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青春都有夢,只要邁開雙腳,夢想其實并不遙遠。與其坐嘆夢境的飄渺,不如追上飄渺夢境的腳步。遠行前,翻閱他人的追夢故事,或許能讓年少的我們少走些彎路,欣賞到更多的路上風景……
2014年夏天,一款名為“臉萌”的手機軟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蘋果軟件下載排行榜,似乎一夜之間,所有社交網站的用戶都曬起了同一種風格的漫畫頭像,就連陳慧琳、鄭中基等明星也愛玩“臉萌”。而這款有趣的“拼臉”軟件的開發(fā)者郭列,僅僅只有25歲。
“學渣”到“學霸”的逆襲
如果說所有的成功都是有跡可循的,那么郭列的成功確實有那么一點“征兆”,因為他是個定下目標就不服輸的人。
高中時期的郭列很叛逆,喜歡古惑仔,總不按常規(guī)出牌,放著敞開的校門不走卻選擇翻墻回家這種事他沒少做。也曾稀里糊涂地打架鬧事過,甚至還動了輟學的念頭。可班主任和家人的信任與寬容,讓他燃起了斗志:為了這些相信他的人,他要考一所好大學。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郭列關掉手機,與世隔絕,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晚上12點半睡覺……只用了一年時間,他便成功甩掉“學渣”的帽子,變身“學霸”,在眾人震驚的目光中,順利考入了華中科技大學。
從迷茫中找到方向
告別緊張忙碌的高中,迎來自由開放的大學生活,本應是件高興的事,但郭列卻感到十分迷茫。而高考的成功讓他發(fā)現,認定目標,然后努力去實現目標的感覺是再痛快不過。于是郭列開始嘗試并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他加入協會,參與創(chuàng)業(yè)大賽,從一個人開始,到處張貼傳單,尋找小伙伴。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他終于組好了一個參賽團隊。
當時郭列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從一百多所參賽學校里勝出,闖入全國總決賽。通過一年的努力,郭列帶著自己的團隊成功地實現了這一目標。雖然在總決賽中敗北了,但整個“旅程”讓郭列嘗到了跟團隊一起努力奮斗的樂趣。
在此之后,郭列又給自己定了一個新的目標:開發(fā)一款產品,讓千萬、億萬的人使用。憶起此事,郭列說,他希望將來在地鐵里,看到有人在用他的產品時,能自豪地上前告訴人家:“哥們兒,那個產品是我做的。”
大三時,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的機會降臨了:著名的互聯網公司騰訊來到華中科技大學招募實習生。郭列興致勃勃地參加了筆試,不料卻落選了。那年暑假,有些喪氣的郭列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外出實習,而是回家自學了一些互聯網方面的知識。暑假過后,騰訊公司的正式招聘開始了,準備充分的郭列信心滿滿地參加了筆試,沒想到,還是落選了。不甘心的郭列四處打聽到了最終面試的時間和地點,“強行”參加面試。這回,他成功了。
認定目標,不言放棄
雖然略帶驚險地成功“闖入”騰訊公司,但郭列發(fā)現,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與自己想做的事情簡直有天壤之別。
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郭列決定辭職。青春正當好,不能為了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浪費時間。于是在眾人的不解和惋惜中,他離開了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工作崗位。他要重拾起最初的目標——做一個很多人使用的產品,做一個下載量排行第一的手機應用。
“雖然這很難,但畫餅總比沒有好。”郭列說。
因為非常喜歡漫畫《海賊王》,郭列從中獲取了靈感,開發(fā)出了第一款產品——微信表情“說說”。這個軟件的功能是由用戶給自己選定的表情配音,錄好后它就成了一個帶著語音的表情,可以發(fā)給微信好友或發(fā)至朋友圈與他人分享。但這個軟件存在著不小的弊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配音,且微信和朋友圈都不支持這種格式,導致軟件不易傳播。
第一個產品失敗了。
郭列一度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可每次想放棄的時候,他就想象一個畫面:實現目標后,跟一群小伙伴一起舉杯歡慶。一想到這個畫面,郭列就又斗志昂揚。
很快,成功的一天到來了。郭列和小伙伴們一起開發(fā)的“拼臉”軟件——“臉萌”誕生了。一經推出,“臉萌”的下載量就爬上了手機軟件下載排行榜榜首,并蟬聯幾周冠軍。
成功的郭列并沒有忘記初心。他的團隊并不以上市或其他功利目的為目標,他們依然專注于一點:做年輕人最喜歡的科技公司。接下來,郭列的團隊將要開發(fā)一款全新的社交產品,讓分享變得更自由,讓用戶能更暢快地溝通。
郭列的成功心得分享:
一、創(chuàng)業(yè)必須要跟喜歡的人去做,而且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創(chuàng)業(yè)就像爬山,過程會很艱苦,一路上也有很多風景,而爬到山頂之后看到的風景是最漂亮的,可看完后怎么辦?在山上過一輩子嗎?不可能的,這個時候你需要下山了,要去攀爬另一座山。
三、怕失敗,是因為沒想清楚。
四、創(chuàng)業(yè)就不該是知道結果后再去想過程,而是你有一個猜想,用現實去驗證這個猜想,再通過用戶的反映來修改這個猜想。
五、不抱怨、不妥協的人更適合創(chuàng)業(yè),因為創(chuàng)業(yè)時遇到的困難、可能會妥協的地方比生活里多太多了。有點“中二病”的人也適合創(chuàng)業(yè),因為他們更不在乎現實,更心懷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