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瑩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院,北京市海淀區,100083)
長期以來,“富煤、少氣、貧油”是對我國能源資源特點的總結,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煤炭仍將作為能源供給的主力軍,為煤炭企業培養高層次人才將對我國能源事業健康順利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作為煤炭高校的排頭兵,是最早進行煤炭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教育的機構,在這里曾經培養了我國煤炭行業的第一批碩士、博士,涌現出一大批站在行業發展前沿的科技領軍人才,為我國煤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研究生招生培養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礎,做好研究生的招生培養工作對煤炭企業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隨著煤炭企業采煤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資源整合步伐的加快、煤炭資本市場的形成,煤炭企業對高級管理、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同時針對煤炭企業的需求情況,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05-2009年招收研究生的步伐也在逐年加大,如圖1。

圖1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05-2009研究生招生人數
經過長期的探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逐步形成了招生培養門類齊全、課程設置科學、運行機制成熟的研究生培養模式。2005-2009年間培養非定向碩士研究生達到3994人,進入煤炭企業一線工作的有73人;面對煤炭企業單獨招考碩士研究生264人,為煤炭企業定向培養工程碩士455人,EMBA 73人,其中很多人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為煤炭行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2009年恰逢中國礦業大學百年校慶,胡錦濤總書記發來賀信,肯定了學?!笆冀K以開發礦業、開采光明、建設祖國、造福人類為己任,秉承嚴謹治學、開拓創新的校訓,緊緊圍繞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精心做好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優秀礦業人才,在促進我國能源資源產業發展、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p>
煤炭行業從業人數眾多,整體文化素質偏低。有數據統計,在我國較大規模煤炭企業的從業人員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僅占0.4%。我國煤礦95%以上是井工礦,機械化程度較高,但工作環境復雜,資源回收率較低,對自然環境影響較大,員工素質不僅關系到煤炭企業高產高效,而且關系到員工生命安全及資源、環境和諧發展。通過煤炭企業研究生的培養,把以實現煤炭安全高效開采為導向的職業知識,以采礦、地質、管理等專業為導向的職業技能,以熱愛能源行業、奉獻煤礦為導向的職業態度和對自己、他人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使命感,對資源合理開發、對環境保護高度關注的職業責任等理念帶到煤礦一線,為煤炭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提高提供學習榜樣和踐行標準,有效地促進了煤炭企業員工素質的提高。
煤炭企業是技術密集型企業,工作環境復雜多變。隨著煤炭開采深度加大、復雜地質條件煤炭資源的利用,以及生產運輸系統高效化等問題不斷的提出,煤炭開采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同時,具體煤礦條件不盡相同,需要企業人員擁有應對具體情況的適應和改進能力,一般現場工作人員很難達到要求。大力開展煤炭企業研究生教育,可以促進高校先進理論、技術知識通過煤炭企業研究生這座橋梁和煤礦具體實際相結合,解決現場問題。通過現場研究生的培養,能有效促進了產學研結合,促進企業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現場科研的開展促進了煤炭企業的科技發展,提高了現場工作人員理論和技術水平,提升了研究生自身素質,把現有的科技人才留在了現場,從根本上提升了煤炭企業科技含量。
煤炭企業由于工作環境相對偏遠,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再加上外界不客觀傳統觀念影響,造成煤炭行業的觀念落后,現代理念不足,輕視理論、輕視人才等偏見比較盛行。通過招生培養煤炭行業研究生,為煤炭企業注入一批批有先進專業知識、高尚品質、與時俱進思想和現代世界眼光的高級研究生人才,有利于改變煤炭企業“傻大黑粗”的形象,重建煤炭企業重視科學、重視管理、重視人才、重視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先進文化內涵。同時,通過這些研究生可以展現當代煤礦的良好精神風貌和高尚品位修養,重塑煤炭企業的外部形象,改變外界對煤礦的偏見,促進煤炭企業文化建設良性循環,進一步充實煤炭企業文化內涵。
目前,煤炭行業職能管理條塊的分割,從客觀上造成了煤炭企業經驗交流、相似情況探討條件缺失。通過招收煤礦企業管理、技術骨干參加研究生教育,搭建煤炭行業交流平臺,能有效促進交流。在學員2~4年的研究生教育中,以學院、班級、導師為紐帶,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基礎。通過對工作情況的交流,能有效推動行業人才交流,深化對煤炭行業的整體認識。學員通過共同經歷研究生教育,互相建立了深厚感情,能有效擴大企業間的技術和戰略合作。
