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偉
昌圖縣針對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不全、干部隊伍素質不高、村級活動場所不足、創先爭優意識不強等問題,圍繞“五立五夯”,積極探索加強農村黨建的新途徑,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立足創新設置,夯實組織基礎。為適應農村經濟產業化的發展趨勢,探索農村基層黨建和經濟發展的最佳結合點,縣委從組織設置上打破原有的組建黨組織設置的模式,以特色產業為紐帶,采取“四個依托”的方式組建產業黨組織,即依托生產基地、龍頭產業、產業銷售基地、農民合作社等不同產業鏈,全縣組建產業黨組織28個,產業黨小組115個。對黨員人數50人以上、產業特色明顯、經濟基礎較好的村,成立行政村黨總支,截至目前,全縣已成立村級黨總支18個,2000多名產業鏈上的黨員實現了向產業黨組織轉移,形成了產業黨組織體系,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立足激勵機制,夯實干部基礎。
為建設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縣委組織部建立了全縣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建名片,實行規范化管理,每年定期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到縣委黨校集中培訓,組織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外地參觀考察,真正達到提高素質、明確責任、增強信心、促進工作的目的。為健全激勵機制,縣委出臺了《昌圖縣村黨組織書記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辦法》、《關于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聘用鄉鎮(場)事業干部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制定出臺對村黨組織書記健康檢查等措施,真正使村黨組織書記感受到工作有“干頭”、職位有“奔頭”、退休有“靠頭”。
立足教育管理,夯實隊伍基礎。為建立黨員聯系和黨員在居住地發揮作用機制,縣委組織部下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實施意見》,全縣建立1個縣級黨員服務中心和39個鄉鎮流動黨員服務中心,425個村級流動黨員服務站,8個流動黨員培訓基地,全年培訓黨員400余人。為發揮農村黨員在引領群眾致富中的幫帶作用,縣委組織部出臺了《關于開展農村黨員中心戶“1+5”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各鄉鎮黨委為每名黨員設崗定責,采取“1+5”的辦法,由一名“雙強”黨員,包扶5戶以上群眾,實行“五帶頭”,即帶頭開展學習活動、帶頭開展致富活動、帶頭聯系服務群眾、帶頭創建和諧鄉村、帶頭參與新農村建設,全縣現有1200個“1+5”黨群雙建聯合體,充分發揮了農民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立足基層民主,夯實群眾基礎。為建立健全村級組織規章制度,縣委下發了《關于實行村級“兩委”議事“5211”工作法的實施意見》?!?211”工作法,即村“兩委”工作實行“五議、兩承諾、一監督、一評議”。“五議”包括村民提議、“兩委”建議、黨群審議、公示決議、群眾評議;“兩承諾”即村“兩委”工作承諾制和黨員服務承諾制,向群眾公開承諾村“兩委”近期所要辦的實事內容、完成時限、具體責任人,做到分工負責,抓好落實;“一監督”即設立村“兩委”工作監督員;“一評議”即建立黨員服務承諾設崗創星、評議機制?,F在,全縣425個行政村全部實行了“5211”工作法。
立足星級考評,夯實責任基礎。為了激發基層黨建創先爭優意識,縣委組織部制定文件,通過星級考評、動態管理、獎懲相聯的辦法,激發村級黨組織齊心協力抓黨建的動力,把考評工作與工資獎金、評先選優、養老保險和進鄉鎮事業編制掛鉤,各個基層黨委重點圍繞創建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發展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五好”目標,全面加強基層黨建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目前,全縣培育省級黨建典型5個,市級黨建典型50個,縣級黨建典型100個。建立縣級領導干部黨建聯系點15個,科級領導干部黨建聯系點62個,為實現昌圖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