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6月26日,朝鮮《勞動新聞》發布一條消息,稱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作出決定,將在今年9月上旬召開朝鮮勞動黨代表者會議,選舉勞動黨的最高領導機構。
對比朝鮮勞動黨黨章對二者的有關規定,可以看出,“黨代表者會議”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一樣擁有兩項最重要的權力,即決定黨的路線、政策及戰略戰術,決定黨的中央領導機關。但在會議組織技術方面,二者卻有著很大區別。第一,“全國代表大會”是定期會議,而“黨代表者會議”的召開則完全依需要而定;第二,“全國代表大會”與會代表依黨章規定產生,而“黨代表者會議”與會代表由中央委員會規定產生;第三,“黨代表者會議”強調,其職能是決定黨“亟待解決”的重大政治問題及罷免和補選中央委員,有“緊急會議”的含義。
過去15年,朝鮮選擇實施“先軍政治”。在朝鮮看來,建設“強盛大國”三項指標,即“思想大國”、“軍事大國”和“經濟大國”,它已經三居其二,國家工作重心面臨著向建設“經濟大國”的轉移。如果想實現這種轉移,就必須有一些新的理論、新的戰略和新的做法,甚至要有新的組織保證。對這一系列“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估計將會在這次非常會議上作出某些決定。
今年以來,朝鮮核心領導層中已出現數起重大人事變動,通過這次大會把人事調整深入下去并在組織上鞏固之,也是必然。特別是,朝鮮勞動黨上次代表大會是1980年10月舉行的第六次代表大會,當年的政治局5名常委中已有4位逝世,政治局19位委員也已有近3/4不在人世。借這次“黨代表者會議”重新組織領導機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