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反修
肝硬化是指由于多種病因長期損害肝臟,導致肝臟慢性、進行性、彌漫小的纖維化病變。失代償期70%以上患者出現腹水[1]。肝硬化腹水是消化科常見疾病,是肝硬化晚期常見并發癥。肝硬化腹水屬中醫學“臌脹”范疇。由于慢性病程嚴重干擾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高對本病的治療得到廣大醫生重視,我們采用健脾利水軟堅法(自擬健脾利水軟堅湯)治療肝硬化腹水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來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門診或住院診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98例。其中男120例,女68例。年齡39~78歲,平均年齡49.6歲。肝炎肝硬化120例,酒精性肝硬化48例,血吸蟲病性肝硬化2例,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28例。病程6個月~15年,平均5.6年。初次腹水者88例,兩次以上腹水者110例。所有病例的診斷均符合1995年第5次全國傳染病寄生蟲病學術會議修訂肝硬化腹水標準[2]。
1.2 方法
1.2.1 分組 隨機將19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為對照組98例,采用基礎治療;治療組100例,采用基礎治療聯合健脾利水軟堅湯治療。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疾病程度上無差異,臨床具有可比性。
1.2.2 治療:
1.2.2.1 基礎治療 臥床休息,限制鹽、水攝入,保證足夠熱量攝入,積極治療促發腹水加劇的因素。常規應用保肝藥物,糾正和防止水鹽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補充白蛋白、氨基酸加強支持治,應用抗生素預防腹腔感染。利尿劑雙氫克尿塞或安體舒通應用。大量、頑固性腹水者,根據利尿情況行多巴胺+呋噻米腹腔內注入,可反復注射多次。
1.2.2.2 健脾利水軟堅湯 黃芪、太子參、白術、茯苓、澤瀉、車前子、大腹皮、川芎、丹參、澤蘭、廣木香、鱉甲、龜板。黃疽明顯者加茵陳、金錢草、虎杖;納差腹脹者加焦三仙、炒枳殼、炒香榧;呃逆者,加姜半夏、姜竹茹;脅肋脹痛者加郁金、香附;衄血者加丹皮、仙鶴草、白茅根。水煎服,日1劑,1個月為一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2.3 觀察內容及臨床療效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白蛋白(ALB)、總膽紅素(TBIL)變化并進行比較。與治療結束后根據主要癥狀、體征、并發癥、肝功能進行療效評定:顯效:癥狀完全消失,一般情況良好;肝脾腫大穩定不變,無叩痛及壓痛,腹水消失;肝功能(ALT、TBIL、A/G或蛋白電泳)恢復正常,以上3項指標保持穩定3個月。有效:主要癥狀消失或明顯好轉;肝脾腫大穩定不變,無明顯叩痛及壓痛;腹水減輕50%以上而未完全消失;肝功能(ALT、AST、TBIL)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或惡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
1.2.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0.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處理數據。
2.1 肝功能觀察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白蛋白(ALB)、總膽紅素(TBIL)變化并進行比較,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肝功能檢測(±s)

表1 兩組肝功能檢測(±s)
注: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治療前比較P>0.05,無顯著差異性。兩組治療后比較P<0.05有顯著差異性
觀察內容 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LT(u/L) 189.6±126.8 40.9±20.5 188.5±119.4 71.5±20.4 68.9±39.4 29.6±18.4 69.1±38.4 50.4±12.4 AST(u/L) 169.5±115.6 42.8±16.8 168.9±118.4 76.4±14.9 ALB(u/L) 26.8±6.4 36.5±10.5 26.5±6.1 29.9±6.4 TBIL(μmol/L)
2.2 臨床療效 兩組治療結束后根據主要癥狀、體征、并發癥、肝功能進行療效評定,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例,%)
肝硬化腹水屬中醫學“臌脹”范疇病因病機不外乎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氣、水、血致病。脾失健運,不能分清泌濁,則體內水液留滯,形成腹水;肝氣郁滯,氣滯血瘀,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氣滯血瘀,結于脅下,則形成包塊或痞塊。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及水濕,攝血生血,為氣機升降之樞,脾氣的衰敗在肝硬化腹水的病理變化中居主導地位[3],氣、血、水的行滯無不與脾氣的盛衰密切相關。通過健脾而化水謝,生氣血,調氣機,使諸癥得以改善,腹水消退,健脾益氣是治療主導,軟堅散結活血為輔治療。本方用黃芪、太子參、白術能提高免疫系統功能,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功能,發揮機體防御能力,和能通過調節蛋白質代謝和能量代謝,促進機體代謝功能的增強,使機體恢復抗病能力[4]。鱉甲能抑制炎性反應,促進肝細胞修復和再生.改善肝內微循環、抑制纖維增生,促進膠原溶解和再吸收,并能提高血漿蛋白含量。川芎、丹參可不同程度改善肝臟功能,調整A/G比值,降低血粘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臟微循環,改善肝纖維化,促進肝細胞再生,緩解肝硬化。
通過本組病例觀察,健脾利水軟堅湯治療組總有效率85.00%明顯優于對照組72.44%,充分說明在治療肝硬化腹水中應用健脾、利水、軟堅類藥物能夠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疾病康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1] 中西醫結合肝病研究的熱點難點和起點.北京: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01,(11):13.
[2]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學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6.
[3] 田金洲.現代中醫臨床辨病治療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65.
[4] 嚴世蕓.肝臟病辨證論治方案.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