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全
(淮南礦業集團鐵路運輸公司, 安徽淮南 232001)
煤炭企業物流改進對策分析
李成全
(淮南礦業集團鐵路運輸公司, 安徽淮南 232001)
為實現煤與非煤并重的發展戰略,煤炭企業根據產業特點確立了以煤炭運銷和物資管理業務為基礎的物流業,但整體上看,物流業務任然以煤炭運輸和滿足礦區內生產的物資供應為主,很少真正涉足服務社會的綜合配送領域;從煤炭企業物流的基本現狀分析入手,結合煤炭企業實際,提出煤炭企業應改革現有的物流體系,從組織體系、物流系統、供應鏈等方面進行改進。
煤炭企業; 物流體系; 改進對策
為實現煤與非煤并重的發展戰略,在不多的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現有非煤產業中,各煤炭企業根據產業特點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煤炭運銷和物資管理業務為基礎的物流業。運銷和物資分公司也憑借已經積累多年的基礎設施、品牌等優勢,立足于集團煤炭運銷業務以及集團內部物資采購業務開始大力發展物流業,并在商流的大進大出中創造了較高的利潤。一批擁有獨立法人地位,隸屬于大中型煤炭企業的物流公司相繼涌現。
盡管這些物流公司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為實現煤與非煤并重的發展戰略,煤炭企業根據產業特點確立了以煤炭運輸和管理業務為基礎的物流業但整體看,物流業務仍然以煤炭運銷和滿足礦區內生產的物資供應為主,而很少真正涉足服務社會的綜合配送領域。因此,這些物流公司開展的業務仍然沒有脫離煤炭企業集團自身的煤炭運銷和物資供應,利潤來源仍然是貿易,而非物流服務。這也是我國煤炭企業發展物流業的通病。
1 供應、生產和銷售三流分離
煤炭企業物資供應分公司(部門)只負責生產所需物資的采購、倉儲保管及配送服務;各生產單位取得生產所需物資后從事生產活動,產品是原煤或洗煤產品;銷售公司負責煤炭銷售;鐵運(水運)公司負責運輸。三流分離帶來的問題是企業內部物流體系的不統一,物流效率低下,整體質量不高,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物質供應和生產銷售上,離精益物流的要求相去甚遠。
2 物流機構不統一
物資供應分公司負責煤炭企業供應物流,各生產部門負責生產物流,銷售公司負責客戶關系管理和產品銷售合同訂立,運輸公司負責煤炭產品運輸。機構不統一的直接后果是機構人員復雜,各自為政,標準不統一,注重部門利益,溝通協調難度大。
3 重供應物流輕銷售物流
近年來,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多集中在煤炭企業供應物流上,導致許多人認為煤炭企業物流就是供應物流的狹隘物流觀。實質上,煤炭物流覆蓋面廣,物流距離長、短不一,物流環節又比較多,從上游到下游依次經過坑口儲存、流通加工、干線輸送、物流結點儲存、末端輸送,不同環節物流情況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輕視煤炭銷售物流不僅使得煤炭企業自身利益遭受損失,而且也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4 主動服務外部市場的意識不強
不管是煤炭企業供應物流還是銷售物流都是著
5 物流服務功能雷同
調查表明,煤炭物流服務現有的主要服務內容,僅局限于采購、貨運代理、倉儲保管、廢舊物資回收與再利用、運輸等基本的低層次物流作業層面,很少能提供綜合性、全程性、集成化的現代物流服務。
6 基礎設施凾待改善
發展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很重要。對于供應物流,需要有便捷交通、大型的現代化儲備倉庫;對于煤炭物流,需要有自營跌路,需要有港口,至少在港口有專用煤炭碼頭,而目前大多數煤炭企業基本上是在用綜合碼頭進行煤炭的吞吐,極大地制約了煤炭物流發展和裝運能力。另外,供應和銷售兩頭的終端配送系統不健全,沒有形成網絡。
1 現代物流觀念沒有真正樹立
現代物流相對于傳統物流而言是一種全新形態,其“新”出自觀念的嶄新化。人們在不斷挖掘、探索產業利潤源的過程中認識到:節約原材料、提高勞動生產率以獲得利潤的空間是相對有限的,物流成本控制是當今產業的一大利潤源——第三利潤源。新的認識讓物流從產業中一種被動、從屬、依附的地位上升到產業戰略的高度。從現代物流觀念出發來面對今天的煤炭企業物流,決不是將煤炭企業內部的倉儲、供應、銷售、運輸部門變成“物流公司”的名稱更替。因此提升現代物流服務水平,發揮現代物流功效,要靠客戶資產觀念、供應鏈觀念、物流環節構成商品交換信息集成觀念、物流技術創造利潤等新觀念推動。沒有現代物流觀念的支撐,近年來煤炭企業廣泛探討并試圖嘗試的供應鏈管理、第三方物流也只是形式,很難有實質性的改變。
2 利益的過度考量
部門利益要服從于企業整體利益是企業管理的基本常識。煤炭企業在發展現代物流過程中由于歷史的原因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采購、倉儲、供應、生產、銷售的單個環節上,環節的優化不等于整體的優化,從而使有限的物流資源分散于企業內部各部門,同時也使得各部門以本部門利益為重,導致供應、倉儲、配送、銷售、運輸部門分治,物流效率下降,服務意識缺乏,物流成本高位運行。
3 煤炭企業物流的特殊性
煤炭企業生產作業方式特殊,其內部物流也具有不同于一般企業的特性。主要表現為:供應和銷售物流復雜,倉儲和運輸形式多樣;生產條件惡劣,物流極不穩定;生產作業場所分散,物流流程復雜;材料性質特殊,倉儲成本高;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效率低。煤炭企業物流的這些特性也是導致出現上述問題的客觀原因。
4 煤炭企業物流投入低
長期以來,煤炭企業關注的重點是安全與煤炭生產,而在物流基礎設施設備、物流信息化建設和現代物流技術的引入等方面投資過低。
煤炭企業物流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它由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廢棄物流等子系統構成的。如圖1所示。

圖1 煤炭企業物流系統
1 建立統一的煤炭企業物流組織體系
