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康辰晨和媽媽一起登上居庸關長城,那一年,她剛滿10歲。
誰也不曾想到,12年之后,當康辰晨再一次登上烽火臺的時候,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她的身上,這一次,她搖身一變,成為“圣女”,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采集圣火。
點燃圣火是她最美麗的時刻
2010年10月9日上午10點,北京居庸關長城北烽火臺。
在饒富古韻的音樂中,17名青春靚麗的白裙少女排作兩行,沿長城緩緩而下,步入儀式現場。采火“圣女”康辰晨身著潔白長裙居中而行,從二號烽火臺翩翩行至一號烽火臺。身后兩名采火少女抱著火種盒和采火棒分侍兩旁。
“早上化妝的時候,我有些緊張,但是到了現場就比較放松了,尤其是進場的時候就想著跟著音樂走,把動作做好就行了。我一直告訴自己要懷著平常心,用心去照著溫暖的陽光,把神圣的火焰點燃。”康辰晨回憶道。
采火少女們將雙手交叉胸前,做出和平鴿展翅飛翔的動作,跳起帶有祈福寓意的舞蹈。悠揚的古樂曲奏完后,康辰晨接過采火棒,微笑著向賓客展示。隨后她緩緩半蹲在采火盆前,將采火棒放置在凹面鏡聚焦處。康辰晨蹲下一分鐘左右,一股輕煙飄起,不料采火棒并未完全引著,那股煙突然間又消失了。
“那時候,我特別緊張,因為預演的時候,我是在凹面鏡的左邊,而正式采火種的時候我站在凹面鏡的右邊,根本看不見太陽光的焦點,點火開始三四十秒的時候,采火棒就開始冒煙,很多人都以為點燃了,開始鼓掌。但是,預演那天點燃了就發出轟的一聲響,然后冒出了很大的火焰,這一次卻沒有出現。”鎮定的康辰晨一直蹲著,沒有起身。
此時,遠在云南昆明的康辰晨父母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要知道,20年前,手舉亞運圣火,面帶迷人微笑,身穿藏式長裙的“圣女”達娃央宗僅僅用了十幾秒就點著了北京亞運會的圣火,那一幕也成為國人永恒的亞運記憶。
這一次,為何等了這么久?就在所有人都緊張地屏氣凝神的時候,康辰晨試著調整了采火棒的位置,讓它的頂端盡可能對準火盆的焦點。一分鐘之后,采火棒終于引燃,現場掌聲、歡呼聲一片,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接過使者手中的點火棒,點燃采火少女手中的火種盒。隨后兩名火種護衛上場,從火種盒中引火點燃火種燈,亞運圣火最終采集完成。整個儀式大約持續了20分鐘。這一刻,注定載入史冊。
康辰晨激動地說:“那天的霧比較大,陽光不是很強,我一直告訴自己,只要按照技術人員和導演跟我說的,一定能引燃。點火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后來導演才告訴我有兩分多鐘。我自己根本沒意識到,只是覺得時間好長啊,簡直是煎熬,太慢了。不過在成功后我感到很幸福,當時眼淚就掉下來了。”
儀式結束之后,當康辰晨哭著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那邊的媽媽也激動得泣不成聲,斷斷續續地說,“女兒,你……今天太漂亮了,你是我們……的驕傲。”
廣州城洋溢著濃郁的亞運氣氛
或許,在取圣火之前,沒有幾個人知道康辰晨是何許人也。網上對她的報道也屈指可數,但是僅僅過了3天,在谷歌上,用時0.06秒,就可以搜索出220,000條關于她的搜索結果,并且這個記錄每時每刻還在增加,所有人都必須承認,康辰晨“火”了。
“一個、兩個、三個……”康辰晨掰著指頭算著近幾日接受的采訪,數著數著就亂了,不好意思地拍著頭笑說,“真的是太多了!”
回憶起自己這幾個月的生活,康辰晨感覺有些難以置信。
2010年8月,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火炬傳遞運行中心團隊主辦了“圣女”選拔活動。當通知下發到云南省藝術學院的時候,老師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聲樂系的大四女孩康辰晨。她不僅長得漂亮,學習成績優異,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善良的心。
說起愛徒,班主任李音蕾笑著說:“辰晨參加社會活動很積極,但又是那種文靜低調的女孩子,開朗卻不聒噪,特別討人喜歡。她是學美聲的,最拿手的曲目是出自歌劇《唐喬瓦尼》的意大利歌曲《你就會看到》。”
老師們對康辰晨信心十足,但是她本人卻平常心對待,認為這是在全國選亞運“圣女”,比自己條件好、才藝突出的女孩多了,這樣的機會怎么也不會輪到自己身上,自己就當鍛煉鍛煉,玩一玩。
昆明市選拔之后,康辰晨名列其中。云南省選拔之后,康辰晨名列其中。
當全國學聯和業內專家,從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選出了28名女大學生,參加9月在廣東電視臺舉行的選拔晚會之后,康辰晨依舊名列其中,她知道,這一次,真的“玩”大了,既然這樣了,自己就必須付出努力,投入“戰斗”。
在抵達廣州之前,她就開始“做功課”:亞洲運動會是亞洲地區的綜合性運動競賽會,也是亞洲體壇最大的盛會,由亞洲運動聯合會的成員國輪流主辦……從亞運會歷史、會徽、
比賽項目、中國的亞運歷程、亞運會影響、包括“圣女”等多個方面了解亞運。
