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臟病專家胡大一教授"/>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讓理想光榮綻放
——著名心臟病專家胡大一教授

2010-11-02 00:52:50劉曉慧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0年11期

本刊記者◎劉曉慧

冰心說:“當愛在左,而情在右,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揮,不覺得悲涼!”這是對一個人用行動默默溫暖他人心靈甚至生命的善行的至高褒揚和崇敬,是對一個人用全部的熱忱致力于他所鐘情的事業的至高禮贊和力舉。這樣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用行動贏得了眾生的信任;而他的心靈也會因自己的善行而恬靜充實。

他不是一個健談的人,卻在為引導公眾健康生活苦口婆心;他不是一個長于交際的人,卻在為提醒社會關注健康預防奔走呼告;他不是一個熱衷宣教的人,卻在為維護患者利益振臂高呼。眾人看見的多是他名字前面長長的一串頭銜,多是他緊鑼密鼓的行程安排,多是他在各大學術會議上的主持發言,卻很少有人真正明白他幾十年苦心孤詣盡耗心血僅僅是為了一個樸實卻偉大的愿望——讓老百姓有條件享受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服務理念和健康預防。

他從不否認自己是個有爭議的人。然而,他說:“歷史自有公論!我這一路是沉淀出來的,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我,這就夠了?!?/p>

第一印象

上午九點,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特需診室里,胡大一教授斜靠在座椅上,近視鏡高高地推到頭頂上,一點疲憊,一點忙里偷閑。第9號患者已經就診結束,排在后面的還沒有來,趁著這一點空閑,他的助手趕緊遞上來一摞文件資料請他批示。有患者進來,他立刻放下資料,重新投入病情檢查。

很多患者都是他的老病號,一路追隨他輾轉在各個醫院。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先生十幾年前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找他看過病,如今得知胡大一已經調任人民醫院,專程起了個大早追過來找他。一進門就緊緊握住胡大一的手,一臉真誠地調侃道:“胡教授,我又來找您了。十幾年前您開的處方我還仔細留著呢!那可是您的真跡??!”而胡大一似乎并不擅于應變這種調侃,只是低著頭,略微靦腆地應對道:“哪里哪里……”胡大一看病的原則一向是“從重從老”,他會親自給患者解釋說:“對不起,這位患者年紀太大了,讓他先來吧?!薄皩Σ黄?,因為這個太嚴重。您稍等會好嗎?” 一位從良鄉醫院轉來的嚴重心力衰竭的重癥患者無法即刻入院治療,胡大一馬上打電話給各個科室聯系溝通,暫時借用其他病房的床位使患者得到及時觀察和救治。

胡大一留給人的印象更像一位學者,高大朗健、斯文謙恭,在與患者溝通的時候,他用得更多的是醫學術語。他的聲音低沉而略有沙啞,聽起來并不像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他的思維極度跳躍,講話的時候,通常只講一半,而對于一些特定時代的口號,他卻能夠在談話中完整熟練地重述,也許正是這些對他曾經的成長產生過很重要的影響。從他的談話中也的確能夠體會到特定時代留在他身上的烙印。

起名的故事

胡大一,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匯集了諸多不為人知的曲折情節,關乎深刻的社會民主意識。

胡大一的父親姓李,母親姓胡,兩個人是河南醫科大學校友。因為母親家只有姊妹兩個,而姐姐因病早年過世,外公外婆就只有母親一個女孩了,人丁稀少似乎成了母親家里揮之不去的陰霾。那個年代,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女性,母親更加強調身邊的民主和男女平等,半開玩笑地與父親達成協議,如果生女孩就姓李,如果生男孩就姓胡。結果四個孩子全是男孩,于是,作為長子的他姓胡,取名天一。胡大一年紀尚小的時候,似乎天生就很排斥“天”這個字,每次的簽名都故意寫成“大”,并且屢教不改,沒有辦法,父母只能將錯就錯,給他更名為“大一”。

“我的命不好,但我的命很硬”