發展現代煤炭物流首先必須組建適應現代煤炭物流發展的組織形式。目前,煤炭企業應整合內部物資供應公司、煤炭運銷公司、鐵路運輸公司、汽車運輸公司等部門,成立專門的現代物流公司,如圖2所示,共享倉儲、運輸、配送等設施,完成如圖1所示的各種物流功能。這樣,有了與企業發展戰略相匹配的組織結構作保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現代物流戰略就能夠得以順利實施。

圖2 煤炭企業物流組織結構圖
2 以供應物流為龍頭
煤炭企業供應物流包括購進物品到企業倉庫的外部物流和倉庫存儲以及將物品送達現場的內部物流兩部分。由于生產規模龐大、工作條件惡劣以及各礦井相距較遠等情況,使得煤炭企業供應物流系統十分龐大和復雜,難于控制和管理,因而導致了物流費用的大量增加,這也是煤炭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抓好供應物流管理首先要把好采購關,杜絕盲目采購、多頭采購和質次價高現象,為隨后的庫存、運輸等供應物流環節合理化打下基礎;其次是提高倉庫料場管理水平,減少庫存費用、優化庫存結構、縮短庫存周期;再次,建立配送中心,銜接物流運輸、倉儲等各環節,深化服務。
3 統籌兼顧各物流子系統
煤炭生產物流系統。該系統包括煤炭的開采、儲存、裝卸、洗選、運輸等作業環節。建設煤炭生產物流應該以提高煤炭的開采工藝,減少儲存、裝卸作業次數及其帶來的環境污染,加大煤的洗選比例,提高運輸效率為原則。
煤炭銷售物流系統。該系統是指煤炭產品在煤炭企業和用戶之間的實體流動。建設煤炭銷售物流系統的關鍵在于建立區域性煤炭物流配送中心,改變從煤炭企業→用戶的傳統運輸方式,實現煤炭企業→配送中心→用戶的科學運輸方式,更加快捷、便利地響應用戶的需求,體現物流以服務為中心的宗旨。
煤炭的回收、廢棄物流系統。該系統包括煤炭生產過程中部分消耗的廢舊物資的回收、薄煤層的回采以及瓦斯、礦井水與煤矸石的回收三部分。建立回收、廢棄物流系統的重點是對回收物流的管理和廢棄物流的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發。
煤炭物流系統由若干個子系統組成,同時每個子系統又由若干個作業環節組成,這些環節和子系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同時彼此也相對獨立。因此,煤炭物流系統建設應該從對各個環節的管理和控制入手,在此基礎上協調好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實現物流系統高效地運行。
4 引入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是為實現某一共同目標由伙伴企業組成的聯盟,目的是聯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煤炭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聯盟關系可采取以下具體形式。
煤炭企業——供應商聯盟。在供應鏈環境下,煤炭企業物流公司制定科學的煤炭供應物流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供應商與煤炭企業之間開展合作,可建立供產一體化格局。這對于減少庫存,降低煤炭企業的物流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
煤炭企業——用戶聯盟。方法是對于年需求量較大的鐵路直達用戶,應本著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簽訂中長期供需合同,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確保供需關系穩定;對于需經港口中轉到達的用戶,可以將電廠與鐵路、港口、航運聯系在一起共同確立合作伙伴關系;對鐵路運力、港口場地及裝卸航運等采取買斷、租賃等手段,實現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暢通。煤炭供應鏈網絡結構
[1] 趙閃.大型煤炭企業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探析[J].中州煤炭,2008,(6):.108-110
[2] 石盛林,賈創雄.戰略管理:實踐、理論與方法—以企業生命周期為主線[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9.
[3] 黃榮平,邢志慧.煤炭企業不同時期發展非煤產業的對策[J].煤炭科技,2005,(2):55-56.
[4] 彭曉英.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煤炭企業融資策略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4).
[5] 潘承烈.自主創新何以要以企業為主體[N].中國企業報,2006-01-10(6).
[6]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08中國煤炭企業100強發展趨勢分析[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
[7] 于柏林,宋彧,宋威.國內外煤炭科技投入管理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6):57-59.
[8] 徐麗娟.傳統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中的觀念問題探析[J].物流技術,2007,(5):26-27.
[9] 孫志偉.煤炭企業的物流特點與物流合理化[J].物流技術,2001,(5):3-4.
F259.22
B
1671-4733(2010)04-054-03
2010-11-19
李成全(1965-),男,安徽樅陽人,經濟師,會計師,從事經濟管理工作,電話:13956455224。眼于企業內部市場,不能很好地利用現有的資源和設施主動開拓業務領域,擴大服務范圍,面向其他非煤企業提供專業的物流服務;市場意識不強,自身優勢不能充分發揮。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0.0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