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勞 驥
文/勞 驥
說起文風,筆者不禁想起那位“根叔”。在華中科技大學2010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校長李培根院士在2000余字的演講稿中,把4年來的國家大事、學校大事、身邊人物、網絡熱詞等融合在一起,16分鐘的演講,被掌聲打斷30次。原因就在于,“根叔”作為校長,不回避問題、不推卸責任,體察學生疾苦和痛楚,說到了“根”上,說到了同學們的心里。“我知道,你們不喜歡‘被就業’、‘被堅強’,那就挺直你們的脊梁,挺起你們的胸膛,自己去就業,堅強而勇敢地到社會中去闖蕩。”“什么是母校?就是那個你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罵的地方”。聽這樣實在的講話任誰也得鼓掌。
遺憾的是,眼下的“講話”“文章”恰恰缺乏這么一種生動活潑的生活氣息。文風不正,“官話”橫流,實在的不想講,有用的不敢講,愛聽的不會講,“習慣成自然”的就是念講稿,說大話,講空話。人們不會忘記那個許昌市魏都區區委副書記紀某,在會上“檢討”時還大講空話套話而被市委書記轟下臺的事。當然更會記得最近 “暴雨嘩嘩下,戰士在筑壩”,唱凱河都決堤了,而我們的江西防總辦副主任平某接受央視采訪時卻大篇幅講述各級領導的“重要指示”的事。至于諸多會議講話長篇大論,夸夸其談,空話套話連篇,假話廢話不斷,臺上他說,臺下說他,早為群眾詬病。江蘇睢寧評選官員最差會議講話稿,有兩篇屬縣領導的,還不知是不是群眾參與了評選。對此,有說是“懶政”的,有說是“文風”不好的,實質上還是黨風不純、作風不正。戰爭年代,面對敵人的強烈火力,一吹沖鋒號,一聲“跟我來”,指戰員就沖上去了。假如軍官們陣前先講建黨,后講建軍,再輪流“補充幾句”說說這次戰役戰斗的意義,恐怕不等講完就被敵人“一鍋端”了。現在執政了,從容了,可以“邁四方步,念八股文”了,“官樣文章”和“官場講話”也就都冒出來了。
倡導全民讀書特別是官員讀書委實必要,但最重要的是讀好書,讀實在書,辦實在事。
端正文風,首先應該端正黨風,首要的是官員純潔黨性,學會講有用的實在話、群眾愛聽的話、將心比心的話。至于“講話藝術”,不妨就用“心”溝通,憑“實”互動,以“俗”取勝,靠“干”證明。在深入群眾、聯系群眾、學習群眾中,不斷汲取群眾語言的營養,再去講話、寫文章肯定會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與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