小學五年級開始,胡大一突然變得很懂事,所有人都覺得奇怪,卻沒有人知道是什么改變了他。直到后來他才承認,在那個年代,對他刺激最大的就是出身對于一個人命運的影響。他在鐵路中學上學的時候,目睹了成績非常好的幾個中學生只因為出身不好就不能上大學。這給胡大一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強烈的刺激。這種感覺在申請加入共青團的時候體會尤為深切。相關負責人反復找他談話,調查家庭背景,要比別人多走好多程序。從那時候起,他就意識到自己和其他孩子的命運不一樣,他必須比別人多付出十倍二十倍的努力才行。

胡大一一直覺得自己是很頑強的人,他說:“我非常能夠適應不公平競爭。面對不公平待遇的心態非常好。” 高考的時候,很多專業報考是受限制的,因為家庭出身,胡大一想報考哈爾濱軍事工程大學是根本不可能的。后來考慮到填報志愿需要政審,而學農學醫,資格審查相對會寬松一些。于是,胡大一報考了北京醫學院。那段時間,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上大學,他覺得不能上大學人生就沒有意義。

為了考上大學,胡大一讀書非??炭?。他把當時所有能找到的俄語資料全都從頭到尾背下來,數學物理化學高考復習資料看了不下30 遍?;貞涍@段經歷的時候,他似乎依然很振奮,看起來神采飛揚,“那時候有一個非常幼稚的想法,因為出身不好,政審上可能會有波折,所以就堅定信念,政治一定要考最好”。為了學好政治,那么小的孩子,居然異常關心敏感而復雜的時政問題,當年《人民日報》的重要評論和報道他都會細心剪下來反復閱讀。這是一個很爭氣卻又讓人心酸的行動,為了理想,小小的孩子居然要煞費苦心去討好政策。讓人欣慰的是,最后的高考成績,他的政治得了滿分。

事實上,在上大學之前,胡大一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醫生。他從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令人尊敬的人民教師。胡大一的母親是當年河南鐵路醫院的婦產科主任。在他的記憶里,母親從來沒有管過家里人——早上起床她已經走了,晚上睡前她還沒有回來。從母親身上,他看到的是做醫生的辛苦,但是病人對母親的敬愛和感激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不斷在內心提示他醫生這個職業是很高尚的,也由此締結了他與醫學的因緣。

1965 年,胡大一18 歲,作為河南省高考狀元,他以北京醫學院三個系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也許就是從那時候起,他開始坦然面對人生的每一次不公正待遇,他自嘲地說自己天生就是這樣的命。然而,他又是倔強的,從沒有向誰低頭祈求得到別人的幫助?!敖鸫簌i局長始終記得我剛剛到朝陽醫院時說的一句話:‘我的命不好,但我的命很硬?!也蝗背煽兒颓趭^,但出身我無法選擇,只能用后天的努力來彌補?!?/p>

西部農民情結

從1965 年起,有15 年,胡大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農村幫助建立合作醫療站。大學5 年在校期間,他幾乎沒有進過縣城,而是和各個地方的農民一起度過的。他把最好的青春年華留在了河北寬城縣、北京密云縣山區、甘肅河西走廊、西藏阿里……他坦言自己有著濃重的西部農民情結。

▲查房時,胡大一耐心指導年輕醫生隨時關注患者的病情

讀大學時,胡大一屬于舊學制體系的最后一屆,需要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在“開門辦學”政策的影響下,全國高校的學生都要下鄉參加教改連隊。他被分在河北寬城一個山溝里,和一個啞巴住在一起,一住就是一年,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這個階段,他主要協助當地培養赤腳醫生,也向當地的老藥工學習辨認各種中草藥。那個年代,那樣偏僻的地方,診療并不像現在分得這樣細,下鄉的學生相當于全科醫生,什么病都治,并且農村當時的情況是缺醫少藥,只能靠醫生自己摸索給病人治療。為了能使藥房藥品儲備更完備,胡大一便和當地的赤腳醫生一起采摘、自制一些中草藥來治療普通感冒等一些常見病。那時候沒有專門的驅蟲藥,只能用有機磷和敵百蟲按照合適的劑量勾兌以后自己做驅除膽道蛔蟲的藥。通常都是他先自己服下去試,確定安全有效后才給百姓用。那時候的胡大一還年輕,對于死亡似乎沒有概念,一門心思只想著怎樣立刻解決問題。他還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建土手術室,做簡單的闌尾炎、疝氣、節育手術等。為了學針灸,胡大一和一起工作的赤腳醫生達成協議,相互扎穴位,每天背穴位圖,按照穴位圖自己扎。后來,胡大一還到過北京密云縣的黃土坎公社、馮家峪公社、榆樹底下大隊,每隔一段時間就換一個地方。