研究生招生培養內涵豐富,涉及面廣,是研究生教育中的最重要環節。煤炭行業和其他行業相比有其獨特的特點,所以要結合當前情況研究煤炭行業研究生招生培養中需要完善的環節。
通過研究生招生宣傳工作,把最及時的招生信息以最快的方式傳達到煤炭企業中,使煤炭從業人員了解各類研究生的報考條件和要求,方便條件合格且有強烈深造愿望的煤炭人才報考。在傳統郵寄簡章、網絡宣傳的同時,適時在煤炭企業集中地區開展現場宣講會,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研究生招生咨詢巡回宣講常規化機制。繼續加大研究生招生經費投入,拓展報刊、雜志、媒體等宣傳渠道。積極開展調查研究,遴選優質高效的招生宣傳形式,開辟新的招生宣傳方式。
招生咨詢是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要努力提高招生咨詢人員業務水平和服務意識,加強常見問題的匯編和標準化總結,把電話招生咨詢作為長期工作,制定科學量化考核標準納入人員績效考核。安排輪流值班工作,做到研究生招生咨詢人員人人有責,有人負責。做好咨詢登記,建立健全首問責任制,保證良好的招生咨詢效果。
要建立煤炭企業調研長效機制,深入了解煤炭企業研究生培養需求,了解煤炭企業對研究生培養的意見和建議,和煤炭企業人才培養部門形成互動。同時,充分和在校煤炭企業研究生交流,了解他們在實際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充分照顧比較普遍的情況和煤礦現場工作實際,結合現場和學校兩個實際,制定適合不同現場人員的不同招考方式,加大煤炭企業研究生招考和培養柔性,為煤炭企業研究生報考學習提供方便。
現有教育資源不足和煤炭企業研究生教育需求日益增長之間的矛盾必將長期存在?,F階段煤炭企業研究生課程學習大部分采取集中教學的方式或隨全日制研究生一起上課的方式。但由于大部分煤炭企業研究生往往身處外地,負有生產任務和工作壓力,容易出現到課率不高、學習效果不好的情況。為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培養模式,可以借鑒學分認證機制,重質量輕形式,加強對學習效果的考察。與此同時,花大力氣集中優秀教育資源,搭建網上遠程教育平臺,打破現場教學的時空限制,方便煤炭企業研究生自主安排學習,促進教育資源充分高效利用。把學分認證和遠程教育平臺有步驟地和現有各種研究生培養結合,逐步實現以傳統培養方式為主,學分認證和遠程教育并重的研究生培養教育格局。
現階段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工程碩士實行學校和企業雙導師制。學員根據導師情況,結合自己工作、生產實際特點,與學校導師溝通,進行雙向選擇。企業導師一般是學員所在公司的中、高層技術或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學員與導師確定研究內容以后由專家小組審議。開題報告通過后,學校對學員的研究進行中期考核。學員根據學位申請要求完成學位申請。這種方式有效結合了學校理論先進和現場實踐豐富的優勢,是煤炭企業研究生培養的有效形式??梢試L試將這種雙導師制逐步推廣到其他煤炭企業研究生的培養當中,并在統招研究生培養中進行試驗,不斷豐富研究生培養形式,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一般建立在科技含量較高,高級人才比較集中的煤炭集團公司或科研院所。如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已經與神華集團、貴州煤礦設計研究院等單位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及合作導師都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和科研素質。由學校根據企業需求制定科學的培養計劃,以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為依托,學校、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煤炭企業分階段承擔不同培養任務,充分結合學校、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煤炭企業的優勢,探索新型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最終以研究生培養基地為核心向周邊企業、地區輻射,將能極大地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
煤炭作為我國基礎能源的主導地位長期不會改變。隨著煤礦機械化進程推進和管理精細化發展,對高級管理、技術人才的需求會逐步增加。因此,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現有統招研究生、單獨招生、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課程進修生、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招生培養力度的同時,加大優勢資源整合力度,完善工程碩士的“雙導師制”并逐步向其他種類研究生培養推廣,加強學分認證、遠程教育平臺和現有研究生培養方式結合,開展研究生培養基地建設實踐,是推進煤炭企業高級人才隊伍建設的必由之路。
[1] 劉鴻,文輔相,張應強.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2] 李未.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大力培養高層次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2)
[3] 王巖.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優化分析[J].科技與管理,2008(1)
[4] 馬玉平,衛茂榮,韓連玉.非熱門專業研究生招生宣傳方法的創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