一個月之后,康辰晨踏上了“圣女”之路,第一站就是廣州,對于這個地方,她自然不會陌生,因為她奶奶是廣州人,叔叔家也在廣州。每年春節,康辰晨都隨父母來廣州,廣州美食雙皮奶、蝦餃、鳳爪都是她的最愛,她最喜歡的就是陪著爺爺奶奶喝早茶。但是這一次的廣州似乎和以往完全不一樣。
“在家的時候還感觸不到,但是到了廣州之后,你會發現整個廣州城洋溢著濃郁的亞運氣氛,‘人人當好東道主’的風潮越來越盛。幾乎在羊城的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亞運公益廣告的身影。亞運真的來了!”康辰晨笑著說。
穿著高跟鞋爬長城
2010年9月17日,廣東電視臺演播大廳,由全國各地選拔而來的28名女大學生站在了舞臺上,她們的普遍身高都達到了1.68米以上,姣好的面容,藝術特長似乎成了大家最基本的條件。看著旁邊的選手,康辰晨若有所思,似乎每一個人都比自己強,這種差距好像還不是一點點,這時候的她才發現自己要學的實在是太多太多。
比賽的第一個環節是圣女裝展示,“第一次接觸這樣的衣服,我真的驚呆了,太漂亮了,這種白色讓我的內心一下變得非常純凈,所以當我穿上它到時候,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特別享受,似乎這件衣服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說起第一次和圣女裝的親密接觸,康辰晨有些陶醉。最讓人擔心的第二關是形體展示和知識問答,因為她事先就有準備,所以關于亞運的問題,康辰晨都對答如流,順利過關。
到了最后一個環節——禮服展示,身高175cm的康辰晨內心頓時輕松起的康辰晨內心頓時輕松起來,她知道自己有希望了。因為在2004年至2006年期間,康辰晨曾參加過模特大賽、環球小姐比賽以及昆明旅游形象大使比賽,獲得過“最具才華獎”、“最具上鏡獎”。因此,禮服展示對她來說就像是在華麗的舞臺上走一場“秀”。
果不其然,憑借優異的表現,她成功成為廣州亞運會6位采火使者之一。
對于康辰晨的入選,選拔賽評委、廣州亞運火炬傳遞運行中心團隊總導演王若實坦承,“外貌條件只占30%。我們最看重的是心理素質,這體現在語言能力上。因為從回答問題可以看出她們內心是否平靜,走路時肢體是否自然,但不會松散。康辰晨的表現很棒,我們要帶著她去北京!”
在去北京前的一些日子里,康辰晨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穿著高跟鞋上樓下樓。穿著高跟鞋走路對一般女孩來說或許并不困難,但是對“大高個兒”康辰晨就顯得尤為困難。“平時基本不穿高跟鞋,而這一次,一穿就是8厘米,還要爬樓。”這個倔強的女孩還是堅持鍛煉,因為她知道穿高跟鞋在長城上行走比在平地難很多,“地面并不平坦,還有一些不顯眼的小土坑”。倘若自己到時候連路都走不穩,那么就真的是前功盡棄了。
10月5日,康辰晨穿著高跟鞋來到北京,還沒來得及得意,就又遇到了困難。原來是引燃圣火要學習的舞蹈動作,讓她眉頭緊鎖。
“我一直覺得自己個子太高,跳舞不好看。最難的時候,我給媽媽打電話,她就告訴我,個子高做出來的動作要比別人更舒展。我還要開心地笑,要想象自己站在長城上擁抱大地,用情感去感染別人。所以我每次練習的時候就會想象站在長城上引燃圣火,我想舞蹈總是要通過動作來傳遞情感,引燃圣火是特別神圣的事情。”康辰晨笑著說。
10月6日排練,導演排隊形的時候要求康辰晨站在中間,同時對別人說“圣女”沒有確定,6個人都有機會。
10月7日排練,導演在長城上排了隊形,康辰晨依舊站在中間。
10月8日排練,導演要求康辰晨試采圣火,奇妙的是居然一試即中,一切都是天衣無縫,導演臉上露出了笑臉,那一刻,康辰晨知道“圣女”和自己近在咫尺。
10月9日,康辰晨在居庸關長城北烽火臺順利取火。
10月10日,康辰晨登上百度搜索榜首!所有的聚光燈一齊聚向了她……
“必須點燃圣火”
《中華兒女》:采火種的前一天晚上,你是什么狀態?
康辰晨:導演吩咐我要早點休息,那時候我知道自己肯定是明天采火,因為服裝設計師也在不停地給我改服裝,要做到各個方面都比較完美。總體上就是比較激動。
《中華兒女》:采火種時,剛開始沒有點著的時候,你是怎么想的?
康辰晨:必須點燃圣火!這就要求我懷著一顆平靜的心,靜靜等待凹面鏡聚焦太陽光點燃火炬,沒有點燃火炬我是不能站起來的。
《中華兒女》:采火前后,你感覺生活有變化嗎?
康辰晨:關注我的人多了,但是媽媽一直都告誡我參加這個活動要以平常心對待,原來什么樣,回來還是什么樣,不能驕傲。我要趕快把這幾天沒有復習的功課好好補習一下,并準備寫論文、考研等事。
《中華兒女》:20年前,達娃央宗采完火種之后,當時有很多機會來到北京發展,但是她最終還是選擇回去當一名普通的教師,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什么打算?
康辰晨:還是希望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有公益活動我也會多多參加,會慎重地考慮從藝的道路。我征求過專業人士的意見,做模特我的身高并沒有優勢;當演員我比較高,不容易找到搭戲的。
《中華兒女》:怎么看待這一次經歷?
康辰晨:引燃亞運圣火的經歷會影響自己一生,雖然大家是以圣火采集者這么一個身份認識我,但是我最重要的身份還是學生,需要以學業為主。感謝給我提供這個平臺的省學聯和學校的老師,感謝導演、工作人員和廣東省的領導,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感謝支持我的朋友,我會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