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福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中醫院骨科 吉林長春 130200)
可吸收釘治療距骨骨折18例臨床體會
安玉福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中醫院骨科 吉林長春 130200)
目的:探討分析可吸收釘治療距骨骨折的臨床體會。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1月-4月間收治的18例距骨骨折(距骨體骨折SneppenⅡ型)患者,給予外踝截骨+可吸收釘固定,術后制動6周-8周,待截骨愈合后(12個月-18個月)將外踝鋼板拆除。結果:術后隨訪18個月,18例患者均獲得骨性愈合(截骨外踝和距骨骨折),愈合時間10個月-15個月,平均時間11.5±2.2個月。以踝關節評分系統(Baird-Jackson)評價療效,12例為優,6例為良。所有患者的手術切口均為Ⅰ期愈合,未有切口裂開、切口壞死、畸形愈合、骨不連、骨髓炎、創傷性關節炎情況出現。結論:可吸收釘治療距骨骨折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可吸收釘;距骨骨折;臨床效果
距骨骨折主要表現為無法站立行走、皮下瘀斑、疼痛、局部腫脹等,臨床較為少見,多因直接暴力壓傷、高處墜落擠壓(間接)所至,且后者多伴根骨骨折。臨床治療后極易出現不愈合、缺血性壞死,預后不夠理想[1]。本文旨在探討分析可吸收釘治療距骨骨折的臨床體會,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具體報告如下:
1.1 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4月間收治的18例距骨骨折(距骨體骨折SneppenⅡ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22歲-50歲,平均年齡(30.5±5.7)歲,其中10例為左側,8例為右側,其中12例為直接暴力壓傷,6例為高處墜落擠壓傷,均未有合并性損傷,均屬新鮮閉合粉碎性骨折。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X線檢查(正側位攝片)及多排螺旋CT掃描、三維重建,明確關節面移位情況、矢狀位骨折線(主要)距離外踝位置。局部腫脹明顯者給予抬高患肢、冰敷消腫,并靜脈給予七葉皂甙鈉、甘露醇消腫。待腫脹消退(5-7天),皮膚出現褶皺,擇機實施手術。硬膜外麻醉,取仰臥位,將患側臀部墊高,利于術中暴露骨折端,于大腿根部放充氣止血帶。根據患者骨折情況,在前外側作切口,即沿腓骨從外踝尖向近端作切口(3 -4cm),弧向遠端到第四、第五跖骨的基底間作切口(8-10cm),切開深筋膜后暴露腓骨,據AO原則[2],于下脛腓聯合韌帶下截骨,把外踝制成A型骨折(醫源性),術中以骨刀橫行截骨,剝離腓骨骨膜(小范圍),保護血運,以可放置外踝鋼板為宜。術中將跟腓韌帶、前距腓韌帶斷離,把遠端腓骨(截下)向外后方翻轉,充分顯露術野,使距骨體外側面顯露,將踝關節內翻,使距骨骨折線暴露,對距骨骨折端的血凝塊及瘢痕組織清除,對骨折端進行解刨復位,巾鉗下保持位置,以細克氏針固定,于C臂機透視下見復位滿意后,從距骨外側面平行旋入可吸收螺釘(4.5mm)2枚,術中以埋頭器處理吸收螺釘釘尾,于C臂機透視下見復位滿意后,將截斷腓骨下段復位,以外踝解剖型鋼板(鈦質)固定。將跟腓韌帶、前距腓韌帶修復,縫合關節囊,并穩定踝穴,放置引流條,48小時內取出,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將術后(12個月-18個月)將外踝鋼板拆除。術后1天行足趾活動,術后6-8周去石膏行非負重活動,術后10-12周骨折愈合明顯行部分負重活動,逐漸過渡為完全負重。如X線檢查出現早期壞死跡象(囊性變、骨密度增高),則退出至6個月負重。[3]
[1]樊健,俞光榮,周家鈐,等.距骨頸骨折治療的近期療效分析[J].臨床骨科雜志,2011,5(1):309-313.
[2]丁玉輝,樊立明,趙春林,等.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空心釘內固定術的臨床應用與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7):84-85.
[3]付鵬程.可吸收螺釘內固定配合中藥治療距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3):147.
[4]楊飛,趙敏,武永剛.外踝截骨入路聯合可吸收螺釘治療距骨矢狀位骨折的臨床體會[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24):8328-8330.
[5]趙鴻聲,靖光武,張建軍.前側切口治療距骨骨折脫位探討[J/CD].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273-274.
1.3 療效評價以踝關節評分系統(Baird-Jackson)評價療效,總分100分,優(96-100),良(91-95),可(81-90),差(0-80)。
術后隨訪18個月,18例患者均獲得骨性愈合(截骨外踝和距骨骨折),愈合時間10個月-15個月,平均時間11.5±2.2個月。以踝關節評分系統(Baird-Jackson)評價療效,12例為優,6例為良。所有患者的手術切口均為Ⅰ期愈合,未有切口裂開、切口壞死、畸形愈合、骨不連、骨髓炎、創傷性關節炎情況出現。
距骨骨折的內固定處理目前未有統一標準,既往國內外報道中以Herbert釘、空心螺釘、拉力螺絲釘(鈦質)、微型螺釘固定均受到良好效果,近年來有報道以可吸收釘固定受到良好效果[4]。以可吸收釘固定,生物相容性較好,未有毒副作用,免去二次手術取出,不影響術后核磁檢查[5]。可吸收釘為高分子聚合物,可在體內降解為H2O、CO2,經體內新陳代謝可排出體外。可吸收釘的剪力強度、彎曲強度、抗彎曲強度較好,初始強度維持時間長,可滿足距骨愈合的時間要求,通常12-18個月內被完全降解。本研究顯示,以外踝截骨+可吸收釘固定治療18例距骨骨折患者,術后隨訪18個月,18例患者均獲得骨性愈合,愈合平均時間(11.5±2.2)個月。12例為優,6例為良。未有嚴重并發癥出現。
綜上所述,可吸收釘治療距骨骨折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R683
B
1009-6019(2015)03-0094-01