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佩

毒辣的陽光炙烤著每一寸土地,似乎要奪去小村莊最后的生機。三年大旱,寸草不生。田地里那一條條裂縫,像極了老人憂愁的臉上露出的皺紋,訴說著世間的滄桑。
村頭的那座破廟,成了往來不斷的逃荒者歇腳的地方。周身破敗但目光依舊淡定的大佛像,零星散落的香燭頭,還有空氣中彌漫的焚香味,都在延續著廟宇內應有的安定祥和。隨著天色漸晚,越來越多的逃荒者擠進了這座狹小的破廟。來自各方的逃荒者有著不一樣的面容,不一樣的艱辛,但是,他們同樣衣衫襤褸,同樣眼神黯淡,同樣渴求食物。

突然,一陣斷斷續續的哭泣聲從破廟里頭傳來,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循聲望去,只見一位面黃肌瘦、神情憔悴的年輕母親正癱坐在地上,懷里還躺著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小男孩的眼睛半瞇著,不停地抿著干裂的嘴唇,試圖減輕自己的饑渴感。年輕母親望著日漸昏迷的兒子,眼淚不住地往下掉,眼睛又緊緊地盯著門口,因為她的丈夫說過,天黑之前一定會帶食物回來的。
時間一點點過去,年輕母親斷斷續續的哭泣聲似乎傳達著對死亡的恐懼,令破廟里的逃荒者漸漸躁動起來。
這時,門口響起一陣急切的呼喊,終于,小男孩的父親回來了。這是一個矮小精瘦的男人,他的手里是幾片用報紙包著的饅頭,顧不得擦拭額上的汗水,男人一臉焦急地就要往里進,可人實在太多了,他擠不進去。聽著廟里傳出的哭聲,男人懇切地說:“請大家讓讓,我的老婆孩子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再不吃點,他們就要餓死了。”可此刻,所有人都像呆了般,雙眼直直地盯著他手中那少得可憐的饅頭,哪里還聽得見他說的話。眼瞅著里頭的老婆孩子一點點虛弱下去,男人望著密不透風的人群,猶豫了一會,還是揚起了手中的饅頭,無奈地說:“麻煩大家幫我把饅頭遞進去好嗎?”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緊張起來,這久未嘗過的饅頭在荒年里對誰都極具誘惑。當男人緩緩地將饅頭遞給第一個逃荒者時,他的眼里飽含著滿滿的信任與期待。接過饅頭的逃荒者一接觸到食物,雙手竟顫抖起來,他能感到肚子叫得更歡了,真想一口吃個痛快。可是,他突然想起了男人的眼神,想起了年輕母親悲傷的淚水,想起了小男孩干瘦的臉龐,逃荒者猛然清醒了,他使勁地咽了咽口水,閉上眼睛,慢慢地伸出手,將饅頭遞給另一個人。同樣地,一個又一個的逃荒者滿眼期待地接過食物,重重地看一眼后,又堅決地遞給下一個人。當饅頭片遞到年輕母親手上的那一刻,大家都看到,她的眼神里除了重新燃起的生的希望,更多的,是無限的感激,感激那些在饑餓年代,能堅守人格,為她和兒子傳遞食物的逃荒者。
廟雖破,佛猶在,人性的光輝在無限地放大。出于一個飽含真誠的眼神,出于一份對生命的敬重,生命就在愛的傳遞中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