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杰,苗長久
(1.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公安醫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2.齊齊哈爾大學衛生所,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筆者觀察丹紅注射液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8年6月~2009年1月收入我院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39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全部患者均符合WHO(1979)指定的冠心病診斷標準。丹紅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齡62~80歲,平均67.2歲。對照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齡60~78歲,平均66.4歲。兩組具有可比性。
所有39例患者均給與常規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劑量相同。心絞痛發作時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每次0.3~0.6 mg。治療組加用丹紅注射液40 ml(濟南步長制藥公司生產)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7 d為1個療程,癥狀未完全控制者繼續用藥1個療程,仍無改善者判為無效。
詳細記錄每日心絞痛發作次數、癥狀被控制的時間。觀察用藥前后兩組患者心率、血壓、心肌耗氧量變化情況。常規做12導聯心電圖,記錄異常心電圖出現的導聯數和ST段壓低的總和∑ST。
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以上,或靜息心電圖正常;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80%,或靜息心電圖ST段回升≥0.5 mm;無效:心絞痛發作次數<50%,靜息心電圖無改善。
兩組在癥狀上,心絞痛發作次數、癥狀被控制所需時間丹紅組均明顯減少(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靜息心電圖出現異常的導聯數和ST段壓低的總和∑ST變化比較見表1。用藥前后兩組患者心率,血壓,心肌耗氧量變化情況比較見表2。
丹紅注射液能夠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而抗心絞痛與以下因素有關:①抗凝、增加纖溶活性抑制凝血酶活性,刺激內皮釋放纖溶酶激活物,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減少細胞間黏附分子表達及中性粒細胞浸潤,提高心肌細胞耐低氧能力,同時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全血黏度、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抑制平滑肌增殖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②可以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可能與β受體阻滯有關。③它可以降低血脂,保護血管內皮,促進血管再生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可以使正常及痙攣的冠狀血管擴張。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出血引起微小血栓形成,以及內膜損傷引起的斑塊破裂,均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的發生和加劇。④改善正常及缺血心肌代謝。與缺血再灌注時自由基的清除有關系,具有較強的清除脂質過氧化物和氧自由基的能力,明顯減少心肌丙二醛、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結果顯示除常規治療外,加用丹紅注射液能夠有效地控制心絞痛的發作、改善生活質量,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通過本組病例,筆者體會丹紅注射液可以增加冠脈血流、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從而減少和控制心絞痛的發作,提高生活質量,療效可靠。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靜息心電圖出現異常的導聯數和ST段壓低的總和∑ST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靜息心電圖出現異常的導聯數和ST段壓低的總和∑ST變化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
表2 兩組患者心率、血壓、心肌耗氧量變化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心率、血壓、心肌耗氧量變化情況比較(±s)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
[1]鄭立文.通心絡膠囊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37例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藥,2007,27(4):18.
[2]江一清.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機理和防治進展[J].中國急救醫學,1995,15(4):48.
[3]高雅麗.丹紅注射液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9):88,91.
[4]管高峰.腦心同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進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06.
[5]程仁清.丹參注射液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45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7,4(23):59.
[6]邵耕.現代冠心病[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4:302,316-317.
[7]常萬龍,林淑艷.不穩定心絞痛患者血清hs-CRP、TnI、CK-MB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