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人士已經在多個場合明確表示,貨幣政策“退出”不應僅僅關注利率調節,央行有一攬子工具,會“實施監督市場情況并審慎選取合適的調節工具”。2.7%的CPI漲幅,已經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2.25%,中國已經進入實際“負利率”時代。而央行自今年初開始大幅回收流動性,通過發行央票,已經達到了通過公開市場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實際效果。即使如此,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上調空間。根據大多數專家的意見,3月份經濟運行數據以及信貸投放情況將是決定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關鍵因素,因此,預計4月中上旬將是貨幣政策微調的時間窗口。
近日,央行已召集有關專家就當前的貨幣政策進行研討。在會議上,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和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為代表的專家主張,鑒于通脹壓力不斷增大,央行應該讓人民幣加息;哈繼銘預期人民幣加息會發生在二季度,與會的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表示,今年央行還會上調兩次存款準備金率,并加息兩次。當然,也有不少專家認為,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采用不對稱加息。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可以通過存款和貸款不對稱的加息方式,既釋放出防通脹、防資產泡沫的訊號,同時也要為企業創造更好、更寬松的資金環境,因此不對稱加息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