“文革”結束以后,研究生制度很快恢復。胡大一也希望自己能借這樣一次機會進一步掌握更多的知識,開闊眼界。就在他剛剛從甘肅回到北京,為報考研究生做充分準備的時候,醫院接到上級指示,要組建醫療隊進駐阿里。當時科里派不出比較有經驗的內科醫生,領導找到他談話,希望他能夠再一次遠赴阿里。胡大一一口應承下來?!拔沂裁炊紱]說,就去了。”

阿里是一個面積相當于三個半浙江省而人口只有4 萬人的高原邊疆城市。被稱為高原的高原,屋脊的屋脊。援藏醫生去之前,當地沒有足夠的醫生,為了培養一批能夠留在當地守衛老百姓健康的藏醫,胡大一自己辦衛校,既當校長又當老師還兼油印工。每天夜里刻蠟紙,用油印磙子一張一張推出來,裝訂成教材。那時候共有50 個學生,都是當地的藏族孩子。起初,因為語言障礙溝通困難,每一節課都需要翻譯協助完成,后來他教學生一邊學醫一邊學漢語,一切逐漸變得順暢起來。臨近結業,胡大一又推薦一部分藏族年青醫務人員到北醫學了三年,而在他離開阿里的時候又帶了10 名學生回到北醫,接受了三年更專業更深層次的培訓。這些人現在都成了拉薩醫療衛生機構的骨干力量。

阿里的環境實在艱苦,醫療隊到達后沒有地方住,要自己動手蓋房,用土坯磚蓋一種叫做“干打壘”的簡易窩棚當臨時宿舍。到了冬天,氣溫零下40 多度,只能靠燒紅柳根取暖。那里的電壓也不穩定,經常停電。每個人在月初都會領到一箱蠟燭,蠟燭有小碗口那么粗,可以點大半夜。那時候,每天沒幾個病人,山上實在無聊,沒有文化生活,惟一的一部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只能在10 點以后天完全黑下來才能放。除了看書,他實在沒有其他事可做。就是在那些高原上的漫漫長夜,在那些蠟燭的燈影里,胡大一將影印本的《希氏內科學》翻了若干遍,邊讀邊抄。

回憶那段人生經歷,胡大一至今仍舊無限感慨,并且坦言這些是他人生中無限寶貴的財富,他由此真切了解到中國農民的醫療衛生狀況,這對他以后做一個好醫生,乃至理解人生價值都有重要的影響?!耙粋€醫生,如果沒有一個為大多數人服務的概念,不知道窮人的疾苦命運,只是在大城市大醫院凌空俯瞰,是沒有辦法做一個稱職醫生的。此外,如果不知道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到底為誰服務,再牛的技術都將成為無源之水,工作也就失去了正確的方向。”

正是因為如此近距離地與百姓接觸,他對基層百姓缺醫少藥的狀況和基層醫務人員的醫療需求非常了解。他一再回頭去做的和曾經做過的很多事,其實只有一件,那就是組建一支可以留下不走的醫療隊。“當你離開的時候,你留下的工作一定要有人繼續,因為那關乎老百姓的生命?!?/p>

留京與留學

1970 年,胡大一從北京醫學院畢業。他早早就打好了行李準備去西藏,在志愿表上填的只有西藏。當時北醫的畢業生共有1270 人,絕大部分都要到邊疆去,只有70 個人可以留下,而人員的分配是由軍宣隊負責的。對于他來說,留在北京的可能性極為渺茫。當時他也從來沒敢想過會留在北京。出身不好,又沒有突出的優勢,有什么道理留下呢?

