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香
2009年5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在對臺經貿、航運、旅游等方面交流和先試先行;加強兩岸產業合作,積極對接臺灣制造業、推動發展以船舶修造為重點的臨港工業集中區。
2009年12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首次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國務院還首次提出:“1、要培育新的旅游消費熱點,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發展郵輪、游艇等新興旅游;2、把郵輪、游艇等旅游裝備制造業納入國家鼓勵類產業目錄;3、積極支持利用荒灘、邊遠海島等開發旅游項目。”這是國務院的文件中第一次出現“游艇”二字!
游艇業在國外被稱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機”,游艇產業不僅代表一個地區的生活水平,也代表一個城市的形象。隨著國家對產業的關注,正處于起步階段的游艇產業即將揚帆起航。
9月20日,首屆海峽兩岸游艇產業論壇在福州開幕,兩岸游艇業人士就游艇業發展前景、福州發展游艇業條件與機會等,做了深入探討。
游艇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論壇上,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錢永昌先生發表致辭談到,這幾年各地出現了“游艇三熱”,即游艇產業規劃熱、游艇俱樂部建設熱、游艇商務活動熱。而這是因為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游艇經濟自然就起步了,我國游艇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按國際慣例,當國民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即進入消費游艇的“啟動期”。超過6000美元達到“快速發展期”。游艇是國際上重點發展的旅游項目,尤其是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艇產業開始進入國內消費者的視野。
目前,我國有游艇生產銷售企業近400家,年銷售收入數十億元,游艇已出口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城市的人均GDP為游艇消費創造了強有力的經濟基礎,深圳、上海、青島、天津、廈門、珠海等沿海城市的游艇產業已取得長足進步。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艇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煒航曾指出,未來3年內游艇業會有一個快速發展期,六七年后將逐漸趨于成熟。
廈門華閩恒泰游艇有限公司董事長袁越則認為,在將來,游艇也可以和汽車一樣,成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十年前,中國人也無法想像自己能擁有家庭汽車,如今買車還是夢嗎?游艇現在走的就是十年前汽車產業走過的路,現在看似遙遠。將來也是觸手可及。”
袁越大膽弼則,中國未來游艇市場不會小于汽車。作為新興產業,游艇一旦得到政策支持,配套逐漸成熟,游艇將會成為傳統經濟瓶頸下的有力突破口。
臺灣游艇業已趨于成熟
“在臺灣,周末和家人朋友駕駛游艇出海旅行,是非常普遍的事。”臺灣游艇帆船協會理事長陳柏齪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年至少兩次駕船出海,每兩年還會帶隊去日本參加帆船比賽,休閑、競技,不同樂趣,不同享受。
陳柏毅介紹,臺灣在全盛時期有400多家游艇俱樂部,游艇生活成為汽車之后的主流消費,“人們在看到碧海藍天時,心情自然放松愉悅很多,享受到的自由感受,是其它休閑活動無法取代的。舉例說。開車去郊外,就算開車兩個小進你能確定找得到凈土嗎?而到了海邊,登上游艇,只需行駛十分鐘,就能擁有自由的海上世界。”
臺灣享有“游艇王國”的美譽,上世紀90年代受工資及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影響,游艇產量一度衰退,經營游艇生意的公司也從全盛時期的400多家衰落到現在的30多家。但近年在廠商加強上下游整合及積極轉型帶動下,游艇發展已朝向大型化、精致化的高級游艇發展,直接與意大利、美國、英國等國際知名的大型游艇廠形成競爭態勢。
此次游艇展上,記者聽聞有臺灣游艇制造商有意到福建辦廠。
福州發展游艇業的條件與機會
福州市發改委副主任羅恩平對記者介紹,福州發展游艇產業,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福州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與臺灣地區一水相隔,必將是從事游艇活動的重要節點。福州海域面積達10373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約占全省1/3。福州1年平均氣溫20.7度,全年適合游艇活動。羅源灣、福清灣、興化灣三大深水良港,可提供足夠游艇泊位。福建擁有大小島嶼415個,游艇出游,選擇空間大。
此外,從經濟條件來看,2009年福州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即將達到6000美元標準的游艇快速發展期。2009年的胡潤富豪排名榜單上,福建全國第六,主要在福州、廈門。福州也是我國重要的船舶工業基地,擁有大型游艇制造的主要人才,尤其是木工和油漆工。
除已有資源。福州亦正在為發展游艇產業醞釀出臺《福州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將擇機出臺,其中提出“加快閩江旅游發展,傾力打造海峽旅游品牌”,對于購買用于旅游的游艇給予一定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