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紅霞
戲劇服裝設計在戲劇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將物質的服裝變成戲劇的藝術語言,是戲劇服裝設計者的根本任務和訴求。根據我多年從事這一工作的經驗,并結合我在《老縣長的第二春》服裝設計的點滴體會,簡略歸納,就教于同行和老師。
首先是精讀劇本。劇本乃一劇之本,是所有二度創作的依據。要深入研讀劇本,研究劇本的時代特征,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弄清劇本的思想內涵及美學特征。只有把劇本讀懂了,吃透了,人物影像就會漸漸清晰起來。
第二要考慮劇種。每一個劇種都有她的藝術特征,美學特征,以及觀眾的審美慣性。我們是淮海戲,淮海戲是“草根”文化,她以演蘇北農村題材為擅長,觀眾欣賞淮海戲,要求人物和自己沒有距離,劇中的人和事就像發生在自己的身邊,他們才愈加感到親切、可信。因此,在設計服裝的時候就要考慮劇種和觀眾的欣賞習慣,不能不顧劇種,不顧觀眾地一味強調奢華。奢華固然可以刺激觀眾的眼球,但是,人物身份和劇種特性就淡化了。
第三要考慮人物的身份、職業、年齡,特別是人物性格,一般情況下,什么人穿什么衣服。我們很難想象一個老縣長會穿帶洞的牛仔裝,一個女干部會穿低胸、低腰的時裝賣酷;性格穩健的人穿衣比較“正統”,性格開朗的人穿衣可能就比較講究色彩,性格浪漫的人穿衣就“花哨”。在生活中是這樣,在舞臺上,為了塑造人物性格,就要更加夸張他們的衣著。因為,戲劇服裝是舞臺人物外部造型的重要手段,它是第一個將人物性格信息傳遞給觀眾的,直觀地表現人物的個性、職業及習慣,從而為表現全戲的思想和塑造人物形象服務。
再者就是要強調人物之間服裝色彩的對比。戲劇是觀賞性的表演藝術,既是觀賞,就要在觀賞性上做文章。人物之間服裝的色彩不能單一,不能雜亂,在注重多彩多姿的同時,要考慮全劇的總體風格。傳統戲曲的服裝在色彩上非常講究色彩的對比,是我們極好地借鑒。戲劇服裝不是生活中的服裝,強調它的舞臺美和藝術美是戲劇服裝設計最根本的本質。
最后要考慮的是和舞美、燈光的協調配合。戲劇藝術是綜合藝術,落實到服裝設計上,它歸屬于舞臺美術的大范疇。舞美的風格、色調直接影響服裝的色彩,服裝的色彩既要和舞美統一,又要有自己的獨立性,沒有獨立性,一會“融進”舞美,使觀眾造成視覺模糊,二會失去鮮明的藝術個性。和燈光的配合也同樣重要,要充分考慮燈光作用于服裝所出現的效果。與舞美、燈光之間的融合與協調,才能達到最佳的舞臺美術視覺效果。
江蘇省淮海劇團創作的大型現代淮海戲 《老縣長的第二春》講述“草根”出身的老縣長何立本在退休、喪偶后,由苦悶、失落,到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價值,最后不但走出困頓,還和方自珍相愛成婚。最終體悟到“超越世俗尋本真”,“快樂心情是天堂”。這是一出輕喜劇,在喜悅、詼諧的同時,全劇始終洋溢著引人向上的精神,歌頌生命的美好和人性善良。
由于老縣長何立本是“草根”出身,他就有別于其他知識分子出身的縣長,他不會西裝革履,因此,他的服裝以白色短袖體襯衫為主調。這樣的衣著可以體現他做事明快的性格,不事奢華的樸素情懷。在他到飯店做廚師的時候,為其設計淺藍短袖襯衫,罩以白圍裙,更能襯托他干練簡約的性格。
方自珍是一位中年醫生,雖然她個性中正,不慕虛榮,在自己二次婚姻上表現出不失自我的品德。但她又是一個知識女性,知識女性對服飾有自己的個性追求,因此,為她設計的服裝在以白色為基調的同時,在襯衣上加以活躍的黑色斑點,并配以腰帶,既可以增加動感,又可以顯示女性的體征。在和老縣長互道愛慕之情一場戲中,為她設計了橘黃色的短袖上衣,橘黃色在穩重中透出熱烈,很好地體現出她內心的情愫涌動。
魯再秀是老干部活動中心主任,在她的身上有為老領導做事的熱情,但是,她骨子里還有一些刻板和世故。所以我給她以絳色為主,樣式上為短袖長褲套裝。把她的刻板形象地表現出來。
何勇是老縣長的兒子,在他的身上沒有干部子弟的虛榮和奢華,更像一個隨意的現代青年,紅藍相間的體恤衫和倒戴著的網球帽恰好地反映出他的率真的性格。
袁園是何勇的戀人,性格和何勇相近,給她的色調以紅色為主,再配以后現代的金屬腰帶,體現出她的青春活力和時代印跡。
以上是我為《老縣長的第二春》幾個主要人物設計服裝的想法和體會,最終,服裝設計還是要通過舞臺實踐和觀眾的認可,才能達到塑造人物這一最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