但是,當留京人員名單公布的時候,胡大一的名字赫然就在其中,這讓所有人感到意外,包括他自己。后來才知道,能留在北京主要是因為在河北寬城的那段經歷。當時在寬城教改連隊的時候,軍宣隊領導張義超同志是胡大一最為知心的朋友,沒事的時候,兩個人就坐在一起聊天,從教改到以后的醫學教育模式再到人生價值。他更清楚胡大一的品質,也更認可其獨到超前的思想。張義超的極力推薦使胡大一留在了北京。

留京后的第一年,胡大一被分到茶店五七干校勞動。當時正值全國備戰,所有的畢業生都要參加常規勞動鍛煉,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去海河工地撿大糞。天剛亮就撿糞回來了。吃過早飯還要跟著農民正常勞動,種菜、插秧。他還參加過挖京密運河的河泥,從起床一直干到天黑,每天累得休息時間一到躺下就睡。那時候,最恐懼的就是每天早上五點睡得正香時卻響起了集合號。

勞動鍛煉結束以后,胡大一被分到北大醫院工作,每個禮拜下廠一天,上午給工人看病,下午給“紅醫工”上課,給他們培訓高血壓的基本原理及如何用血壓計。每天七點半左右,老工人來上班,“紅醫工”就提著一壺開水送到工作臺前,給老工人倒好水,看著老工人吃完藥再上班。那些年,胡大一先后到過北京重型機械廠、北京白石橋皮鞋廠、友誼服裝廠,主要做高血壓防治。

對于這樣的經歷,胡大一從未覺得委屈,相反,對于他來說這是一種財富,也正是這樣的一段經歷磨練了他的意志,在以后遇到的波折與困境前,他永遠是微笑著坦然面對。

從阿里回到北京,研究生考試早已經結束,胡大一失去了一次提升自己專業的機會,這成了他心中無法舒展的郁結。后來,國家政策逐漸放開,可以申請出國留學。他覺得這次機會一定不能再失去。從1978到1985這7年的時間里,胡大一最強烈的目標和動力就是“我要出國”,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英文?!澳菚r候我已經40 歲出頭了,還要從頭學英文,尤其是口語,考試最難過的是聽力部分?!彼猿暗卣f。

▲胡大一(左三)在健康從“心”做起活動現場

1982 年,胡大一通過了教育部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兩個組織的考試。當時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多一些,但只能在美國待一年;而教育部的資助很有限,一個月400 美金,但可以根據情況申請延長一年。為了能給自己更充裕的時間熟悉美國的文化和醫療衛生情況,他以自己的實力同時爭取了兩份資助,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留美訪問學者資格,1985年至1987 年,遠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和芝加哥伊利諾大學醫療中心進修心臟電生理和介入心臟病學。

沒有圍墻的“黃埔軍?!?/h2>

1987 年回國后,胡大一依然回到了北大醫院。美國進修這兩年給予他更多的不是專業技術上的進步,而是關于行業的越來越理性的思考。當時,在國內,心肌梗死的病人只要住院,六個禮拜都必須臥床休息,幾乎不能動,而美國的病人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只需四五天就可以做簡單的運動試驗了,通常出院也很快。球囊擴張和冠脈介入已經開始在美國做了,而這些新技術在美國悄然興起的時候,中國卻連搭橋還沒有普及,很多大醫院連導管都不會做。當時,貴州省人民醫院用胃腸機做導管消融,做到一半就會出現漏水停機的狀況,而在四川成都軍區中醫院和大連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做射頻時,發生過射頻機漏電,病人在手術臺上也出現過心室顫動的情況。胡大一很著急,這可能也是很多出國回來的“憤青”們共有的情緒。他開始夢想建立一支專門的隊伍,實現技術平臺的開放,讓更多的人學會射頻消融技術。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讓中國的老百姓有權利享受到最先進的醫療技術。他希望能籌建一個培訓班,將導管、射頻消融等先進技術大范圍普及。另外,這種新生的技術在中國尚不成熟,百姓對于開胸這種大手術異常顧慮。所以,隨之開展的還有醫學科普教育,胡大一覺得有必要讓老百姓明白治療技術是怎么回事。

當時在北大醫院,無論招生還是推廣技術,諸多方面都是受限制的。朝陽醫院當時的院長是金大鵬,金院長希望能有合適的契機將本院的各個學科發展起來,壯大實力。金院長獨到的眼光認準介入可能會是未來很有前景的一項技術,于是將購買CT 等大型設備的資金集中起來買了一個導管室,邀請胡大一來主持這方面的工作。

