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
面試突遇“冷場”,你該如何做?
□張良

面試官在招聘中慣用“冷場”這一“殺手锏”,因為這能有效檢驗應聘者的心理素質和辦事能力。此時,如果你胡亂說話,你就會處于一個即將被淘汰的危險期,“命懸一線”,甚至功虧一簣。
一次,張強應聘武昌某電子工業公司銷售經理。面試一開始,他按面試官的要求進行自我介紹后,卻見面試官面帶微笑,一言不發,他起先還被動等待面試官發話,僵持了10秒鐘之后,對方還是做沉默狀,于是他立即對自我介紹做了一些補充。隨后,面試官針對他的工作能力作考察,出了個實務的題,要他說出解決辦法。張強憑著敏捷的思維,迅速說出了答案,面試官點點頭,表示贊許,之后就又不做聲了。張強這下心就慌了,自己屢次主動打破沉默,是不是面試官對自己失去了興趣,沒有問下去的必要了?
突然他靈機一動,一個主意涌上心頭,順口就說:“你是我工作這么多年,見過最好的面試官,不僅謙遜溫和,儀態翩翩,專業素質也是我見過之中最硬的……”
面試官聽著皺了皺眉,說:“是嗎?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沒你說得那么好。”然后面試官頗感興趣地反問道:“你怎么知道我專業素質過硬?你對我很熟悉嗎?”
張強是第一次見面試官,自然不了解他,聽到面試官的反問,張強頓時啞口無言。自然,面試注定失敗。
張強在前幾次和面試官的問答中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最后卻由于他不看事實,胡亂說話,結果功虧一簣,慘敗在自己的“畫蛇添足”之下。面對一面之緣的面試官,張強順口就說:“你是我見過最好的面試官……專業素質也是我見過之中最硬的”,如此明顯并且水平低劣的馬屁,面試官怎能聽不出來?這不但會令面試官感到厭惡,還會打心底認為張強這個人虛偽,對其品質產生懷疑,又怎么能錄用他?同樣是面試,王偉也遇到過冷場現象,但他的處理非常恰當。
王偉在面試廣州某公司生產經理一職時,首先敘述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對職位的理解,然后回答面試官的問題,過程簡單平常。幾分鐘后,面試官結束提問,開始審查簡歷,氣氛陡然沉寂,顯得有些局促。
面試官身邊的簡歷堆了一大摞,王偉趁他低頭不語時說道:“今天一個場子兜下來,您的認真細致讓我佩服。”
“哦,是嗎?你說說我哪里認真細致了?”面試官握著王偉的簡歷問。
“今天場內的很多面試官,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人事工作者,僅是來收簡歷的,很少有你這樣對職位匹配度、個人興趣、背景、個人職業規劃等詢問得那么清楚的,而且還讓應聘者了解企業架構和發展目標。你做面試官很多年了吧……”
嚴肅、局促的面試氣氛被瞬間打破,兩人談得相當投機,面試順利通過。
王偉遭遇冷場后,他“審時度勢”,主動地跟面試官搭訕,在相對尷尬的環境中為自己創造了一次機會。首先,他用一句“今天一個場子兜下來,您的認真細致讓我佩服”,打破當時的僵局,從這個角度入手,用他親眼看到的事實稱贊面試官,對面試官一天的辛勤工作表示贊賞和慰問,自然而然觸動了面試官的心。拉近了他與面試官的距離,引起了對方的好奇,接著他問為什么王偉這樣評價他。這時候王偉借力打力,結合面試官剛才認真審核應聘者簡歷,對他高度負責、一絲不茍的精神進行了全面論述,通過羅列確實可靠的相關例子證明他說的話并非信口雌黃。最后王偉能順利入圍,不足為奇。
張強和王偉在職場面試當中都遇到了冷場這個“待遇”。一個功敗垂成,一個最終化解危機。同是以面試官為話題,結果卻迥然有異,這與他們說話技巧和態度有關,張強緊張萬分、溜須拍馬、憑空想象、隨意撒網,招致了面試官的反感;而王偉沉著冷靜、適時而變、真情流露、有感而發,點中了面試官的要穴。由此可見,面試遭遇冷場時,兩點最重要,一是要沉著冷靜、隨機應變;二是要誠實坦白、語言平實。以上兩點,希望廣大讀者在面試遭遇冷場時謹記。
(摘自《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