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清宇
(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云南昆明 650228)
滇池入湖河道水環境治理技術與工程示范效果年淺析
溫清宇
(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云南昆明 650228)
對國家 863計劃滇池入湖河道水環境治理技術與工程示范效果年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淺要的分析。
污染防治;效果年;入湖河道;滇池
滇池是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湖泊,有“高原明珠”之稱。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流域內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長,水體受到嚴重污染,成為我國污染最嚴重的 3個大型湖泊之一??萍疾繉Φ岢刂卫硐嚓P科技研究十分重視,在“九五”期間設立專項支持的基礎上,又在“十五”863計劃設立了“滇池入湖河流水環境治理技術與工程示范”課題,組織全國優勢力量開展科技攻關。課題進行了系統的技術研發和工程示范,開發出雨污聯合調控與合流污水強化處理、城郊建成區污染綜合控制、河道污染削減等關鍵和集成技術,建成了相應的示范工程,示范區內水環境得到改善,初步形成了滇池重污染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的系統思路。
滇池位于東經 102°02′~102°47′, 北緯 24°40′~25°02′,海拔 1888.5m,湖體為南北分布,略呈弓形,弓背向東,北部有一天然湖堤將其分隔為南北兩水區,中間有一船道相通。北區為內湖,稱草海,面積 7.5km2,湖容 0.188億 m3,南區為滇池主體,稱外海,面積為 287.1km2,湖容約 13.6億m3,處在昆明城市的下游。滇池周圍有 20余條河流進入滇池,其中污染較重的是城市排污入湖河道,進入草海的有 5條,進入外海的有 4條。由于入湖河道接納城市污水的性質不同,河道底質沉積污染物類型也不同,主要分為兩大類,即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污染型。
船房河:長 4.7km,年排污水量 1646.2萬m3,主要接納城市生活廢水;
運糧河:長 12.5km,年排污水量 6639.4萬m3,主要接納城市西北的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
新河:長 21.5km,年排污水量 3345萬 m3,主要接納城市西郊工業區廢水及生活廢水,該條河主要以工業廢水污染為主;
王家堆渠:河道全長 0.7km,主要接納普平村一帶的城市生活廢水;
大青河:長 4km,年排污水量 11913.6萬 m3,主要接納城市南區生活廢水。
3.1 監測范圍
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作為第三方監測機構通過對工程示范區內背景監測年、工程示范運行監控年及示范工程實施效果監測年開展監測。整個監測范圍為廣福路以南、大青河與海河之間的 3.6km2的區域,包括大青河、海河及大青河、海河的入湖沖積扇水域。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承擔 3個基礎斷面和 7個輔助斷面的監測,其中基礎斷面 05(湖灣)有 5個監測點位,輔助斷面 08(東岸)有 3個監測點位,共計 16個監測點位。
河道:在大青河內設置 4個基礎斷面、3個輔助斷面;在海河內設置 3個輔助斷面。
河口及湖灣:根據以上監測布點原則,在福保灣西面的大青河口主流軸線上設 1個基礎斷面,并沿主流軸線向滇池內延伸 (每間距 150m)布設 4個輔助監測點位;在海河口及福保灣東面的修復帶共設置 4個輔助監測點;湖灣設監測點。共 9個監測采樣點,每個監測采樣點設置標志樁或標志旗,并應用 GPS輔助定位。
3.2 水質監測指標
依據大青河長年監測結果,大青河主要以氮、磷和有機污染為主,指標設置上以主要污染指標為監測指標。監測指標為 pH、水溫、溶解氧 DO、總氮 TN、總磷 TP、磷酸鹽、化學需氧量 (河道)、生化需氧量 BOD5、NH3-N、硝酸鹽氮 、SS、凱氏氮共 12項。
湖灣背景年和效果年監測點位特征污染物濃度均要好于河口及河道 (詳見表 1和表 2)。

表 1 滇池“863”課題背景年及效果年湖灣特征污染物月平均值統計表 (mg/L)

表 2 滇池 “863”課題背景年及效果年河口和河道特征污染物月平均值統計表 (mg/L)
(1)湖灣特征污染物高錳酸鹽指數濃度效果年高于背景年,總氮特征污染物濃度效果年較背景年總體趨于下降,而總磷特征污染物濃度 6個監測點位為上升水平,其余 3個點位為下降趨勢。
(2)河口和河道特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總氮及總磷濃度效果年較背景年總體為上升趨勢;在7個監測斷面當中,化學需氧量特征污染物濃度有5個監測斷面為上升,而總氮和總磷特征污染物濃度有 4個監測斷面為上升,其余監測斷面均為下降趨勢。
(1)滇池的治理不單單是入湖河道的治理,而是一項系統工程,應采取內源與外源治理相結合,點源與非點源治理相結合的技術路線。控制排放源即是防止河道上游污染物質進入滇池入湖河道,即要建立相應的截污工程,將其引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再進入河道,截污工程主要是對點源排放的污染物實行截流,能夠有效地減少污染物直接入河量,是防止水體受到污染的有效措施。
(2)人工濕地處理系統是 20世紀 70年代發展起來的仿自然生物處理技術,對于滇池北岸 7條入湖河流而言,只要入湖口有可利用的土地,都應建設相應的濕地生態系統對入湖河道廢水進行生物凈化,對河水進行再次的污染削減。目前,滇池入湖河道中,新建的濕地生態系統有寶象河濕地和草海濕地。無論從凈化環境水質,還是美化滇池周邊的自然環境來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李發榮 .滇池入湖河道底質污染及防治對策研究 [J].環境科學導刊,2007,(3).
Analysis of Effects of River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Engineering in Dianchi Lake
WEN Qing-yu
(Kunm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Kunming Yunnan 650228 China)
The river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engineering in Dianchi lake is one of the project in the national 863 plan.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initial results of the demonstration engineering in the effect year.
pollution control;effect year;inflow rivers;Dianchi lake
X52
A
1673-9655(2010)增 1-0035-02
201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