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嵐
揚琴,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羽琴、蝙蝠琴、蝴蝶琴。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無論用于獨奏﹑伴奏還是合奏,揚琴的音色特點都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揚琴是中國民族樂器中常見的一種擊弦樂器,與鋼琴同屬,音色具有鮮明的特點,音量宏大,剛柔并濟;但個性又不是很強,因此容易與其他樂器融合。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現力極為豐富,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據史籍記載,明末,隨著我國和西亞、東亞間日趨密切地友好往來。揚琴由波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廣東一帶,后來逐漸擴及到閩浙、江淮和中原地區(qū),并加入到為說唱和地方戲曲伴奏的行列。各地琴書多以揚琴作為主要伴奏樂器,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安徽琴書、廣西文場、貴州文琴、四川揚琴和云南揚琴等。在粵劇﹑潮劇﹑漢劇﹑閩劇﹑越劇和滬劇等地方戲曲音樂中,也都用揚琴作為伴奏樂器。到清末民初,由于許多民間器樂演奏形式,作為獨立的樂種興起,揚琴又成為廣東音樂、江南絲竹和山東琴曲等樂種的主要樂器之一。揚琴在我國經過近400年的流傳和演進。不論在樂器創(chuàng)作、演奏藝術和樂曲創(chuàng)作上,都已具有我國傳統(tǒng)特色和民族風格,并與各地民間樂種組合,形成了多個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樂種性特色的流派。
揚琴的基本竹法是左右兩手輪流交替,傳統(tǒng)竹法有“左竹法”和“右竹法”兩種。在演奏中,能否把握好每個樂曲的音樂風格,充分表達音樂內容,對演奏者來說,兩手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大家都知道,在民族樂器中,如:二胡、笛子、嗩吶都是單旋律樂器,他們只能演奏一個主旋律,因此在演奏中很多時候要靠別的樂器伴奏來共同完成樂曲,而揚琴在這方面有他自身的優(yōu)勢,他可以一手演奏一個旋律主題,另一手演奏伴奏聲部,或者兩手都演奏不同的旋律。有時進行卡農音樂演奏,有時同時展示兩個不同的音樂主題等等手法。這樣,就要求我們在演奏時充分注意并鍛煉好雙手的配合能力。而由于我們在生活中,主要以右手活動為主,左手的活動不是很多,所以我們的右手活動能力要比左手的活動能力強。像對剛剛才開始學揚琴的小朋友來說,左手相應來說不靈活,而且力度也不夠,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左手的練習。要把左手練到基本可以和右手相同,這樣才能兩手協調。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一定要加強左手練習呢。因為這是揚琴演奏的特點,我們左手演奏的通常是樂曲的主旋律,如果主旋律演奏的不流暢,時強時弱,斷斷續(xù)續(xù),那再優(yōu)美的樂曲也不可能悅耳動聽,使樂曲的感染力大大降低。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更加要求我們注意和鍛煉左手的演奏水平。
我們先從一只手是旋律聲部,另一只手是伴奏聲部來演奏。首先,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旋律聲部的清晰與突出。這要從幾個方面來練習。首先,要把旋律聲部從樂曲中拿出來單獨練習,把旋律聲部演奏得非常熟悉,充分表達出作者的音樂思想。特別要注意在演奏單手連貫的旋律時,單手輪音的密度問題,如果演奏的非常稀疏,旋律就會感覺不流暢,不連貫,這就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讓單手的密度加快,讓單手輪音保持在盡可能快的狀態(tài)下。另外對于伴奏聲部來說,首先的要求是節(jié)奏準確,一般的伴奏聲部都是有固定節(jié)奏的,這個節(jié)奏就是構成樂曲的框架,如果節(jié)奏不準確,那么這個框架就不牢固,樂曲進行的律動就不協調,所以說節(jié)奏是首要的。還有揚琴在樂隊沒有指揮的情況下,它還要起到指揮的作用,如果指揮的節(jié)奏不穩(wěn),那其他的樂器演奏就沒有了節(jié)奏,那樂曲就會變得雜亂無章,所以說節(jié)奏是很重要的。還有一點就是有節(jié)奏的伴奏音型要特別注意第一個音的演奏,因為一般來說,節(jié)奏音型都是一些和弦分解的織體,而往往第一個音是和弦的根音,因此要加強這個根音,在強調根音以后,可以得到節(jié)奏分明,和弦清晰的效果。
除了節(jié)奏準確外還要注意音準。音不準樂曲就會變得面目全非,因此,音位在任何樂器演奏中都是值得注意的。在揚琴演奏中,音的擊弦位置很重要,如果擊弦不準確,那這個音就聽不清楚或者是個雜音。我們彈揚琴時要把琴竹彈在離琴碼2厘米的位置,這個位置發(fā)出來的音是最實,同時也是最優(yōu)美的。其他位置發(fā)出來的音是虛的,而且也不好聽。因為揚琴是左右手演奏,那它演奏時就會有兩個聲部出現,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伴奏聲部一定要弱于旋律聲部。以上兩個聲部的分部練習做好后就是雙手在一起彈奏的問題了,雙手同時演奏時,首先要注意左右手的豎向對準,如演奏《節(jié)日的天山》一曲時,三對二的段落兩手總是配合不好,彈奏出來的很難聽。這就要求先練習左手的聲部,練得盡可能連貫,強弱都要對比到位,然后兩手配合在一起,先把第一個音對齊,然后按照譜對著練,由慢練起,把每個音都對好后再練到原速。這樣就能把主旋律和伴奏都彈得非常清晰。除了三對二的段落,還有四對三的段落,練習的時候也跟三對二一樣,先把兩個聲部分開來練習,重點練習,反復練習,練習好之后,再把兩個聲部合并。有的如《竹林涌翠》就需要單手彈的旋律部分突出,而另一只手的長音輪相對弱些,雙手交替地彈,這樣此起彼伏的就形成了。
還有輪音,演奏時一定要雙手彈奏得高度一致、密度一致、強弱一致,這樣奏出的效果就一定是一條長線的感覺,非常均勻。在大段的輪音段落中,雙手移動要自如,中間不能有間隙,這樣才能奏出非常優(yōu)美的旋律。
這些只是在揚琴演奏中最基本的演奏技巧,但這也是揚琴演奏中最重要的演奏技巧。雙手配合不好的話,演奏出來的旋律就沒有生命,就不能很好的表現出曲作者的音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