1993 年,胡大一離開北大醫院來到了朝陽醫院。

當時的朝陽醫院一窮二白,而心臟科室在所有科室中裝備水平最差,但金院長開拓的思路對于胡大一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動力?!罢f實話,當時到朝陽醫院,就是想把我夢想的‘黃埔軍?!k成,面向全國開放,培養介入的核心技術人才,給有意接觸這方面技術的人足夠的空間,而不是有意封鎖。因為技術的價值在于造福百姓,而不是牟取私利?!睕]有圍墻的“黃埔軍?!迸囵B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傳授介入治療的核心技術;二是培養他們發動群眾的能力,引導患者參加醫療科普教育。

至今,胡大一依然清晰記得自己在朝陽醫院度過的7 年零11 個月的點點滴滴,因為在這里,他遭遇了生平最大的挑戰、困難和阻力,卻又一路努力樹起了自己的旗幟,培養了大批醫生,分布在祖國各地,成為地方核心技術骨干。

那時候,很多人背井離鄉來朝陽醫院學習射頻技術。盡管艱苦,但凡是在那里呆過的人都會懷念那段時光。當時的學習條件非常差,一間病房里有12 張床。夏天,病人只能自帶電扇,病房里擺滿了大大小小各種款式的電扇,像小型的風扇博覽會。1995 年5 月,心臟培訓中心被北美心臟起搏電生理學會列入當時中國能向國際招生的惟一的培訓中心,來自日本、美國、印度、越南等國的多名醫生接受了射頻消融技術培訓。

也正是這段時光鑄就了胡大一一生中最輝煌的成就,多年以后,這仍是胡大一最為自豪的一件事。他的堅持打破了當時的技術壟斷,沖擊了中國當時仍在盛行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種保守狹隘的小農意識,也成就了一批積極上進、胸懷夢想的年輕人。

而今,胡大一早已聲名在外,成為這項技術最專業、最權威的人,他的很多學生也逐漸成長為這一專業的骨干,遍布全國各大醫院。然而他依然堅持的原則就是,對自己的學生一定要“扶上馬再送一程”,只要有需要,他就會伸出援手。更多的人看到他在全國各大醫院掛名出任各種頭銜,事實上,他僅僅是選擇這種方式來支持和協助他的學生建立相關學科。

中國心血管學術會的盛宴——長城會

1987 年,依然是基于“讓中國的老百姓公平地享受先進醫療技術”的理念,他與意大利心血管醫生一起籌備長城會。最初的定位只是進行單一的技術培訓,但推廣技術光靠講課是不行的,還要有詳細的技術演示,于是,他借鑒了美國的培訓方式,在中國開辦了第一個有現場技術演示的培訓項目,那時候叫“長城介入心臟病學培訓課程”,當時的規模很小,只有100 多人,而他自己也只是一個年輕的醫生,資歷尚淺。因為沒有影響力,只能取一個類似民間組織的名字,“長城”是民族的象征,又有國際沖擊力,所以就以此命名。

1990 年開辦了第一屆長城會,地點在北大醫院的老示教室,設備只有最簡陋的電視轉播,教材也是胡大一自己動手刻鋼板油印的20 幾篇論文。長城會結束后,射頻技術開始在全國鋪天蓋地。此后的長城會內容越來越廣泛,開始更多涉及交叉學科。到2009 年,第20 屆長城國際學術會已經發展為有10000 人參加、多學科參與、覆蓋全世界38 個國家的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盛會。這是胡大一當初未曾想到的。

生命的“綠色通道”

20 世紀90 年代,胡大一開始全力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力主開通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綠色通道。直到現在,他仍然認為這是最有意義的事。然而在當時,很多醫院,比如阜外、安貞都覺得救治的技術尚不可靠,開通綠色通道時機尚未成熟,認為應該首先做好慢性才能做急診。但胡大一堅持認為,這種技術本身操作并不困難,難的是怎樣盡可能為患者爭取時間,怎樣實現手術醫生“召之即來”的完備的服務體系。胡大一提出了“時間就是生命”的工作口號,率先在朝陽醫院開通了全國第一條救治心肌梗死的綠色通道,力求不只是單一地研發推廣技術,也要讓技術承載在先進的服務模式上。因為心肌梗死的人如果不能及早入院及早干預,再好的技術都沒有了價值。所以,只有先進、科學的服務模式才能縮短救助時間,提高核心技術的真正價值。

