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林
《群眾文化學概論》指出: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為滿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動為主體,以自我娛樂、自我教育為目的而進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點和綜合性、普及性、傳承性的各類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是我國文化事業的基礎,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水平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標志之一,所以沒有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多樣,活動面廣,信息量大,充分運用群眾文化的社會性和參與的廣泛性,認真探索群眾文化的創新,提高對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意識,是我們群眾文化工作者的任務和責任。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日益深遠,我國的群眾文化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沖擊和影響。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年初主持召開的國務院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今年是我國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特殊情況下,溫總理要求各地方、各部門要精心組織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眾文化活動,深入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重視民意、體察民情、關注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無疑給我們群眾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知道,群眾文化是群眾精神深層次需求的集中體現,它承載著群眾的美好生活理想,消磨著人際社會的各種裂痕。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必須以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安定的社會環境為前提。因此,金融危機對群眾文化工作的影響如何?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群眾文化工作該有怎樣的作為?探討這些問題,對我們在當前形勢下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目前,政府采取了積極措施應對危機,努力將經濟危機對人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但就群眾文化工作來說,還是會或多或少受到影響。首先,經濟危機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人民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減退。群眾文化工作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作為保障,在金融危機下,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一旦降低,必然會降低他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從而影響到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其次,經濟危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導致群眾文化工作質量和水平提升受到影響。只有在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下,我們才能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和諧社會是我們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社會保障,離開了和諧的社會環境,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就無從談起。
群眾文化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促進力量。在金融危機下,要想進一步做好群眾文化工作,不僅要對其有正確的認識和定位,更要堅持在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既要因地制宜發展富有本地特色的群眾文化工作,又要針對不同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讓各種大眾文化形式在主旋律的引導下反映大眾的文化需求,根據社會的發展進步不斷得到整合和創新。
根據群眾文化必須緊扣和諧社會建設主題,反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指導精神,我們泰州市海陵區文體局09年以來在全區率先實施“1222”文化惠民工程,即每月舉辦1次特色文化廣場主題活動;各鄉(街)每年舉辦2次大型戶外文體活動;新創2個文藝節目;組建2支特色文體隊伍。放大文化品牌效應,充分挖掘城鄉的文化資源,使社會文體活動頻現新亮點。
我們在區政府廣場先后開展了各類型的特色廣場文化活動,舉行了“歡天喜地鬧新春,金龍狂舞爭霸賽”,2009“歡樂海陵”社區行巡回演出;“頌勞動風采,詠企業魅力”大型廣場企業歌會;科普宣傳周“廣場文藝互動活動”;海陵區廣場新創秧歌比賽。我們緊扣重大節日,配合區婦聯、教委共同舉辦了“頌祖國,慶六一”全區少兒文藝調演,與區機關工委、總工會共同主辦了“唱紅歌,慶七一”全區機關黨員歌詠比賽。為迎接2009海陵農業園區觀光旅游節,根據區政府的要求,我們承辦了開幕式、大型民俗文化大匯展的演出和旅游節期間雙休日廣場文藝大匯串演出,為農業園區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受到了廣泛好評,成為旅游節期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為加快“法制海陵”“平安海陵”建設步伐,我們配合區司法局成立了1支法制文藝宣傳隊。在全區范圍內,通過“唱法制歌、演法制戲、跳法制舞”的形式,讓老百姓在笑聲中受到法制教育。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倡導家庭和睦、夫妻和諧的良好風尚,我們舉辦了“和諧新海陵,金婚伴夕陽”大型金婚慶典活動。我們還深入各鄉鎮(街道),先后組織了各種類型具有本地域特色的戶外文體活動近百余場,如城南街道舉辦了全街道各社區的腰鼓比賽、太極劍大匯展、廣場紅歌健身舞比賽;城西街道舉辦了中老年健身操比賽、彩扇秧歌表演賽;泰山街道舉辦了老年時裝秀、社區合唱節;城北街道舉辦了“2009和諧花園”鄰里音樂會;罡楊、蘇陳分別舉辦“全國植樹日”、稅收宣傳大型廣場文藝演出;九龍鎮在鎮政府廣場成功舉辦了“歡樂海陵”九龍行大型廣場文體娛樂互動活動;景泰路街道舉辦了大型民間民俗文化大會串展演活動;城東街道舉辦了“農村文化進社區”“社區文化進農村”的大型城鄉群眾文化互動活動等。
這些活動,在普及弘揚優秀文化、提高群眾文化藝術修養、實踐技能和活動水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既體現了和諧社會的先進性,又有利于社會大眾公民意識、社會主體意識的培養,使社會正氣得到弘揚。
綜上所述,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國際金融危機確實對國內群眾文化工作存在著一定的潛在影響,但是只要我們密切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不斷發掘群眾文化工作的亮點,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必定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金融危機對群眾文化工作的影響,切實促進群眾文化工作的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