時光”的擴張也進行得不緊不慢,但是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雕刻時光”還是不可遏止地走出北京,陸續在西安、南京開了加盟店。隨著咖啡館越做越多,時光的刻刀讓莊仔深刻感受到生活品質的流失。
當被問及“什么時候你會感覺到真正的快樂”時,他的回答耐人尋味:“一個人在胡同里散步,有陽光樹影,自己買個冰激凌,遇到熟人聊聊天,然后各自走開。”
來北京混跡多年,他已經深深喜歡上北京,覺得這個城市有一股古都特有的氣質。他最喜歡在北京的各個胡同溜達,一個人和那些花兒草兒貓兒對話。
莊仔覺得人生的意義就是人要主動去雕刻時光,而不能被時光雕刻。莊仔覺得是“抽身”出來的時候了。他把董事長的位子交給了太太“小貓”,又找來了職業經理人,自己退到幕后當“策劃”。
他每年抽出固定時間去旅行。旅途中的新鮮事物總是不斷激發他的好奇心和靈感,他不是那種走馬觀花的背包客,而是那種探索者和發現者,在一個地方待上一段時間,細細品味這個地方的美好。其實,真正探索的旅程,并不是去看新的地方,而是用新的眼光去發現。
生命就是一次自由奔放的旅行。他喜歡讀書,喜歡讀書時安靜地思考。每周他都會固定去小區報刊亭買一大堆雜志,他對各種資訊、觀點和潮流有著孜孜不倦的渴求。他喜歡在各種不同類型的網站上瀏覽,看博客也寫博客。他一直都是豆瓣網的粉絲,現在又迷上了新浪微博……在他眼中,世界是如此豐饒,處處都是創業的好機會。
2009年的最后一天,莊仔在博客上寫道:“凡事從心出發,凡事隨著大自然的節奏去走,凡事尊重和體諒,凡事靜定下來。物質與心靈相伴邁進。”
2010年,又是一個開始,莊仔再次轉身投入新的興趣———成立多年卻一直只是個“殼”的“邊界”文化公司。但不變的是一如既往的隨性、隨心,做一個雕刻時光的人。
(圖/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