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釗
雖然,早已住進了高樓大廈,擁有了夢寐以求的人生高度,卻還不能算是“城市人”。
眺望云天相接處,祖輩的血脈,分明仍在縱橫阡陌間流淌。
難以割裂的風俗傳統、思維方式、憂患意識、戒備心理,像瓜棚的藤蔓,纏滿了心靈的支架。
離鄉的心還在漂泊。一個叫“城市文明”的瓜,懸在城市上空,搖晃著炫麗的光芒。離根,卻很遙遠。
因為,延綿幾千年的蒼老的根系,在鋼筋水泥筑成的森林,找不到扎根的土壤。
一次又一次,邀上老鄉,啃著燒玉米,咽著烤紅薯,躲進“開心農場”,種菜,“偷菜”,為日益滋長的懷舊情結,澆水、施肥、除草、搭棚架……
在虛擬的世界,瘋長著正在蔓延的抑郁。以浮躁感染的陣痛,敲擊鄉愁,追溯“農耕文明”的簡單,尋覓山野田園的寧靜……
在希望的屏幕上,借助多媒體,搜索屬于自己的根。
際遇的騰越,不改不羈的野性。青澀的生命,背負“小農意識”沉重的符號,依舊行走在城市的邊緣。
時髦的流行風吹迷了雙眼。回眸,苦笑著彷徨。
屢屢,站在陽光下,捋下一片流云,守望春山雨后的風景,等待圓潤季節詩意的飛臨……
2010.6于深圳
是現代文明的犒賞,還是強加?
不知不覺地,人們擁有了一個個密碼:儲蓄卡、信用卡、股東卡、購物卡、手機卡……
一個個,都是物質世界的誘惑,蹉跎人生的階梯。
一張張,都是現代文明的通行證,社會地位的象征,事業成功的標志。
命運之神賦予的一串數字,“芝麻開門”的一串咒語,可以敲開信息之門、生活之關、生存之鎖。
刻意的組合,苦苦的銘記,讓一個個輕盈的生命,背負沉重的枷鎖,止步于無形之關,躑躇于拼搏的旅途……
防備偷窺,被動輸入,在人與人之間,攔起一道靈魂的防線。將神圣的隱私,托付給一組可疑的數字。
擁有,是多么艱難。丟失,卻很容易。人生在世,須有健全的神經,隨時防備從天而降的“萬一”……
多么懷念與生俱來的基因,爹媽給的一個遺傳密碼。
曾經,讓我瀟瀟灑灑,無牽無掛,無憂無慮……
2010.6于深圳
都市的氣味很陌生,離家鄉的味道很遠,很遠。
會長高的城市,已經長了三十年,都市的氣味,仍在發酵。
粵、湘、魯,京、陜、川……都市支起一只大鍋,海納百川,燉出各大菜系甘香的誘惑。
挾雜著土豆漢堡、洋蔥比薩的氣味,加入巴西咖啡、印度咖啡的濃香,彌散在霓虹飛舞的夜空,讓五洲四海、大江南北遷徙而來的味蕾,縱情綻放。
新老移民的鄉音俗語、土話洋腔,就一起響徹二十一世紀的宴會廳,融化在都市文化的老火湯里。
都市正以宏大的氣場,接納八面來風,包容著古典與現代、海內和海外的人文風情。
沒有主流與非主流的界限,就連土著,也在亢奮的迎賓隊伍中,擔心丟失了自己……
一個個粗獷的、細膩的、內斂的、張揚的細節,走出傳統的角落,以開放的名義,融匯成都市成長的一個過程,組合成多元文化的共同體。
通過自由的發酵,在躁動中膨脹,在喧囂中凝聚,升騰出都市的新氣息。
于是,微笑,就成為共同的語言。飛越千古固守的藩籬,燦爛著新城的今天和明天,溫暖著拓荒的記憶……
2010.6寫于深圳經濟特區設立三十周年
祖屋,是血脈源流的根。
生命的記憶,從這里開始。
急匆匆的越洋而歸,心沉沉的邁進故里。合家大小尋根而回,續上延綿千年的血緣,回歸心靈的憩息地……
城市擴張的腳步,已經邁到門前。拆遷重置的,將是傳統的斷層、思維的裂變、信念的重整,還有根的安置……
今天,最后一次,向家族繁衍的圣地,行注目禮。
拍照、留影、錄像……祖屋的一磚一瓦,一床一椅,都是簡單的歷史存在。天井邊的石磨,柴房里的耙犁,在深情的注視中,詮釋著滄海桑田的含義……
撫撫灶頭,摸摸鍋鏟,感受歲月的溫度。
最能感知桑梓溫情的,是那只仍在微微晃動的搖籃。不知襁褓中的父親,漂洋過海之前,咿呀的是哪種外語?
還有祖宗的牌位,屹立在景仰的最高處。綿延不絕的香火,傳承的是一個家族的龐大的譜系。
只是,不知今后,青煙飄向何方?是在都市群廈間縈繞、游離,還是飛升在子子孫孫的腦海里?
被時代洪流沖擊的陣痛,發作于2010年5月1日,一個世代農耕之家銘記的日子。
農耕文明的痕跡正被城市化的車輪碾平。老村的影像,將永遠埋藏在新城的這片熱土。
明天,祖屋將夷為平地。
只好,包起祖屋一塊沉甸甸的青磚,供放在歷史長河的心岸。
樹起一個家族跋涉千年的碑記……
2010.7.1于深圳
從渾渾噩噩的勞碌里走出,渴望得到的,都已經得到。
在千辛萬苦的打拼中回首,希望擁有的,都已經擁有。
位子、銀子、房子、妻子、孩子……已經行走在都市的天橋上,被稱為成功人士的你、我,驀然驚覺,有一種成功,還不屬于自己。
擁有高度物質文明和巨大財富的都市,卻被評為最沒有幸福感的城市之一,真是天大的諷刺……
呵!幸福,您在哪里?
即使開上了車子,將生活享受的疆域,擴張到車輪能到達的無限,尋找幸福的方向盤,也不知,該轉向哪里!
都市正在流行的抑郁,或許,就因此而起?
奮斗了三十年,新城的規劃,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缺陷。尋找幸福感,一個沉甸甸的話題,成為第二個三十年頭等的大事。
于是,人們從迷惘中頓悟,在彷徨中反思,在失落中奮起:
去尋找生活艱辛中,一種可以品咂的愉悅;
去捕捉拼搏歷程里,一種人生智慧的真切感受;
去發現、追尋、感受生命旅途中,心靈慰藉的快樂驛站;
去預約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把握精神自由的一種人生境界;
去享受破解了生命密碼,擁有生命之外更高目標的極樂……
一旦,實現了精神對物質的超越,物質對精神的灑脫,我們就能遙望遠山紅葉,心有清荷……
2010.7.5寫給深圳
經濟特區成立三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