從1995 年開始,朝陽醫院真正實現了先治病后付費的先例。胡大一從國外帶回大量導管和設備,都無償捐贈給了醫院來做這件他認為公益的事。那時候的醫生都很熱情很敬業,24 小時住在導管室。當時,一個病人剛做完手術,醫生準備回去睡覺,剛坐在床上脫掉一只襪子,就有電話通知急救,醫生馬上起來,一只腳光著就沖上了手術臺。他至今依然懷念那樣的年代,沒什么利益糾葛,沒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大家都在堅持一種精神,在理想的鼓舞下學習,實現純粹的人生價值。

在這之后,全國開始推廣這一模式,這個項目也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波折的行醫之路

▲胡大一在為一位心力衰竭患者做檢查

如果說從北大醫院到朝陽醫院,胡大一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出走;那么,從朝陽醫院到人民醫院,卻有著諸多他至今仍然模糊不清的因素。對這樣的一段經歷,他重新回憶起來尤為坦然,“為什么離開,因為朝陽醫院發生了重大的人事變動!我去法國開會,紀念中法醫學交流十周年,回來以后,金院長變成了金局長,而醫院方面并沒有談話,直接由新任命的主任接替了我的職務?!睂τ谶@里面錯綜復雜的矛盾糾葛,他似乎并不在意。一個簡單的人原本也無力應對如此復雜的交際局面,他知道自己的長處不在這方面。

2000 年元旦以后,通過人民醫院呂院長介紹,胡大一開始到人民醫院工作,7 月13 號被任命為心臟中心主任。同時,他也在同仁醫院兼任心臟學科主任,有5年的時間,他要每天在兩個醫院來回跑。如今,因為年事已高,他只擔任人民醫院的心臟中心主任,每周一查房,開行政會,周三上午出半天特需門診,其余的大部分時間在為他的健康預防事業奔波忙碌。

胡大一以他一貫的堅毅性格一路艱難跋涉。他始終以吳英愷前輩生前的教誨“做人要光明磊落,治學要嚴肅認真,創業要艱苦奮斗,辦事要一秉大公”規束自己;始終堅持率性坦蕩地面對他的患者,面對周圍的人群,面對“反對者”的質疑和攻擊。他旗幟鮮明地反對醫療過程中的逐利性,反對過度醫療;他批評醫療界的重心依然是追崇具體治療技術而不是預防醫學;他批判整個社會對于控煙戒煙工作沒有一點警戒的跡象,是完完全全的“形式主義”。在吳英愷誕辰百年的紀念大會上,他激情呼吁中華醫學會的全體委員,尤其是年輕的委員,要端正學風,克服浮躁的功利情緒,在各種名利的糾葛中堅持把患者利益和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

公眾矚目的“社會活動家”

近年來,在各大媒體的頭條幾乎都能看到胡大一的名字,他牽頭舉辦巡回全國各地的公益和學術活動,并積極倡導健康理念。

▲胡大一教授在義診

1995 年,《北京晚報》編輯部第一次請專家給老百姓作講座— —當時僅僅是在報紙上發了個小豆腐塊的消息,可是當天下午,本來只能容納3000 人的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竟然賣出了1 萬多張票!上萬人一下子涌進公園驚動了警察。后來,公園只好破例將講座專家胡大一請進了廣播室,老百姓就在公園的各個角落聽大喇叭。后來,他的講座連同洪昭光、向紅丁的講座一起被結集出版,就是當年轟動出版界的《登上健康快車》。胡大一再一次聲名鵲起,他也開始由“坐在診室里的醫生”向“社會活動家”轉變。

2002 年,胡大一教授在擔任全球華人心臟保健網絡主席,積極推動“世界心臟日”活動在中國大陸開展。2003 年10 月31 日,胡大一被全球華人心臟保健網絡授權并任命為世界心臟日中國大陸區執行主席,負責組織宣傳世界心臟日活動,歷屆由他主持舉辦的活動都得到了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等政府機構、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和支持。

