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焱
10年前,在地方政府的鼎力相助下,一個中學校長的突發奇想變成現實,中國持續至今的大學城熱由此發酵。
10年后,大學城中,預想的十萬學生只有三成,城里只剩一群討債的人和賣瘋了的高爾夫別墅。而真正的考驗是,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依然攪在一起的高?!爱a業”里,競爭的失敗者們能否退出?誰來為他們的巨額債務埋單?
日前,記者調查了中國第一個大學城的生死輪回,以為十年之記。
“一條街,兩邊是商鋪,那叫大排檔;如果兩邊都是大學,那就叫大學城?!敝袑W校長劉志毅沒有想到,十多年前他的一次突發奇想,竟然開啟了中國教育的新時代——“城”時代。
那是1998年5月的一天,48歲的劉志毅接到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工會主席張忠華的電話:“有位歸國華僑想向你請教問題,你去不去?”
這位華僑名叫愛新覺羅·顯琦,彼時在廊坊辦了個愛心日語培訓學校,經營一直不好,便想向時任北京二十五中校長的劉志毅請教。
第二天,劉志毅便去了廊坊,飯后,他們在學校周圍散步,看著一望無涯的莊稼地,劉志毅隨口問了句:這些地能不能用?要不辦個大學城吧?
劉志毅隨口而出的想法,一開始并沒有引起注意,當天他便回了北京。沒想到,幾天之后,對方打來電話,“你這個主意好,再來廊坊一趟吧。”
1999年,東方大學城開工建設,廊坊市有關方面在土地審批等程序上一路綠燈。2000年9月,大學城舉行了隆重的開城儀式。為校舍緊張而奔波的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7所高校和北京二十五中的近萬名學生率先入駐。
在張揚的宣傳中,東方大學城被看成是中國第一個開創了“政企合作”模式的大學城。然而,也正是這種模式,讓危機的隱患,就此埋下。
據公開報道,整個大學城僅一期占地2300畝,總投資高達14億元,但在建設之初,大部分資金均未到位。為吸引開發商,東方大學城開發公司開出了比市場高不少的價格。其在雙方簽訂的合同中規定,由建筑商全額墊資建設款,開發公司分3年還清。
這種“先建設,后付款”的開發方式,就如同讓參與者各自先花錢去買面粉,做成面包賣出之后再還錢,其風險可想而知。
但高額利潤和大學城“國家級教育項目”的金字招牌還是讓很多建筑商們蜂擁而至。他們不僅建設了教學樓,也建起了別墅、商品房、度假村,甚至高爾夫球場。以“教育產業化”為目標的東方大學城便逐漸偏離了原來的軌道。
建城時的大躍進,留下了大量質量隱患。進城的學生發現,去廁所要打傘,宿舍墻皮總是莫名其妙地脫落。據說,東方大學城曾經成立了700多人的維修隊伍,仍不能及時補救工程質量出現的問題。
而大學城遺留的債務黑洞,也讓生活在其中的學生們深感恐懼。在大學城中央,有一個名為堤口村的城中村,從2001年起,這個村常年住著近百名討債的民工,其中一些人在這里住下就再也沒有離開。一些討不到錢的債主甚至直接涌進學校,試圖搬走電腦等教學用品。
一時間,入住院校及學生家長與東方大學城的摩擦投訴不斷。一些院校甚至出現學生入校不久就要求退款、退學的情況,令入住院校叫苦不迭。
忍受不了混亂的管理,從2003年開始,一些院校開始陸續撤離。
見此勢頭,原本袖手旁觀的廊坊市政府坐不住了。2004年12月,廊坊市政府著手大學城的債務重組,但經營狀況并未就此轉變。2005年年末,東方大學城開發有限公司負債總額18.69億;2006年上升至25.59億;2007年年末負債總額則達到24.16億。
廊坊市政府此時才發現,這顆曾經的明珠已經變成了燙手的山芋。
不愿成為“冤大頭”的政府開始了突圍之路,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告訴記者,廊坊市委市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和股東經過多次研討,最終達成共識,“大學城從市場中來,就讓其回到市場中去”。
在與國內外上百家教育集團接觸后,2008年初,經廊坊市國資委批準,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萊佛士教育集團出資約20億元人民幣收購了東方大學城99%的股權。
然而,原本寄希望新東家能帶來新氣象的師生們很快發現,股權變更帶來的最直接變化是收費的增加。除了向學校收取費用之外,大學城里的免費項目也在減少。
這加速了一些學校的離場。高峰時,大學城有高校30多所,但現在只剩下了14所。鼎盛時期的6萬多人,也減少了將近一半。
然而,廊坊大學城卻拉開了中國大學的造“城”序幕,其后,上海松江、北京昌平、南京仙林等大學城拔地而起。僅兩年時間,全國規劃建設的大學城就達50多座,遍及21個省、市。而且,他們中的多數,都曾前往廊坊大學城考察學習,而劉志毅,則經常被要求介紹經驗。
2006年,劉志毅在北京二十五中退休。一年之后,他所推行的“民辦公助”教育改革被叫停。全國1115所實行同樣改革的學校被教育部要求“洗腳上岸”。
現在,這里只剩下一高一低兩條商業鏈條。
低端商業鏈的消費主力是大學城里的數萬學子。這里的村民們在失去土地之后,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經驗成功嫁接為“靠學生吃學生”——當初大學城設立時連接天津與北京的夢想早已落空,這里依然是只有一路大巴與廊坊相連的荒郊野外,只剩下學生來光顧生意。
大學城里的另一條商業鏈則要高端許多。遠處一個名為“旭輝·十九城邦”的聯排別墅售樓處,其廣告語簡單明了:“大學城里的高爾夫莊園”。
距此不遠的大學城三期,另一個樓盤——鳳凰花園也正在趕工。今年端午節,刺眼的陽光打在大學城的馬路上,空蕩蕩的校園里,難覓人影,只有這里的工地依然繁忙,曬得發燙的運土車穿梭往返,揚起漫天的塵霧。
這一天,孫吉慶賣出了兩雙襪子,一條皮帶。現年58歲的孫吉慶頭發早已花白,10年前,作為建筑商的他身家千萬;而現在,他的資產近乎為零,靠賣襪子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