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振霞
新生兒ABO溶血病是由于母體的IgG-A(B)經胎盤進入胎兒循環,包被并破壞胎兒紅細胞[1],以母親為O型、子女為A或B型發病率最高。主要癥狀和體征有水腫、黃疸、貧血和肝脾腫大,黃疸嚴重者可能導致核黃疸[2]。因此,探討O型Rh陽性孕婦血清中免疫性IgG-A(B)抗體效價,與新生兒ABO溶血病的發病關系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標本來自2005年2月至2009年11月,我實驗室檢測的168例夫婦血型不合,孕婦血型為“O”型RhD(+)的新生兒溶血病標本。
1.2 方法
1.2.1 孕婦血清檢測 a.溶血素效價測定;b.IgG抗-A(B)效價測定;c.不規則抗體檢測,此三項實驗操作均依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1]。
1.2.2 新生兒血樣三項實驗 a.直接Coomb’s試驗;b.放散試驗;c.新生兒血清中游離Ab的檢測,以上三項試驗操作均依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1]。
1.3 結果 168例患兒血標本經三項血清學試驗結果確認與新生兒臨床癥狀結合診斷為ABO新生兒溶血病的共有49例。
1.4 統計學分析 168例新生兒標本中有49例HDN陽性,根據測得孕婦IgG抗-A(B)效價與對應新生兒ABO溶血病血清學檢查結果將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見表1。

表1 各效價發病例數與未發病例數統計表(例,%)
1.4.1 分組 將抗體效價<1:128者未發病62例,發病9例,合計71例,發病比例為12.68%(9/71)分為一組;將抗體效價≥1:128者未發病57例,發病40例,合計97例,發病比例為41.24%(40/97)分為另外一組。
1.4.2 計算 χ2值,確定 P值。計算得出 χ2=14.83,查表得0.01 < P <0.05。
1.4.3 統計結果 孕婦血清中免疫性抗體效價<1:128者與抗體效價≥1:128有顯著差異,可以把抗體效價≥1:128作為臨床新生兒發病的數據參考。
母嬰ABO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兒溶血病,嚴重可致高膽紅素腦病,因此對新生兒溶血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就顯尤為重要,診斷新生兒溶血病的最有力證據是證實患兒紅細胞被來自母親IgG抗-A(B)所致敏,通過直接試驗、游離抗體試驗、放散試驗可以對患兒早期作出診斷,而檢測母體抗體效價是預測HDN嚴重程度最常用的方法[2]。母體抗體效價的高低與新生兒溶血病的發病率呈正相關,通過本文對我實驗室研究結果的數據統計分析,得出168例夫婦血型不合標本中,O型孕婦血清中IgG抗-A(B)效價為≥1:128者為97例,其中發病 40 例,所占比例為 41.24%,χ2=14.83,查表得0.01<P <0.05,可知孕婦血清中 IgG 抗-A(B)效價≥1:128時,具有臨床參考意義,為新生兒ABO HDN的早期預防和治療提供參考。
[1] 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2006:12.
[2] 李勇,馬學嚴.實用血液免疫學血型理論和實驗技術,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