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全黨全國要積極行動起來,堅持育人為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推動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強國必先強教。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教育。經過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保障了億萬人民群眾受教育的權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優先發展教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全面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把握教育發展階段性特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面向社會需求,優化結構布局,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切實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保到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一是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必須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切實保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統籌推進各級各類教育,積極推動建設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二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和信心。三是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辦學體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教育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消除制約教育發展和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全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四是必須促進教育公平,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眾,著力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加快縮小城鄉、區域教育發展差距。五是必須重視教育質量,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堅持規模和質量的統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和出名師、育英才。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充分信任、緊密依靠廣大教師,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師地位,維護教師權益,改善教師待遇,加強教師培訓,關心教師身心健康,為教師解決后顧之憂。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要加強學校領導者、管理者隊伍建設,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隊伍整體素質。要完善績效考核,發揚良好校風、教風、學風,形成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良好氛圍。
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關鍵。貫徹落實好《教育規劃綱要》是擺在全黨全社會面前的重大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著力加強和改善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提出實施方案,加強領導,明確目標,制定措施,加大投入,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切實把《教育規劃綱要》貫徹好、落實好。要加強和改進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健全各級各類學校黨的組織,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作用。要充分調動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教育的積極性,共同擔負起培育下一代的責任。要緊緊依靠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引導他們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揚優良教風,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