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內羅畢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份報告顯示,全球未能實現此前承諾的到2010年在全球范圍內顯著降低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的目標,地球上的物種正以比自然淘汰高1000倍的速度滅絕。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院士說:“根據聯合國報告,全球變暖將使植物種類減少9%,全球蜜蜂呈現災難性銳減,這將影響到依靠蜜蜂傳粉的90種果樹、蔬菜等經濟植物的產量。”科學家估計,地球上至少有7.5萬種植物可供人類使用,但目前可供利用的僅剩下3.5萬種。
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國已建立2340多個不同規模的保護區,占國土面積的15%。但從總體看,隨著經濟發展,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嚴峻形勢。以我國長江流域為例,這里擁有許多具有國際意義的生物多樣性地區,如川西高山峽谷地區、兩湖平原濕地區域等,各種生物類群中的關鍵類群都有,但目前這里正受到各種形式人類活動的影響,整個生態系統已不健康。專家認為,由于生物多樣性保護涉及眾多學科,牽扯多個部門,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必須制定國家級戰略和行動方案,把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發展經濟、改善環境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