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琴,劉 進
(貴州省思南縣氣象局,貴州 思南 65100)
思南縣的氣候條件及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措施
吳紅琴,劉 進
(貴州省思南縣氣象局,貴州 思南 65100)
對思南縣氣候資源進行統計分析,以便合理的利用氣候資源優勢,建立合理高效的飼料、牧草種植制度,調整畜牧業的內部結構,改善畜牧業的生態環境,并提出穩步發展思南生態畜牧業的對策與措施。
氣候資源;生態畜牧;對策措施
思南縣位于貴州省的東北部,地處烏江中下游,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國土面積2 230Km2,總人口 63萬人。思南縣飼草資源豐富,畜牧業發展迅速。目前,全縣生豬存欄數 65萬頭。其中良種豬 5 322頭,推廣改良雜交豬 41萬頭,畜牧業幾乎占了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思南縣經濟的支柱產業。發展生態畜牧業,已成為思南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經濟增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內容。
思南縣地處貴州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大斜坡地帶北部邊緣 ,地處 107°52′~108°27′E,27°32′~28°09′N,東接印江縣 ,西界鳳岡縣 ,南鄰石阡縣 ,北連德江縣,縣境海拔 350~1 481m,地形東緣及西北高,中、南烏江峽谷低。地貌以溶蝕、侵蝕的山地丘陵為主,山地占 45.7%,丘陵占 39.1%,崗 (盆)占 8.7%,峽谷占 5.6%,河谷占 0.9%。
思南縣地處低緯度地區,屬亞熱帶高原濕潤季風氣候,熱量充足,具有冬天不冷、冰雪少見、夏季較長、秋季較短、雨量充足、雨熱同季、相對濕度大、日光充足等氣候特點。
思南縣年平均氣溫為 17.2°C,春季平均氣溫為17.0°C,夏季平均氣溫為 26.6°C,各月的溫度條件均能滿足各類牧草的生長發育 (表 1)。

表 1 思南近 30a氣溫分布情況及平均值 (單位:°C)
思南縣年降雨量為 1 137.8mm。主要集中在5—8月份,降水量為 601.7mm,3—4月份,降水量為 156.1mm,從降雨量的統計分析情況來看,全年降雨量分布比較均勻,有利于多年生長牧草的返青(表2)。

表 2 思南縣逐月旬降雨量 (單位:mm)
光照與各類農作物生長發育關系密切,光照太強太弱都會對牧草生長造成不良影響。思南縣年日照時數為 3 604h,屬貴州省多日照的縣份之一。夏季 (6—8月)是日照充足的月份。
通過對溫度、降水、日照的統計分析,可知:思南縣氣候溫和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分布均勻、無霜期為 285~312d,對大多數牧草畜禽全年均衡生長有利,牧草不僅產量高,而且青飼時間長。有利于發展生態畜牧業。
根據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優勢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優化的需要,思南生態畜牧業發展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農林牧結合,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建設相結合:在全面規劃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和改良天然草地,大力發展人工種草,積極推廣糧草輪作。
②充分利用農副產品資源;依靠科技興牧,以建設綜合畜牧業“三元”品改豬基地目標,雜食和草食畜禽協調發展;注重規模效益,實施生態畜牧業集約化經營,提高草地產業的綜合效益,實現思南生態畜牧業高效、優質、有序的發展。
③建立優良牧草種子繁育基地;牧草種子是改良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建立人工草地及生態環境建設、發展生態畜牧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
④做好蓄水,保水。千方百計提高蓄水坐水能力,5—8月的降水比較集中,都保持在 600.0mm左右,這段時間的雨水極為寶貴,故應充分利用山塘、水庫,堵水蓄水,把大量自然降水積蓄起來,通過科學調控,合理利用。
⑤退耕還林、還草。有效扼制土地荒漠化勢頭,形成優良的生態氣候,涵養水源,減少水分的蒸發,增強土壤蓄水率,用科學的方法節水、保水、增水。
⑥強化水利的基礎地位。大力興修水利,完善水利配套設施,實行科學調水,合理用水,推廣灌溉、滴灌等節約水能的先進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⑦切實重視和大力開展人工影響天氣的工作,利用各種先進手段,統籌安排,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S162.5
B
1003-6598(2010)03-0030-02
2010-01-11
吳紅琴 (1960-),女 (侗族),助工,主要從事地面測報、預報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