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化除菌水龍頭
你常洗手嗎?如果洗手時看到細菌在活潑蠕動,會不會讓你更認真地對待洗手這件事呢?臺灣三名年輕的設計師設計了一款水龍頭叫“iWash”,它能讓細菌在洗手時完全可視化。
iWash看起來跟一般感應水龍頭沒有太大區別,只是造型變成了大圓盤的花灑狀。圓盤的外層是一圈密集的出水孔,手靠近時會自動感應出水;出水孔內一圈是LED小燈柱,可以顯示紅、綠兩色;再往內則是數字顯微鏡和圓形顯示屏。
如果手上細菌很多,出水孔內的LED燈就會變得通紅,顯示屏上顯示的也都是密密麻麻的細菌“軍團”;當你心存恐懼地認真搓洗雙手后,LED燈隨之轉綠,表示細菌已被消滅,顯示屏也會變成透明的。
高效撿網球機器人
打網球是鍛煉身體、放松身心的好方式,不過一場練習之后滿地的網球撿起來總是讓人頭疼。韓國設計師Yunjo Yu和Seonghyun Kim從真空吸塵器中獲得靈感,利用超細纖維和太陽能電池板,制作出了高效撿網球的機器人——Tennis Ball Boy(網球小子)。
它的使用非常簡單。超細纖維材料就像魔術貼一樣,可以將網球粘起來,內置的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提供清潔、便利的能源。只要推著它走一圈,就能將散落在地上的網球收集在其中間的存放倉內。有了它,人們就可以更加開心、輕松地打網球了。
滅火器套裝,讓滅火更高效安全
傳統的滅火器笨重,用法復雜,如果沒有一定的消防知識,難免會感到手足無措。而這款滅火器套裝則完全不同,它由滅火器與防毒面罩組合而成。滅火器的操作非常簡單,扳開安全銷,扣動扳機,噴嘴就會噴出滅火干粉。跟滅火器配套的防毒面罩還配有對講機、照明用具以及煙霧過濾器等裝置,以保障救火者的人身安全。
隨時隨地想坐就坐的便攜凳子
步入人滿為患的車站,去熱門飯館排隊吃飯……生活中總有各種想要坐下卻無處可坐的時候,此時如果能“刷”的一下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凳子坐下,簡直羨煞旁人啊!來自丹麥的設計師Theo Fischer Ginman實現了這個想法,他設計了一款可折疊的小凳子,能滿足你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坐下”的需求。
在沒打開時,它看起來就是一個水杯大小的圓筒,沒有一絲一毫凳子的“長相”。但當你需要時,無需念出咒語,也可以瞬間將它展開、拉長并鎖定,讓它變成一個T字形高凳,然后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穩穩坐下。
它可以實現17厘米到87厘米的可擴展長度,所以無論你身高多少,只要體重不超過130公斤,都可以輕松坐下。當然啦,長時間坐著它也沒那么舒服,但短時間放松腿腳已經足夠啦。
鴨嘴洗碗刷——一個動作刷洗餐具兩面
日常洗碗,洗完正面還得洗反面,洗完反面還得特別“關照”一下邊沿,有時不得不將海綿布折起來用,真麻煩。有了鴨嘴洗碗刷,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洗刷的整個過程。
韓國設計師Yoon Naera覺得現有的長方體洗碗刷不夠方便,對其進行了簡單改造:把黃色海綿部分挖去一塊,然后用綠色的硬質絲網填充,形成一個鴨嘴造型,你只需要把杯子、碗、盤子等放到“鴨嘴”里夾住,旋轉一周,里外就都能清潔干凈了!
順便說一句,該設計榮獲了2014年德國紅點設計獎哦。
創意蜂蜜勺
意大利Alessi公司設計的蜂蜜勺子是一個中空的多邊體,相比于平勺,它能夠一次性盛納更多蜂蜜,而且不易灑得到處都是,非常實用又美觀,體現精致的生活態度。該款勺子淘寶有賣哦。
“折”出來的小鳥夜燈
英國設計師Umut Yamac將折紙的概念與燈具結合,創造出這只線條簡潔、顏色素雅的“小鳥”,再配上互動的小構件,讓使用者能在邊看邊玩中放松心情。
設計師選用了紙張與黃銅兩種材質,呈現出柔軟與剛硬的沖突,卻又相處得非常融洽。在小鳥嘴上與尾巴上分別放上黃銅,使得小鳥處于微妙的平衡狀態,只需輕輕一推,甚至陣陣微風,就能使其前后搖晃。
小鳥夜燈并非只是靜靜待在角落里的燈具,它可以與人類互動、與大自然互動。當你盯著這只小鳥輕微且規律的晃動時,你會漸漸放松下來,就像被催眠了一樣。那么,請在小鳥夜燈的搖晃下,甜甜地安睡吧……
分層洗衣機
一個人的衣服太少,一般總要攢一堆才能開一次洗衣機對不對?各類衣服不分深淺內外地統統丟進洗衣機,面對互相染色的衣服傻眼了,怎么辦?要是能把洗衣機做得像鴛鴦火鍋一樣,各類衣物分別清洗、互不影響,就好了。嗯,那就看看分層洗衣機的厲害吧:
它外觀看起來是一個白色的分層圓柱體,像一個蒸包子的籠屜,每一層都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洗衣桶。當你需要洗滌少量衣物時,可以單獨開啟某一層洗衣桶,由于每層洗衣桶體積較小,只需少量水流即可達到清洗目的。當周末大洗的日子來臨時,也可以將內衣、外衣分別放進不同的洗衣桶里,讓它們互不干涉地各自清潔。如果你足夠細心,還可以將深淺不同的衣物完全區分開哦。對于合住一族,也可以一人使用一個洗衣桶,實現多人共用又互不干擾的和諧洗衣環境!
可“承包”不同大小垃圾袋的垃圾桶
你一定遇到過塑料垃圾袋口徑比垃圾桶口徑略小的時候吧?套住一半的垃圾桶,有時垃圾不小心就灑出袋外,又或者垃圾過多將垃圾袋弄破,收拾起來好煩人啊!
廈門理工學院的張抱一和胡玲玲同學用一款簡單的設計,輕松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在垃圾桶邊緣處設計了一些細槽,你可以將不同大小的塑料袋按尺寸卡入這些細槽中;同時卡入2-3個塑料袋時,你就可以得意地一舉搞定垃圾分類的問題!這項注重細節又簡單的設計,榮獲了2014年的德國紅點設計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