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瑩 林濤
高血壓是全世界、也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顯著增加腦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狀動脈疾病、左心室肥厚、終末期腎病和癡呆的危險。我國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已經由1991年的11.8%上升至2002年的18.8%[1],全國有高血壓病患者約1.6億。2007年7月1日起,高血壓病已納入我市醫保門診指定慢性病(門慢)項目之一。目前,高血壓病的治療藥物品種較多,除單一用藥外,為增大降壓效果而又不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臨床常采用兩種或多種降壓藥聯合治療。本文對醫保門慢高血壓患者的處方進行調查分析,以了解降壓藥的應用現狀和趨勢,為臨床合理使用降壓藥物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1.1.1 資料來源于本院2010年6月確診為高血壓,并加入門診醫保指定慢性病(門慢)患者。通過登錄醫保信息管理系統,隨機抽查2010年6月455張高血壓門慢處方。

表1 降壓藥在不同年齡段患者中的使用比例(例,%)
1.1.2 性別和年齡分布 本次調查處方總數455張,男性患者處方238張,占處方總數52.31%,女性患者處方217張,占處方總數47.69%;51~80歲患者占發患者數88.57%。降壓藥在不同年齡段患者中的使用比例見表1。
1.2 方法 采用SPSS 10.0軟件,對降壓藥進行醫學統計、分析,了解門慢用藥的品種、類別、用藥頻度及聯合用藥等。
2.1 各類降壓藥用藥頻度排序 本院慢門高血壓病患者使用降壓藥的品種主要有鈣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β-受體阻滯劑(β-R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及利尿劑。前三位分別為 CCB、ARB、β-RB。(見表2)

表2 各類降壓藥用藥頻度排序
2.2 用藥方案 治療高血壓病以聯合用藥占主導地位,其中以二藥聯用居多。(見表3)

表3 降壓藥物單一用藥與聯合用藥方案的情況
高血壓患病率與年齡增長成正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符合目前高血壓病流行病學特點[2]。本調查顯示,51~80歲中老年患者占88.57%,說明高血壓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另外,本調查也顯示中老年人群中51~60歲占的比例也較大(21.98%),可能是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與以往相比發生了較大改變,另一方面與工作、生活壓力過大和勞累造成精神緊張從而誘發高血壓有關。
降壓藥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其降壓效果和不良反應,對每一個患者來說,給予能有效控制血壓并適宜長期治療的藥物就是合理的選擇。在本院高血壓治療中CCB、ARB、β-RB位居前三位,其中CCB應用最多(見表2)。
CCB尤其是長效二氫吡啶類,是治療高血壓的一線用藥之首,與其他降壓藥相比,CCB更適于年齡大、基礎血壓高、低腎素型及外周血管阻力高者。據中國高血壓聯盟資料顯示,我國接受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有50%使用CCB,這與我國老年人高血壓的并發癥以腦卒中居多相關。多項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CCB對降低腦卒中的發生與死亡有明顯益處[3],進一步奠定了CCB在高血壓治療中的地位。
ARB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降壓藥,由于其藥理作用機制獨特,能阻斷各種途徑產生的血管緊張素Ⅱ與其受體結合,從而減弱甚至阻斷血管緊張素Ⅱ的升壓作用,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同時具有保護心功能、抗心力衰竭、保護腎功能和延緩腎臟損害進展、逆轉左心室肥厚以及防止左心室重塑和血管重塑的作用[4]。該類藥物都為長效制劑,能穩定控制24 h內的血壓,還能有效控制患者清晨后高血壓高峰期的血壓,從而降低心臟意外事件的發生,符合理想降壓藥的要求。本次調查顯示,厄貝沙坦在單一用藥中應用頻度已躍居第一位。
β-RB對老年人高血壓的療效較年輕患者差,其降壓療效和減少并發癥發生程度的作用較差,且可減少心排血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故不適于作為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的一線藥物。但由于該藥可減少心肌梗死的復發,且治療心絞痛、心律失常有效,故適用于老年人高血壓并發心絞痛且心率偏快者,尤其是心肌梗死者的二級預防、防止猝死與再梗死[5]。
ACEI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少蛋白尿作用,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臟、腎靶器官受損的高血壓患者具有相對較好的療效,特別適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減退或糖尿病腎病的高血壓病患者。但由于其抑制緩激肽的降解,產生咳嗽等不良反應,使部分患者不易耐受。
傳統的利尿劑能有效降低血壓,主要用于輕、中度高血壓,且價格低廉。但由于長期應用帶來的電解質紊亂、糖代謝及脂代謝異常等不良反應,使其應用范圍受到限制。一般不主張將利尿藥列為一線降壓藥單獨使用 ,而是作為ACEI和ARB聯合降壓治療的優選藥物[6]。利尿劑在本院多用于聯合用藥。
在單一和聯合使用降壓藥方面,本院高血壓藥物治療單一用藥占47.25%,聯合用藥占52.75%。其中以二聯、三聯用藥為主,占51.87%,主要目的是①加強降壓效果,促進血壓達標;②減少不良反應;③加強對靶器官保護[7]。處方中除了單一藥物治療外,出現了多種聯合應用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臨床較好地實施了個體化治療。
調查結果顯示,在聯合應用方案中,除傳統的降壓藥之間聯用外,還聯合應用阿司匹林。高血壓病的嚴重后果之一是心腦血管疾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發生率顯著增高,是高血壓致殘、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是高血壓治療的重要目標之一。大量的證據表明,每天服用100 mg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預防心肌梗死、心絞痛和腦梗死的發生,高血壓病患者腦卒中和腦梗死下降得更為明顯。因此,阿司匹林也是高血壓病患者的基本治療藥物之一。歐洲、美國和中國的高血壓防治指南都推薦: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控制滿意且無禁忌證,應該使用阿司匹林[8]。
綜合上述,雖然本次調查處方僅來自本院醫保門慢患者,就處方調查無法提供血壓控制情況與血壓達標率等信息和樣本量不足等存在一定局限性,但總體來說本院在高血壓的藥物治療上已同步于國際、國內先進用藥趨勢。臨床醫師在選擇降壓藥時,以安全、有效、經濟、患者依從性高為基本原則,參考《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2005年版)》和歐洲高血壓治療指南,本院大部分降壓藥的使用較為合理。
[1] 孫寧玲.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的解讀.高血壓雜志,2005,13(6):378.
[2] 趙秀麗,陳捷,崔艷麗等.中國14省市高血壓現狀的流行病學研究.中華醫學雜志,2006,86(16):1148.
[3] 黃平.老年人高血壓治療新進展.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1,23(1):60.
[4] 王吉耀.內科學(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51-256.
[5] 程遠植.正確使用受體阻滯劑為高血壓患者制定合理個體化方案.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7,5(5):26-28.
[6] 周煒,郭小梅.高血壓藥物治療進展.醫藥導報,2010,29(1):36-39.
[7] 楊天倫,倪國華.高血壓聯合用藥治療方法評價.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09,3(1):138-141.
[8] 唐安平.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應用.中國醫藥指南:學術版,2008,6(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