2007 年5 月,中國紅十字會和人民醫院共同發起組建中國紅十字會“愛心工程”胡大一愛心志愿服務隊,集合了全國一流的先天性心臟病專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針對貧困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救治,同時救助“5·12”地震災區的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2007 年5 月4 日,中 國紅十字會愛心工程——“胡大一”志愿者服務隊的公益活動在安徽省太和縣中醫院啟動。整個活動由胡大一發起,并將為安徽省貧困患者長期免費篩查、減免費用、愛心補助治療。每例手術為患者減免5000 ~10000 元左右費用。胡大一帶領他的團隊在祖國各地展開“健康長征”。陜西、河南、安徽、黑龍江、新疆、貴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近十多個大中小城市都留下了他和他的團隊的足跡,他的團隊先后開展先心病義診及健康教育活動14場,健康教育大眾近7000人次,義診篩查患者47984 人,篩查出現先心病患者761 人,實施手術261 例。

胡大一認為,中國人的健康問題,以及目前存在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就出在一個“等”字上──小病等成了大病,輕病等成了重病,無論是腫瘤、冠心病,還是先心病,一旦出現癥狀往往已是中晚期,就不可能看病不難,看病不貴了。要解決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是解決“等”的問題,同時還要增強預防疾病的意識。另外,醫生應該走出醫院大門,去承擔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進、推動預防的工作。胡大一主持了健康快車、健康大課堂等活動,向公民普及健康預防知識,并出版了《公民健康手機》等大眾健康讀物,多次在重要媒體開設健康講座,力圖引導公眾重視自我健康的保護,積極促進健康預防。

如今,胡大一已經年近古稀。他說:“人的一生,事業常青才有意義。做醫生的不一定要退休,到晚年仍可投入到公益和預防事業中,而公益活動是實現醫生人生價值和醫學價值的重要平臺。 ”

一直以來,他始終放不下心中的郁結——中國有400 萬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作為醫生不能眼看著這些能夠徹底治愈的疾病拖成不治之癥。他心急如焚。他說:“在美國,3 歲以下的先心病患兒、在德國1 歲以下的先心病患兒都能得到根治,而在我國,越窮的地方和海拔越高的地方,先心病的孩子越多,越得不到治療和照護,這是整個社會的失職。在貴州、青海、西藏等地,每救一個孩子我都感到特別幸福?!睘榱诉@些孩子,他犧牲了所有的節假日,帶領他的團隊深入邊遠山區,盡可能親自救治每一個孩子。前不久的五一假期,他又帶領志愿服務隊到安徽太和,成功舉辦了第七次大型篩查救治活動。

胡大一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年輕醫生沒見過窮人得病的困窘,沒體會過孩子們渴望救治的心情。公益活動是體現醫學的人文性、醫生的仁愛心以及技術的可及性的一個重要窗口。所以,他才會堅持以自己的行動鼓勵帶動年輕人走出去,到基層,到農村,到最窮苦的邊遠山區體會生命的另一種狀態和作為醫生的更深層價值。

回首半生坎坷,難免感慨萬千,每當講到情緒激動時,他會刻意停下來稍稍平靜。對于半生的功業勛績,他并不驕傲。他認可的是自己有一顆充滿陽光的心,是一個始終正面對待陰影,不會怨天尤人的人,即使遭遇不公平也不會輕易放棄。只要認準了的事,就不會在意別人說什么,更不會顧忌前面的障礙。他說:“身為醫生,保護公眾健康和廣大患者的利益就是我的使命和責任,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沿著這種理念走下來,就會自覺地去調整偏離的方向,路就會越走越清晰。”

他說:“公眾健康高于一切,患者利益重于泰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色国产|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精品美乳|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天天摸夜夜操|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毛片网站在线看| 午夜国产小视频|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婷婷六月在线|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激情视频综合网| 啪啪国产视频|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91色在线观看|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91亚洲视频下载|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免费看美女毛片|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9p|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国产小视频网站| 熟妇无码人妻| 国产区91| 色亚洲成人|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在线八区| 99人体免费视频|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日韩午夜片|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性欧美精品xxxx| 福利视频久久| 91精品专区|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婷婷六月天激情| 中国毛片网| 毛片在线区|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www.亚洲一区|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久久久久久久97|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四虎综合网|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国产99热|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